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要常赶集,女要常坐席”,是昔日农村怎样的生活方式?

依依聊文化 2024-10-25 09:00:52

过去一些俗语,是在过去农村背景下产生的,描绘的是当时农村生活状况,如果放在现在农村背景下,时代不同了,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理解起来确实有些难度。

“男要常赶集,女要常坐席”就是这样一句俗语。

现在乡村赶集的人,女的要比男的多,而乡村坐席男的比女的多。为什么过去把这句话反转来说呢?

男要常赶集

乡村赶集,一种民间风俗,不同的地方名称不相同,比如,湖南不同地方就有三种称谓,有的叫赶场,有的叫赶圩(墟),有的就叫赶集,是约定俗成的农历集市交易日。

村庄和人口稠密的乡村,一般一旬三集,有的逢一、四、七,有的逢二、五、八,有的逢三、六、九等;村庄和人口稀疏的乡村,有的逢一、六,有的逢二、七,有的逢三、八等。

每逢赶集日,人们走出村庄,到集市上交易、办事、玩耍等。

那么,为什么强调男人常赶集,难道女人就不能常赶集吗?在旧时农村,女人不常赶集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交通不便。过去赶集要靠两条腿走路,尤其是一些山村,距离集市比较远,还要翻山越岭,早晨清早出家门上路,要到晚上才回到家里,非常辛苦,女人做不到。

二是要挑担负重。赶集时到集市上交易,就要把自己家里生产的产品、养的家禽家畜、从山上弄来的山货,或挑或背到集市上去卖,有时能够顺利卖掉,有时卖不掉,还得挑回家里,这是体力活,女人干不了。

三是女人的小脚限制。旧时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期,女人普遍自幼缠足,缠足后的女人就是小脚女人,走不了远路,走路时摇摇摆摆,速度缓慢,走到集市上去,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四是路途安全问题。由于旧时社会动荡不安,女人赶集最大的问题是路上的安全问题,很难得到保障。那时的女人怕在路上出事,不敢去赶集。

那时的男人常赶集,有以下好处。

1、盘活家里的经济。男人可以把家里养的家畜家禽、生产的用、产品、山上采集的山货、水里捞来的水产品、自己加工的竹木器等,拿到集市上去卖钱,或者以物易物,增加家里的收入。

农耕时代虽然以自给自足为主,但并不排斥自产自销的商品交易。赶集这种农耕时代农民自产自销的贸易方式,是很多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主要的致富渠道。男人经常去赶集,也就为家庭经济增强了活力。

2、获取市场信息。集市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窗口,男人通过赶集,可以获得种养及其他的方面市场信息,为进一步增收拓展思路。

3、获取其他方面的信息。过去农村,人们重视亲戚朋友之间的来往,但是不可能做到相互之间频繁上门,也没有这个必要,以免增加亲戚朋友的负担。

赶集就成为亲戚朋友之间会面的重要场所。通过会面,亲戚朋友之间家里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亲戚之间遇到什么难处,可以得到及时帮助,如果没有难处,相互之间互报平安,以免牵挂。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集,了解其他想知道的各方面信息,比如,讨儿媳妇、嫁女等方面的信息,为儿子找媳妇、为女儿打婆家做准备。

4、集市保持活跃。农村赶集,本来就是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一种贸易形式,对当地的经济活跃起到重要作用。

这种贸易形式是否能够存续,除了地理位置外,还要靠当地人的维护,这种维护就是保持集市的“人气”,“人气”越旺,集市也越兴旺,当地经济也越活跃。

过去的集市,为了保持“人气”,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那就是集市当地人,在赶集的日子,不管有事没事,都要到集市逛逛。

在当地,到集市玩耍,不会被看成游手好闲,而是为集市的繁荣作贡献,是做“正经事”。因此,过去很多乡村,即使农忙时节,也会丢下手里的农活,换上干净的衣服去赶集。

这是地外偏僻之地的无奈之举,也是要求男人常赶集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乡村赶集,由于交通条件便捷,交通工具多样化,女人赶集的积极性比男人高,大多由女人赶集,男人留在家里。

不过,由于农村人口外流,再加上集市功能的弱化,很多偏远地区的集市在逐渐萎缩,在一些集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集市上卖货的人比赶集的人还要多。

女要常坐席

“坐席”,就是农村所说的吃酒席,也称吃酒,用书面的说法就是赴酒宴。这是农村一种传统习俗。凡村里人家有红白喜事,如果办酒席,就去随礼,随礼后就可以坐席。

过去农村随礼坐席有一个规矩,有单人情和双人情之分,单人情就是村里约定俗成做人情的最底线,打个比方,如果村里随礼的份子钱最底为50元,那随50元就是单人情,而超过50元一倍以上,即100元以上就是双人情。

单人情坐席,一家只能来一个人,双人情坐席,一家可以来两个人。至于全家人坐席,在农村一般分亲疏,少数地方三代以内可全家坐席,多数地方五服内全家坐席。

这就是农村民众常说的,五服以内是一家人,从坐席就可以看出关系的亲疏。

“女要常坐席”,是指到五服以外的人家吃酒席。

在人们的印象中,坐席是男人的事,喝酒也是男人的事,其实不然。

过去农村,男人的酒量未必超过女人,只是男人见到酒,比女人要爱,而女人则藏而不露,不喜欢张扬。

那时,由于医疗条件和医学水平有限,女人生育儿女,都在家里,由接生婆接生。

女人怀孕后,家里要烧一到两锅酒,也就是二十到四十斤,女人生了后,在坐月子期间,每天就用酒兑红糖给女人吃,主要是活血和恢复体力。

那时的女人生育的儿女比较多,生育五六个很正常,每生一个小孩,在一个月内要喝完二十到四十斤酒,她们的酒量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过去农村,男人之间喝酒没有什么可怕的,男人怕的就是与女人喝酒,女人的酒量深不可测,先醉倒的往往是男人。

过去农村,有一种酒席是专门为女人摆的,那就是“三朝酒”或“满月酒”,受封建迷信观念的影响,男人忌讳参加,清一色由女人带着孩子参加。嫁女酒也以女人为主。

现在很多地方已打破了这种旧观念,男人也主动参加这种酒席。

那么,为什么俗语强调女人要常坐席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让女人“见世面”。过去农村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外就不用多说。女主内,不仅仅要操持家务,家里的红白喜事,大事由男人做主,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由她们来操办和处理,因此,女人是家中红白喜事实际操办人。

农村操办酒席,虽然一有套经验丰富的人马,但这些人最终还是要听办席主人的。

办席的过程中,从细节可以看出一个家庭接人待物的水平,老话说:“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家里有一些能干的女人,在接待客人方面,不仅少让男人操心,还给男人长脸。

女人常去坐席,就是要多学别人家里办席的经验,轮到自家办席时,可以应付自如。

二是让女人“结人缘”。过去农村,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男人有男人的社会圈子,女人有女人的社交圈子,男女有别,很少交往。

那时农村酒席的坐席,有一种规矩,叫“男女不同席”,男人同坐一张桌子,女人同坐一张桌子,一般不混坐。

这种规矩,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半期以前,大多被广泛接受和坚守,后来随着农村思想观念的改变,这种规矩才逐渐被打破。

从席本来就是农村重要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过去农村女人的社交是比较少的,常到别人家去坐席,就是去参加村里的社交活动。

比如,村里的女妇大多是外村嫁过来的,原来并不认识,通过坐席后也就从认识了到熟悉,从而在平时时生活中互相来往,有事互相帮忙。

别小看女人之间交往的能量,她们在你家遇到为难事时,需要帮手时,可以发动她们的男人来帮忙。

过去,农村有一种现象,一个女人从甲村嫁到乙村之前,两村之间在历史上很少有人男女结亲。自从有一个女人嫁到甲村后,两村之前男女结亲的就多了,甲村的女子陆续嫁入乙村,乙村的女子也陆续嫁入甲村。

这就是女人的能量,在旧时代时期,由于是包办婚姻,女人之间的交往,为儿女的终身大事提供了重要信息。

现在男女婚姻自由了,不用父母操心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农村青年男妇之间的婚姻,仍然靠亲戚朋友和热心熟人牵线搭桥,农村坐席仍然是农村民众的重要社交平台。

由此可见,过去农村女人坐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女人可打包。过去农村吃酒席,很多地方也有打包的习惯。

现在一些人看来觉得可笑,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就不觉得可笑了,而是觉得农村女性无私和伟大。

那时农村物资匮乏,生活水平比较低,有的人家几个月都吃不上肉。很多人就是靠坐席改善一下生活。农村有“一日做客三日饱”的说法,真实了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况。

过去农村坐席有一个规矩,男人是不能打包回家的,如果打包的话,会让人戳脊梁骨,让人瞧不起。而女人坐席是可能找包回家的,不会有人说,也没有人看不起,认为是理所应当。

那时的女人坐席时,把属于自已的一份主菜肉留着不吃,打包回家,自己则吃一小菜,或其他的菜,拿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吃。

这也是俗语之中,要求女人常坐席,最现实又是最实惠的重要原因。

农村俗语除了以上介绍的原本意思外,往往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引申意思,这句农村俗语也是如此。

这句俗语的引申意思是,对一个家庭来说,该男人做的事,由男人去做;该女人做的事,由女人去做。如此,家里才能够发展好。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也普遍改善了,这句俗语的原本意思也就过时了。

如今这句俗语之所以仍然还在农村流行,主要用的是其引申意义,指一个家庭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只有夫妻共同努力,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家里才能兴旺,过上幸福的生活。

0 阅读:0
依依聊文化

依依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