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兀术的角度来看一下,岳飞到底有多大战绩

淡然一笑件 2024-12-12 19:41:31

前言

一个能让岳飞都忌惮三分的金国名将,在历史上却留下了"几乎一辈子都在打败仗"的评价。他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六个儿子——金兀术。

这位纵横捭阖的金国大将,曾让南宋皇帝赵构在海上漂泊了4个月,却在盛年后期频频败于岳飞之手。更有意思的是,他最后竟然通过一纸盟约,让南宋主动除掉了自己最大的威胁岳飞。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枭雄?

从猎手到猎物:金兀术的军事生涯转折

天辅五年的寒冬,年轻的金兀术第一次带兵上阵。这个不到二十岁的金国四皇子,就像一头初出笼的猛虎,让辽国士兵闻风丧胆。史书上记载,当他箭囊空了后,竟徒手夺过敌军长枪,独自杀死八名辽军,活捉五人。这一战,不仅让他在军中崭露头角,连他那位眼光毒辣的父亲完颜阿骨打都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金国灭辽之后,金兀术的军事才能如打了鸡血般迅速提升。他跟着完颜宗望、完颜宗辅等兄长南征北战,但说实话,这会儿他还算不上什么主将。倒是在追击宋徽宗、钦宗的战役中,金兀术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追踪能力。用现在的话说,这小子简直是个"人形雷达"。

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天会七年,也就是南宋立国的第二年,金太宗派金兀术带着五千精锐去抓捕赵构。这一仗打得叫一个漂亮,金兀术就跟玩捉迷藏似的,愣是把赵构从扬州追到镇江,又从镇江追到临安,最后逼得赵构只能坐船跑到海上去。

要说这会儿的金兀术,可真是春风得意。带着五千人就把一个皇帝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战绩够吹一辈子了。但他哪知道,这竟是他军事生涯的最后辉煌。

在黄天荡一战中,金兀术栽了个大跟头。本来他都被韩世忠给堵死在那个"口袋"里了,要不是一个当地百姓指了条生路,这位金国的大将军怕是要交代在那儿。这一仗虽然最后靠着机智逃了出来,但他那引以为傲的骑兵优势算是彻底暴露了短板——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再厉害的骑兵也只能望水兴叹。

更让金兀术始料未及的是,随后在和尚原之战中,他精心打造的"铁浮屠"重装骑兵,竟然被吴玠的神臂弩射得七零八落。这支号称"铜墙铁壁"的精锐部队,在神臂弩的箭雨下竟如纸糊的一般。金兀术不得不剃了胡子改扮成普通士兵,这才逃出生天。

从这以后,金兀术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是带兵冲锋在前,现在却开始玩起了计谋。特别是遇上岳飞之后,他干脆不打了,改打心理战。你岳飞不是能征善战吗?行,我找你老板赵构谈。最后还真让他得逞了,用一纸和议换来了岳飞的人头。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将,愣是转型成了一个玩弄权谋的老狐狸。但仔细想想,金兀术这转变也不是没有道理。在战场上吃了亏,难道还非得死磕?懂得及时改变策略,或许正是他最后能善终的关键。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问问:如果金兀术坚持死打硬拼,他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江湖手段:金兀术的另一副面孔

谁能想到,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金兀术,转眼就变成了玩弄权谋的老狐狸?这事说来有意思。

在经历了和尚原的惨败后,金兀术回到大帐,整整一夜没合眼。帐外的风呼呼地刮,帐内的这位金国大将却突然笑了。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打仗不是唯一的制胜法门。

这一转身,金兀术玩起了新花样。他派人给南宋递话:你们要和谈?可以啊,我这儿有你们皇帝的亲娘韦妃。你们不是整天喊着"君王父母"吗?要不要把人接回去?

这一手玩得高。赵构一听说能把老娘接回来,立马来了精神。但金兀术话锋一转:光要人可不行,得加点筹码。什么筹码?让岳飞人头落地,再把河东、河北的地盘还回来。

你别说,赵构还真答应了。这事要搁在战场上,打多少仗都未必能达到的效果,金兀术愣是用几句话就办成了。这哪是在谈判?简直是在耍太极。

更绝的是,金兀术把宋钦宗安置在上京养着。这招儿够损的。他是在告诉赵构:你小子要是老实,你哥哥就安安稳稳在这儿住着;你要是敢轻举妄动,我立马扶你哥哥回去当皇帝。这一招制约,直接把赵构吃得死死的。

《绍兴和议》签订那天,金兀术坐在大堂上,看着南宋使臣低头哈腰地递上和议书。使臣念着"愿为臣仆,岁输银缗二十五万两,绢帛二十五万匹"的时候,他嘴角微微上扬。这比打几场硬仗来得痛快多了。

有趣的是,金兀术在转型的这段日子,把自己的兵器都收了起来。以前那个箭无虚发的猛将,现在成天拿着本《孙子兵法》翻来覆去地读。他发现,原来打仗真不是最高明的本事,能让对手不战而降才是上策。

在朝堂上,金兀术更是玩得风生水起。那些文官们想挤兑他这个武将出身的,都让他三言两语给顶了回去。有一次,有个官员当着众人的面说他不懂文化,金兀术笑着说:"我是不懂文化,但我懂得让南宋称臣。"这话说得,满朝文武都不吭声了。

到了晚年,金兀术常常坐在后院赏梅。他的老部下问他:将军,您以前不是最爱骑马打仗吗?他掸了掸衣袖上的梅花,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时总想着征服天下,老了才明白,能让对手心服口服,比让他跪地求饶有意思多了。"

你看,这哪是一个粗鲁的武将?简直就是个人精。从刀光剑影的沙场,到尔虞我诈的庙堂,金兀术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动动嘴皮子,比挥动千军万马还管用。

而最绝的是,他愣是靠着这种方式,成了金国历史上少有的善终的开国功臣。要知道,比他更能打的完颜宗翰,最后可是抑郁而终。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也想问:金兀术到底是个军事家,还是个政治家?或者说,这种转变,是无奈之举,还是聪明之选?

父子、兄弟、君臣:金兀术的人际关系解密

在金国的权力圈里,金兀术可谓是个人精。你说他是个武将吧,偏偏玩得一手好人际关系;你说他是个莽夫吧,他又深谙权谋之道。这背后,还真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先说说他跟老爹完颜阿骨打的关系。要知道,在金太祖的众多儿子中,金兀术排行第六,算不上嫡长子,也不是幺儿。按理说,这种位置最容易被忽视。可金兀术偏偏混得风生水起。

有一回,完颜阿骨打带兵打仗,金兀术主动请缨当先锋。老爹当时就笑了:"你这小子,平时在家净跟你娘撒娇,怎么打起仗来这么虎?"金兀术回了一句:"儿子在家是儿子,上阵就是将军。"这话说得,把完颜阿骨打乐得胡子直翘。

再说他和兄弟们的关系。金国开国四将:完颜娄室、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和他自己。按理说,兄弟竞争应该挺激烈。可金兀术愣是把这些关系处理得妥妥当当。

有意思的是,他从不跟兄弟们抢功。有一次,他在战场上立了大功,回营后却把功劳往大哥完颜宗望身上推:"要不是大哥在前面挡着,小弟哪有机会建功?"这一手玩得高,既给足了兄长面子,又显出自己的谦逊。

最绝的是他和赵构的关系。从血缘上说,他是赵构的"四哥",可从政治上说,一个是金国大将,一个是南宋皇帝。这关系要怎么处?金兀术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打仗的时候,他追着赵构满江南跑,把人家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可一旦谈和,他又摆出一副兄长的姿态:"九弟既然想和谈,为兄自当给个体面。"这话说的,听着客气,实则暗藏玄机。你赵构不是自称天子吗?现在还不是得叫我一声"四哥"?

在朝堂上,金兀术更是玩得出神入化。他深知,在金国朝廷里,武将地位不如文官。但他压根不跟那些文官们硬顶,而是用计谋化解。

有一次,一个文官当面讽刺他:"将军习武出身,怕是不懂'文韬武略'的道理。"金兀术不急不恼,笑着说:"正因为不懂,所以要多向诸位大人请教。"这一招以退为进,直接把对方的话堵了回去。

到了晚年,金熙宗即位,朝中大臣们都以为这个老将军会被排挤。谁知金兀术不仅没被边缘化,反而被封为越王,官至都元帅。这里头的门道可多了。

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金兀术笑而不答,只说了句:"在朝堂上,有时候比打仗还要小心。"这话说得,道出了他的处世哲学。

临终前,金兀术把他的贴身侍卫叫到床前,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打仗是本事,处事是智慧。这些年,我靠打仗立功,可靠处事保命。"

你看,这才是金兀术的真面目。他不仅是个善战的将军,更是个深谙人情世故的老狐狸。在尔虞我诈的权力场上,他玩得比在战场上还要出色。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问:金兀术这种处世之道,是不是比他的军事才能更值得后人学习?

成也谋略,败也谋略:金兀术的最后胜利

如果说金兀术的一生是一部戏,那么最后一幕绝对是高潮。一个征战半生的大将,最后竟然靠玩弄权谋笑到了最后,这剧情可比穿越剧还要精彩。

这事得从金熙宗即位说起。当时朝中大臣们都觉得,金兀术这个老将军怕是要靠边站了。毕竟他年纪大了,打仗也不像从前那么威风。谁知道这老狐狸早就想好了后路。

有一天,金熙宗在朝会上问他:"宗弼,你说我们该如何对付南宋?"金兀术不慌不忙,说了句让所有人都愣住的话:"陛下,打仗不是最好的选择。"这话在当时简直是大逆不道。一个武将,居然说不要打仗?

但金兀术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在座的人冷汗直冒:"我们现在最大的威胁不是南宋的军队,而是岳飞。只要有岳飞在,我们就永远不得安宁。但要除掉他,未必要用刀剑。"

这一招玩得高。金兀术深知,与其在战场上跟岳飞硬拼,不如来个迂回包抄。他派人给赵构递话:要和谈可以,但得先把岳飞除掉。

赵构那边正愁找不到除掉岳飞的借口呢。这下可好,金兀术直接送来了一个现成的理由:为了天下太平,牺牲一个将军,值!

秦桧那边收到消息,立马明白该怎么办。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回来,然后就是那句流传千古的"莫须有"。就这样,金兀术在没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除掉了自己最大的对手。

这一仗,比他打过的任何一场战役都高明。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一场完美的"公关战"。他让南宋自己除掉了自己最得力的大将,自己却能以和谈功臣的身份名垂青史。

有意思的是,在岳飞被害后,金兀术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了这么一段话:"岳飞此人,武艺超群,忠心耿耿,若生在我朝,必成大器。可惜了。"这话说得,是惋惜还是庆幸,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最绝的是,在签订《绍兴和议》的时候,金兀术特意在和约里加了一条:南宋每年进贡银两绢帛,要由专人送到上京。这看似是为了彰显大金国威,实则是给自己留了个后路。只要这条款在,他就永远有理由干预南宋内政。

到了晚年,金兀术经常坐在后院,看着南宋进贡的绢帛发呆。有人问他在想什么,他笑着说:"我在想,打了一辈子仗,最后却是用笔墨赢了天下。"

临终前,他把自己的兵器都收了起来,只留下一方印章。有人不解,他说:"刀剑只能赢一时,谋略才能保万世。"这话说得,道出了他的人生真谛。

金兀术走后,史官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意思是说,要是没有金兀术,金国的国势就危险了。这评价,给的可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谋略。

你看,这就是金兀术的最后胜利。从一个横刀立马的大将军,变成了运筹帷幄的谋略家。这转变,说是被岳飞逼出来的也好,说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也罢,最后都成就了他的传奇。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问: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做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还是要做个智珠在握的谋略家?

结语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金兀术这位开国功臣,从追着南宋皇帝满江南跑的统帅,到被岳飞屡次打败的败将,最终却用政治手腕间接除掉了自己最强大的对手。

那么,我们是该称赞他的政治智慧,还是该惋惜他放弃了军事荣耀?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金史》

《宋史》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三朝北盟会编》

0 阅读:9

淡然一笑件

简介:淡然一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