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清第一知县”!缪燧:平生只为民,不贪私欲!

野路说历史 2023-10-29 15:57:44

在中国历史上,基层官员是面临着巨大压力和严苛要求的。他们处理繁重的政务同时还要承受上级领导的摆布,真可谓是左右为难。有句古话说得好:“知县难当”。然而,在康熙朝就涌现出了这样一位知县,他在同一个地方担任了长达二十二年的职务,默默承受、不辞劳苦地服务社会,取得了卓越的政绩。当地的百姓发自内心地尊敬他,并且以他为“父母”。甚至连康熙皇帝也赞扬他是“大清第一知县”。他的名字是缪燧。

◑ 生平

缪燧,江阴人,顺治七年诞生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秀才,因此缪燧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立志要追求科举之路。

缪燧天资聪颖,勤奋读书,但科举考试向来运气也是很关键的因素。显然,缪燧的运气并不太好,在考中秀才后,他无缘进入乡试的更高一级考试。幸好,在江苏学政的重视下,缪燧于康熙十二年被选为拨贡进入国子监学习。

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学习期满后必须参加一次选拔考试。在考试中,缪燧取得了一等的优异成绩,然而吏部在选官时没有给他一个合适的职位。

康熙十六年,缪燧花费了一笔钱来捐助一个知县头衔,并于次年被授予山东沂水知县的职位。沂水县以其贫困和经济落后闻名,治理起来十分困难。或许缪燧天生就是一个当知县的人才,他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改革,吸引流民回流,并推动垦荒复兴。仅仅一任期间,缪燧就使沂水县焕发了勃勃生机。

任期满后,缪燧因为卓越的表现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根据吏部的规定,凡是获得卓越评价的官员,可以调任大县知县或者晋升为知州。然而,当沂水百姓听说缪燧要离开山东时,他们集体向知府衙门和巡抚衙门请愿,希望缪燧能够继续留任沂水。因为对于百姓的爱戴,缪燧主动放弃了晋升之路,连续担任沂水县知县四任。

康熙三十四年,缪燧调任浙江定海知县。在定海,缪燧展现出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也成为了清代极少数被载入史书的杰出知县。他的贡献使得定海县变得繁荣昌盛,为人们称赞并流传至今。

◑ 为民

舟山市,古称昌国县,后在康熙二十七年更名为定海。作为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城市,定海的发展历程曲折多变。其地理位置与内地联系不便,常年受台风侵袭,同时也成为海盗活动最为猖獗的地方。

定海的百姓长期以来备受台风和海盗威胁,历任知县都像走马观灯般匆匆离去,无法真正解决困扰当地居民的问题。因此,当缪燧上任时,百姓对他的到来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仅将其视为一场走过场的任务。然而,情况却出乎大家的预料。

缪燧上任后,毅然决定花费大量资金修建海塘。在那个时代,海塘被认为是最佳抵御台风的方法。他积极筹措专款,并动员民众修建海塘。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修筑了23条海塘,总长高达13173丈,极大地保护了百姓的财产安全。除此之外,缪燧还采取高压手段严厉打击各级官员的勒索行为。胥吏们利用官府的威势,在定海至内地的关卡设立重税,影响了百姓的自由往来。缪燧上任后,他下令废除各处关卡,百姓可以自由往来,无需缴纳一文税款。

此外,定海还以普陀山闻名于世,吸引着来自宁波府、省城甚至京师的达官贵人。以往,每次达官贵人到定海,开销和供奉费都由百姓承担。然而,在缪燧的坚决抵制下,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他不计个人前程,始终坚守原则。在他的努力下,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官府的威信也日益增强。

缪燧本人廉洁奉公,日常饮食与普通百姓无异。而且,他还将自己的俸禄用于从事公益事业,扩建学校,设立药局请医生,种种善举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缪燧在打击海盗方面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他采取了巧妙的策略,采用恩威并施的方式,成功收服了几个海盗头子,并让他们在衙门任职。

经过几年的发展,定海的农业、渔业以及社会治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定海的百姓决定集资为缪燧修建生祠,以感谢他的贡献。然而,缪燧坚决辞谢,最终这笔钱被用来修建了蓉浦书院。

总之,缪燧在定海的治理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和勇气。通过对海塘修建、打击海盗、改善百姓生活以及公益事业的深入推进,他让定海焕发出勃勃生机,百姓们由衷地敬仰和感激着这位出色的官员。

◑ 高官厚禄不为心动

缪燧,这位才华横溢的官员,在定海这个小地方的辉煌成就着实令人钦佩。在他的施政下,定海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使得此地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区域。然而,人心是多变的,尤其是在官场这个险恶的地方,一位注重实干的官员很难得到人们的关注,反而那些算计机巧的人更容易得到青睐。缪燧,作为一个七品知县,即便有令行禁止的奏折,也难以受到上级充分的赏识。

从康熙三十四年开始,一直到康熙五十四年,整整二十一年,缪燧任职定海。这个时期可以说是清代最为不凡的。然而,直到康熙五十四年下半年,定海在全国州县考核中,缪燧才名列一等一名。康熙皇帝终于意识到,原来定海还有这么一位杰出的官员。在了解了缪燧的政绩后,康熙赞不绝口地说道:“此人真可谓是国朝第一知县啊!”

康熙时期,正直的官员实属罕见,缪燧也成为了康熙朝最后的清官廉吏。康熙皇帝晋升了缪燧的官职,授予他宁波海防总捕同知,地位高达正五品。同时,他还被任命为定海、鄞县、慈溪、镇海四县的知县,无疑是一人兼任四县知县。此举可谓独步江南,举世无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时的缪燧已经过了六旬之龄,多年的劳累导致他积劳成疾。康熙得知此事后,立即下旨召见缪燧,并派浙江巡抚亲自护送他前往京城,以便享受御医的精心治疗。

缪燧卧病在床已无法奉旨入京,康熙五十五年三月,缪燧病逝,他临终前依然不谈私事,只留下一句遗言:“事可对君父,心无累子孙,此乃余署定海之座右铭,平生无他,惟不欺二字而已。”

缪燧去世后,定海的百姓都像失去亲人一样悲痛哀恸。全城男女老少都蓄意为他举国葬礼,将他的遗骸送回江阴故乡,并在定海修建了一座庄严的衣冠冢。如今,时至今日,定海的人们仍然怀念这位清官,并为他建立了一座隆重的纪念馆。

缪燧,这位在定海短暂却辉煌的官员,他的故事如诗如画。他的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不朽的榜样。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为人民付出一生的英明官员,他的事迹将会激励我们奋发向前,为时代作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0 阅读:32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