96年,中德合作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突然发现一个最神秘的地方

百年人物志 2024-07-01 10:19:13

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死后多进行土葬,而在墓葬时,还会随葬各种器物。根据去世之人身份、地位的高低,墓葬的规格也所有不同。尤其是帝王陵。在中国古代数百位皇帝中,他们的陵墓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解开关于明代的历史,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考古学家决定发掘明十三陵中的第十座陵墓——定陵。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位皇后的陵墓。始建于1584年,耗时6年,花费800万两白银终于建成。

1956年,考古队正式开始了挖掘工作。然而,一开始他们便遇到了困难,仅仅是寻找通往地宫的石门他们就找了好几个月。

考古学家从定陵中挖掘出了3000多件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为我国了解明代历史、研究古代的礼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然而,由于当时考古技术落后,加之考古人员缺乏经验,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导致很多文物没有得到保护,如当时做工精美、颜色鲜艳的丝织品很快便腐化了。

这次发掘工作给定陵的文物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周总理在得知情况后,更是悲叹“十年内不开帝王陵”。而考古界自此也有了一条共识:不主动挖掘帝王陵。

因此,定陵成为了我国唯一一座被政府组织开发的皇陵。

1973年春,临潼大旱,村里人在地里挖井的时候,挖出了很多瓦人、铜箭头、秦砖。当地稍懂文物的干部立即给临潼的文化馆馆长赵康民打去了电话,赵康民一听,急匆匆赶往现场。

初见现场,赵康民十分震惊,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他判断这里是秦武士俑陪葬坑。

虽然适逢大旱,但他还是劝阻了乡亲们打井的行为。赵康民将已经挖出来的这些文物进行了清洗、拼接,最终拼出了两个完整的武士俑。

文化馆立即向县委书记汇报了情况,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考古发现没能及时上报。但赵康民并没有放弃对这些已挖掘出来的文物的研究,此后几个月时间里,他几乎一头扎进了这些文物的修复中。

直到1974年6月,一名记者意外发现了赵康民和秦俑,他也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于是,他将此事写成内参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

这篇内参立即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时任副总理的李先念当即批示:

“建议文物局和陕西省委协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文物。”

就这样,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横空出世,令世界震惊。

而这个被挖掘的兵马俑仅仅是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它还有180多个陪葬坑。时至今日,外界关于是否挖掘秦始皇陵的争论还在持续。

秦始皇13岁即位,与此同时,他便下令为自己修建陵墓,然而,修了近40年,直到他去世,陵墓还没有修好。仅从如此旷日持久的修建时间上来看,便能够窥见秦始皇陵的规模及奢华程度。

在后世,无论是房屋建造还是帝王陵墓,几乎无一例外都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这一点,至今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秦始皇陵却是坐西朝东,这是为什么呢?许多专家、学者翻遍各类史书、资料,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但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一说是因为秦始皇生前想要获得长生之药,为此,他曾派遣方士徐福寻找蓬莱仙境,徐福东至碣石,并留下了很多石刻,但最终没了踪迹。秦始皇长生的愿望也无奈破灭。

所以,秦始皇死后为了得到神仙的引渡,选择面向东方。

一说是因为秦始皇是为了俯瞰东方六国。我国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坐西朝东能够满足秦始皇从高处俯瞰六国之雄心。

还有一种说法是跟当时的风俗有关。一些历史学家在文献记载中发现,秦当时均以坐西朝东为“尊位”。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有较大说服力的。从我国已发掘的秦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坐西朝东的,这说明秦朝确实有陵墓朝东的风俗。

关于秦始皇陵,还有很多神秘之处等待着后世发掘。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人们虽然好奇,但一直坚持不进行考古发掘。当然,尽管不进行发掘,但它依旧在全世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曾有一位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就秦始皇陵算了一笔账。他指出,如果发掘秦始皇陵,并打造成旅游景点,那么,每年光门票这项收入就能够达到惊人的25亿元人民币。

虽然发掘秦始皇陵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无异于是在杀鸡取卵。除了考古技术没有达到足够成熟的条件外,一旦我们贸然发掘,不遵循客观规律,那将给秦始皇陵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后人还会因此责怪我们的愚蠢之举。

因此,如果不能保证保护好这些文物,那么,就不能发掘。因为保护才是第一位的。

虽然我们尚未发掘秦始皇陵,但从一些保存流传下来的史书等材料中,我们也能够或多或少对秦始皇陵窥探一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穿三泉”的说法,《汉书·楚元王传》中提到“下锢三泉”,此外,《汉书·贾山》《汉旧仪》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些都是对秦始皇陵深度的描述。

关于史书中提到的“三泉”的意思究竟是什么,许多专家、学者均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秦始皇陵的深度可能已经超乎了我们的预料。

目前,针对秦始皇陵的钻探已经达到了地下26米深的程度,但仍然没有进入地宫,足见其深度。

即使到了目前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仍然坚持保护为主,不发掘秦始皇陵。当然,不发掘并不意味着什么也不干。

1996年,德国的考古队来到了中国,他们将同中国考古队一起探索神秘的秦始皇陵。借助德国当时先进的核磁扫描技术,了解秦始皇陵内部的构造。

很快,中德两国的工作人员便合作扫描出了整个内部构造,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秦始皇陵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扫描过程中,人们在地宫的东南方面发现了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这里也是一个保存完好的陪葬坑,规模有1.3万平方米。由于该陪葬坑独立于皇陵之外,所以在此之前,人们并未发现它的存在。

后来,通过发掘工作,这个陪葬坑其实是个武备库,包括了大量武器、盔甲。构造技艺十分精巧,从前胸到后背再到两侧的臂膀,均有护甲,他们由许多小甲片拼接串联在一起,不仅坚实,而且还很灵活,丝毫不会影响战士们的动作。

除了普通的盔甲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少量的“鱼鳞甲”,无论是建造工艺,还是甲胄样式,有着明显的优点。这显然是为了军中的高级将领打造的。

由此可见,秦的建造工艺不容小觑,更说明当时确实已经有了军功制。

除了更清楚地了解了秦朝的历史外,这次核磁扫描,中德双方考古学家还发现地宫中有大量的钱币,此处无疑就是秦朝的“国库”了。由于未能挖掘,因此,专家分析猜测这些钱币多为铜币,也有一小部分银币。

如今,为了保护秦始皇陵,我国已经运用了许多高科技技术。与此同时,我国还与美国、德国等其他国家加强技术合作,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我们更要保护好这些文物。

参考资料:新传奇2017年13期、百姓生活2019年4期、新传奇2015年16期、《时代人物》《自然与人》2001年第5期、民间故事选刊·上2001年12期、文萃报·周五版2022年3期、《国家宝藏全档案》

1 阅读:162

百年人物志

简介:这是一个有态度的历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