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脏小破店湘菜小宝藏

童童吃心 2025-02-18 11:54:35

听说杨浦有家宝藏湘菜叫湘御,我们大老远跑去长阳路吃,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极其失望的:停车场里的店面毫不起眼,隔壁好像还有个垃圾桶,推门吱吱嘎嘎的钻着冷风,店堂狭小又简陋,地上油滋滋的,垃圾也来不及扫。

落座拆出塑料包装里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热水瓶倒水烫餐具,又倒出了水垢,看师傅上菜的时候手指都快揿到蓝边碗里的菜了……感觉一切都糟透了。

点菜自己开单子,只好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写了几样,看鳝鱼需要预订,问老板今天有没有货?他嘴巴里嚼着槟榔,犹豫了一下才说有,“不会是进过冰箱的吧?”“这件事在我们店里不可能发生!”

“好啦,你们两个人七个菜够多了,不能再点啦!”照例收到了老板的劝阻,虽然开局不利,毕竟美食当前,还是回到了吃心的常态。

鳝鱼卖158一份,不便宜,但有底气,一份实足一斤多,据说是问特定供应商拿的货,难得冬天的鳝鱼也很肥,开背横切,鲜嫩又厚实,看鱼腹土黄色带花斑,靠谱。

用湖南茶籽油做了个黄焖,加了把紫苏去腥增香,撩底下,还有菜干和黄瓜,吸了味道,一并好吃。

火爆腰花,极考验火候,这里过关了,腰花厚切,依然保持了内外一致的嫩,略带猪骚味,浑浊浓油里投入了大量香菜,辣椒红而不辣,做得漂亮。

吃多了湘菜里的剁椒鱼头,试试这儿的辣椒蒸鱼,被菜名里的“乡政府豆豉”逗乐了。

原来就是去了头尾的中段肉,一般没人吃,蒸出来肉墩墩大块儿,加了湘潭乡下的豆豉,粒粒黝黑,不像阳江的那么咸,反倒是显出特别的酸,想来是当地独特的发酵工艺,呼应着鱼汁的咸,令平日里弃之不用的鱼肉别开生面。

紫苏牛蛙,选得细嫩,做得干身,斩块的蛙肉裹薄粉炸过,覆一层咸甜交织的椒盐味,衬着碧绿的蒜苔,可太讨人喜欢了!

被角落冰箱上一句“湘潭菜园子三千里新鲜到上海”打动,特意多点了几道老家的蔬菜。

丝瓜切得薄薄的,在高汤里烧软,籽都化了,竟然出奇地甜,我怀疑是放糖了,老板连连摇头:“绝对没有,是丝瓜自然的甜。”

好奇一道“炒扑问菜”是啥?老板解释:“蕹菜收下来放到太阳里头晒一晒就是咯!”原来“问”是别字,“扑”是爆腌的意思,想到曾在长沙驻京办吃到一道“藤瓮”,湖南人的词典里好像没有“蕹”。

冬天最爱吃红菜苔,奇怪,这里的丝毫不红,满盘青绿,不如记忆中的谭姐。

感觉这里跟浦东的谭姐隔江呼应了,谭姐炒功更老道,客人多数是陆家嘴精英,这里做菜更质朴,来的都是嗜辣的年轻人,周末中午生意爆棚,上菜慢了,老板诚恳道歉:“您多担待。”

吃不完的菜,我们也不浪费,打包回家下酒,喝光了一瓶雷司令一瓶香槟!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