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说点有味道的话题,那就是贾府的到底有没有厕所呢?《红楼梦》里的人都是怎么上厕所的呢?
俗话说:人有三急,虽然很多小说里为了避免影响氛围感,根本不写男女主洗澡、换衣服、上厕所这些小事,但是《红楼梦》这种写实的小说还是多次明显提到的。
比如第四十一回中刘姥姥在大观园吃了油腻的食物又喝多了黄酒和茶水,然后就要方便一下。
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那婆子指与地方,便乐得走开去歇息……蹲了半日方完。及出厕来,酒被风禁,且年迈之人,蹲了半天,忽一起身,只觉得眼花头眩,辨不出路径。
刘姥姥是庄稼人,没那么多讲究,所以就要随地解决,但贾府是讲究一点的,尤其是这可是在“省亲别墅”牌坊底下,如何使得?所以才赶紧让人带她去找厕所。
可见大观园里的厕所是在东北角上,这也符合古代厕所的建筑习惯,一般是建造在宅院的北面偏东的位置,而对应的是厨房建在东南方位,人们习惯了说“北上南下”,所以就是“上厕所”和“下厨房”。顺便可以推理得出,薛姨妈一家子好像一直住在贾府的公厕附近,因为他们一进贾府就是在东北角的梨香院里,后来又搬到了东北小院。
不必提醒梨香院曾是荣国公暮年养静之处,那可能都是一种“贾府停尸房”的委婉说法,毕竟贾琏后来把过世的尤二姐安排在那里是何等便宜自然。而且作者专门写过“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可见贾府的公厕还都是给下人们用的。

言归正传,接着说丫鬟们给刘姥姥的是厕纸哦,这种纸一般是指古代比较粗糙的上厕所用的纸,当然那时候一般人家也是用不起的。
作者特写的厕纸,其实和贾府给刘姥姥用的金筷子、银筷子都是凸显贾府生活富贵奢华的,连丫鬟们都能用厕纸,而主子们只怕跟明朝皇帝一样,用的是蚕丝织成的布料,或者慈禧用的那种柔软细腻的白棉纸。
第七十三回,贾母雷霆治赌的时候惩罚那些奴才婆子们:“将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内。”所谓“圊厕”就是厕所的意思,贾母罚这些婆子们去打扫厕所了。
王熙凤还曾提到过:“园子东北角子上,娘娘说了,还叫多多的种松柏树,楼底下还叫种些花草。”这也符合古代在厕所周围种植有香味植物的习惯,而且这在风水上甚至都有一定讲究的。
话说回来贾府的大观园虽然不小,但是公共厕所应该是不多的,因为古代的户外厕所都是旱厕,是非常肮脏的所在,就算每天有人去清理打扫,那个味儿也是难免的。
而大观园作为贵妃娘娘贾元春的省亲别墅,贾府的豪华花园,自然是不能盖上好几个厕所,闹得到处臭烘烘的。否则宝玉和姐妹们在大观园里游玩嬉戏,弹琴下棋,作画吟诗,描鸾刺凤,斗草簪花可就尴尬了,那必须得是:“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四面芍药花飞”、“落红成阵”才算是优雅美好的。
可是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方便呢?厕所不够用怎么办?于是又有几处描写书中人物到在大观园里山石草丛树下方便的细节,所以大观园其实也不过是表面美好,实则也是藏污纳垢的。
比如第二十七回,写丫鬟小红找人询问王熙凤的去向。
回来只见凤姐不在这山坡子上了。因见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一笑。
司棋钻山洞就是上厕所的意思,大观园里的丫鬟婆子们常这样,贾宝玉这个小爷们也偶尔为之。
比如第五十四回写贾府元宵夜宴上,贾宝玉跑了出来。
便走过山石之后去站着撩衣,麝月秋纹皆站住背过脸去,口内笑说:“蹲下再解小衣,仔细风吹了肚子。”后面两个小丫头子知是小解,忙先出去茶房预备去了。
小丫头子去茶房打热水,是为了给宝玉一会儿洗手用的。但是贾宝玉一个男生为啥要蹲下呢,是为了怕冷风吹了肚子,当时可是大正月里,冬天寒冷,贾宝玉娇贵的。

第七十一回写又写鸳鸯在大观园走夜路,忽然想上厕所。
鸳鸯又不曾有个作伴的,也不曾提灯笼,独自一个,脚步又轻,所以该班的人皆不理会。偏生又要小解,因下了甬路,寻微草处,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
而像怡红院这样的大院子里也没有一个公厕,所以第五十一回里写麝月笑道:“你们两个别睡,说着话儿,我出去走走回来。”她其实也是去小解,才去到山子石后头,惊飞了一只大锦鸡。
第三十六回袭人给宝钗腾地方,说自己要出去走动走动,也是要去上厕所的意思。
看到这里有读者可能就要问了,夏天倒还罢了,可冬天也要出去上厕所,不会冻腚吗?古人的衣服那么复杂,不怕弄脏吗?就算丫鬟们不怕,贾府的主子们也不怕吗?
其实不管丫鬟主子,都是怕冷的,如果买有大观园这么大的花园子,那又该怎么办?所以一般来说古人都习惯用“马桶”的,马桶里会装一些草木灰或者各种香料,这样可以掩盖气味以及方便及时清洗。
在市井中,清早有专门的“ 夜香郎 ” “ 夜香妇 ”来敲门收“夜香”,从而一边赚点市民家的小钱,然后再把这些“夜香”卖给农家当肥料,之后把马桶清洁后会再给人家挨家挨户的送回去。
像贾府这样的权贵豪门,自然是有自家的奴才们来做这种事。贾宝玉晚上睡觉,卧室屋里肯定也是有马桶的,但麝月是为了好奇出去看大月亮,顺便为之。
这就要说到《红楼梦》里上流社会的贵族男女们上厕所的另一个说法了,那就是“更衣”或者“净手”,那书中提到的次数可就更多了。
比如“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太妃王妃们在大观园内嘉荫堂“茶毕更衣”、“大家便更衣复入园来”,王熙凤出殡路上农舍里“请歇更衣”,在馒头庵“净室更衣净手”等等,这里的“更衣”大部分都是指上厕所,这些贵妇人们上完厕所不仅要洗手,还要接着就换一次衣服,因为嫌弃有味道,实在是讲究啊。
甚至不上厕所,她们一天也要换好几身衣服。比如夏天容易出汗啦,或者吃饭后沾染了酒菜的味道,或者出门、回家等,都要换一身衣服,而换过的衣服多是用香熏过的,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和体面,这也是大户人家的规矩礼数。
比如黛玉进贾府的时候,看见贾宝玉从外面回来先给贾母请安,接着就回去换了一身家常的衣服,甚至还换了个发型。
至于那大夏天满大观园里日行好几里路,大中午却不回屋去换衣服洗澡还要坐在人家床上绣肚兜的人,只是个例,用贾母的话说就是:“只看讲究不讲究罢了”。
古代权贵人家的“净室”不只可以方便,还可以洗手,还可以沐、浴、洗、澡,可以豪华到常人无法理解的程度。
比如王羲之的大爷王敦娶了舞阳公主为妻,婚后上厕所,发现公主在净室里放了一盘红枣,不知道那是遮掩气味用的,抓起来就吃了一大把。
西晋富豪石崇家的净室,不仅有一张豪华的大床,还“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有宾客还以为闯进了石崇的卧室,根本找不到上厕所的感觉,实在非常难为情。
而汉武帝去姐姐平阳公主家里吃席,自己出门都带着移动“净室”,称之为“溷轩”,卫子夫就是平阳公主派去服侍汉武帝更衣的侍女,于是“轩中得幸”。
《红楼梦》中贾府各位主子的屋里基本上都有“净室”的,可以洗漱沐浴,也可以上厕所。就和咱们现在的卫生间功能差不多。
比如第十一回,王熙凤对尤氏解释贾母没能来参加宁国府贾敬的生日宴会凑热闹,只因为贾母昨天贪嘴吃了半个桃子,夜里就起来了几次,可见贾母屋里有马桶,或者是净室的。
比如书中第三十一回就写过晴雯吐槽贾宝玉洗澡:“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可见贾宝玉的净室里甚至也是有床的。
第三十六回,写林黛玉宝钗等姊妹在王夫人这里吃了西瓜,“宝钗因约黛玉往藕香榭去,黛玉回说立刻要洗澡,便各自散了。”林黛玉的潇湘馆里也是有净室的。

而贾府中最豪华的厕所自然是贵妃娘娘贾元春的“净室”。早在元春省亲之前,“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安排的就是贾元春省亲过程中吃喝拉撒的事情。
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熌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
元春的专用净室不仅有匾灯,还写了“体仁沐德”四个大字,一般人是挠破头也想不出来这是个厕所的。这个匾额挂在这里,多少有些作者恶搞的意味,就像把“福气盈门”的春联横批贴在了厕所门口,就只不知道这是贾府选的好地方,还是太监故意在整元春了。
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元春虽然是贵妃娘娘,但真的毫无半点自由,不仅回娘家被安排到半夜里,而且连她在娘家什么时候上厕所都要听从皇家的安排呀。
用户17xxx70
[吐舌头咯]
用户17xxx70
[吐舌头咯]
用户10xxx90
写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