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盗文必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9da95c1a7ed44126e5db8e3a25ec50.jpg)
我叫春枝,是侯爷府的家生子,打从记事起,我便在这侯府中。
我爹在前院做账房做工,我娘则是老夫人院里的管事。
在我长到五岁的时候,因为长得讨喜性格又好,便被指派到小侯爷赵玉书身边,成了他的贴身丫鬟。
1
第一次到小侯爷院中时,是个不太冷的冬天。
他穿着一身浅银灰的暗绣锦袍,像个玉雪可爱的偶人,蹲在花园里的一角,逗弄着一只小雀儿。
赵玉书抬起头看我,眼睛亮晶晶的,“你是谁呀?长得好生可爱。”
我有些局促,小声答道,“小侯爷,我叫春枝,是来伺候您的。”
“原来你就是以后要同我一起玩的人。”赵玉书说着笑起来,右侧的虎牙在阳光下闪着亮,我不知怎的,竟呆立当场。
“呀,不会是个傻的吧?”他伸手戳戳我的脸,暖暖的触感从面上传到心间。
“才不是呢!”
我的脸蓦地升起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地下眼帘,反驳的声音小小的,一不留心就会消散在空气中。
“哈哈哈,我逗你呢!过来玩呀。”
赵玉书稚嫩的笑声传开,他拉我的手,一同在院中撒起欢来。
从那以后,侯府的花园、长廊、书房,处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春日,我们一起放风筝,我在后面拼命地跑,帮赵玉书拉高风筝线,看着那风筝在蓝天里飞得又高又远,他笑得格外灿烂,还不忘回头冲我喊,“春枝,快,再跑快点!”
夏夜,我们在庭院里乘凉,赵玉书会指着天上的星星,给我讲各种神仙的故事。
我在他身边听得出神,忘了给他扇扇子驱赶蚊虫,他因此被蚊虫咬了好几个包。夫人为此要惩罚我,赵玉书硬是拦着不肯,哭着喊着将我护在身后,夫人只得作罢。
......
我们如此相伴着,一天天长大,后来府中来了教书先生。
赵玉书玩耍的时间便少了许多,他有时会撅着小嘴不想做功课。
这些时候,我便帮他研好墨,在一旁陪着他习字念书,看着他认真的模样,我满心都是欢喜,心里只想着能一直陪着小侯爷就好。
2
时光匆匆,转眼赵玉书长成了风度翩翩少年郎,面容俊朗,气质温润。
而我也出落成了大姑娘,依旧跟在他身边,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侯府里的丫鬟们私下里都议论,说小侯爷迟早是要娶名门闺秀的,我心里明白,却总是忍不住幻想,要是能一直这样陪着他,该多好。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
在赵玉书16岁时,侯府被卷入一场政治风波,老爷获罪,家产被抄,往日的繁华瞬间化为乌有。
赵玉书从高高在上的侯府公子,沦为阶下囚。
我四处奔波,变卖了自己仅有的几件首饰,凑了些银子,托人打点下才进到了牢房。
狱中,我见到了形容憔悴的赵玉书,他的眼神里满是绝望和不甘。
看着他的模样,我心中亦是痛楚,可仍是宽慰他,“小侯爷,会好的,大夫人的母家在外头上下打点着呢,您一定能出去的。”
3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赵玉书虽然被放了出来,可侯府没了,侯爷在狱中受刑伤重,没能捱到出狱的这天。而大夫人听闻侯爷的死讯,悲痛欲绝,竟自戕于狱中。
大夫人一走,她母族的当家族长,赵玉书的亲舅舅,便不想再理会落魄的赵玉书。
我同赵玉书身无分文,无计奈何下只能离开京城,开始了漂泊。
一路上,风餐露宿,饥寒交迫。
有一次,我们实在饿得走不动路,赵玉书把身上仅剩的一点干粮递给我,“春枝,你吃吧,我如今便是个累赘,吃粮食也是浪费。”
我却也不肯,“小侯爷,您怎能如此看轻自己,对春枝来说,您是世上顶重要的人。”
“春枝,我已不是侯爷府的少爷,你叫我玉书吧。”
我垂眸,敛去眼中呼之欲出的情意。
玉书,我在心中轻轻念着这两个字,出口却仍是小侯爷。
赵玉书无奈,可他知我的性子,于是也不再坚持,只是将干粮塞进我手中。
我见他的样子,只得将干粮掰成两半,跟他分着吃了。
夜里,我们找了个破庙栖身,我紧紧地挨着赵玉书,互相取暖。
就这样不知走了多久,一日,我们来到了一个山中的小村落。
村民朴实善良,看我们实在可怜,便收留了我们。
赵玉书念过书,便在村中谋了个教书先生的差事,我则帮着村里的人家做些针线活,换些银钱。
日子虽然清苦,但能和他在一起,我觉得很满足。
赵玉书人长得俊秀,教书又认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村民们也对他敬重有加。
我还是跟原来一样,日日陪在赵玉书身边。
可这里毕竟是山村,而赵玉书的身份也不再如前,我与他形影不离很快招来了村人的议论。
我既不是他的内人,又非血亲,如此不避嫌的日日在一处,确实不妥。
“春枝,其实我......”赵玉书听到了旁人的议论,将我叫到身边,正要说话,却被我捂着耳朵打断了。
我心中害怕,害怕听到他出口说赶我走的话,与其如此,倒不如我自行离去。
“少爷,我已经寻了一处去处,只是您向来是我照顾伺候,我这一走......”
“我又不是三岁小儿!”赵玉书听我这么说,不知怎的生起气来,转身进屋不再理我,方才的话便说到一半再没了下文。
我愣愣地站在门口良久,最后还是转身,往村头一处空屋走去。
之后,日子又过回了先前的样子。
我虽仍是每日去赵玉书屋中帮他收拾,可我发现,他的屋子一日比一日干净。
赵玉书开始自己学着洗衣洒扫,从做得乱七八糟到渐渐有模有样,只花了月余,像是在同我赌气。
当他终于能自己将院子整得井井有条时,他得意地看着我,“春枝,你看,这都是我自己整理的。”
我看着院中晾晒的衣物,屋中亦是整洁干净,既难过又感动。
我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侯爷,以他的聪慧,本应有个锦绣前程,如今却在这村中过上了村人的生活。
“小侯爷.....”我语带哽咽,才出声便被他止住了。
“春枝,我不是孩子,也不是小侯爷,叫我玉书。”赵玉书目光坚定地看着我,眸光深沉,里面翻涌着许多情绪。
这样的赵玉书让我陌生,可却让我莫名心悸。
我们四目相对,越靠越近,他薄唇轻启,正要说些什么,突然门外一阵喧哗。
大门被人猛地踹开,“春枝可在此处?”
4
抬眼看去,却是张地主家的管事。
他满脸横肉,身后跟着四个手拿棍棒的家丁。
赵玉书见状忙将我护在身后,“敢问张管事寻春枝是有何事?”
“跟你无关,快点闪开!我家老爷看上这丫头了,要娶她做第八方小妾,她可有福了。”
张管事说着上前,赵玉书却仍是拦着。
“我已有意中人,还望张管事转告你家老爷。”我咬着牙,头一回高起声说话。
“什么意中人,我家老爷看上的人就没有得不到的,你们给我去抓住她!”
张管事身后的家丁一拥而上,将我们团团围住。
“一会你瞅准机会就跑,不要管我!”赵玉书在我耳边低声道。
说完,没等我反应,便朝着当前一人冲了过去。
“小侯爷!”
我眼睁睁看着赵玉书被五大三粗的家丁按在地上抽打,心如刀绞。
便也不管不顾地冲上前去,想将他们拉开。
“别打了,抓住她赶紧回去交差!”
我被个家丁粗鲁地拽住双臂,硬拽着出了屋子。
赵玉书躺在地上浑身是血,可仍是看着我的方向,伸出手,像是想将我拉到身后。
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夏夜,将我护在身后的小侯爷,顿时泪如雨下。
“我跟你们走便是了,莫要再为难他了。”
5
我跟着他们走进了张灯结彩的张府。
两个老妈子喜气洋洋地将我领到厢房,笑着说,“春枝姑娘,嫁了咱老爷后,你便不用再辛苦浣衣做针脚了,早日给老爷生个大胖小子,往后好日子多着呢!”
说着,又拿过一旁的红裙朱钗,便在我身上忙活开了。
我满脸清泪,仍由她们摆弄,心中只有凄苦。
张老爷刚过五十大寿,府中七房妻妾,却总也生不出儿子,于是他便每年娶个小妾,只想着能老来得子。
“春枝姑娘,现下还差些时辰,你且在房中等等,一会便能拜堂成亲。”老妈子们说完,拿着我换下的旧衣服欢欢喜喜出了房门。
红盖头下,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我曾经幻想过无数次,穿上凤冠霞帔站在他身边,虽说只是妄念,可心中仍是欢喜的。
如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我的妄想彻底粉碎。
就在我哭得不能自已的时候,身后的窗子突然传来被打开的声响。
“春枝!”有些喑哑的声音响起。
我猛地拽掉红头盖定睛看去。
原本天仙似的赵玉书,此时瘸着条腿,有些狼狈地站在我身前。
他的脸高高肿起,身上的衣服虽是换过了,可仍有点点血迹沾在上头,想来是换的时候染上的。
“小侯爷,您这......您......”我哭得说不出话来。
“我没事的,皮肉伤而已,你别哭了。”赵玉书被打成这样,却是反过来安慰我。
我心中更是难过,拉住他的衣袖,触目惊心的伤痕遍布在凝脂似的肌肤上。
我颤抖着手不知该放在哪里,“您快走,被他们发现就不好了!”
“跟我一起走,春枝,我不会让你嫁给那种人!”赵玉书紧紧拽住我想松开的手。
我心中一暖,他又继续道,“春枝,我喜欢你,一直都是,我从没将你当下人看过。”
“小......”
“叫我玉书。”
“玉书!”这个在我心中萦绕许久的名字,终于脱口而出。
我流着泪,抬手抚上他红肿的面颊,轻轻环住他,生怕碰到他的伤口。
他的身子一颤,忽然不管不顾地将我搂入怀中。
我听见他因为疼发出轻轻的抽气声,可赵玉书的手却不曾松开半分。
6
我跟赵玉书蹑手蹑脚翻出院墙,在夜色中拔足狂奔。
不知过了多久,身后传来人声和火光,是张家的人追来了。
我们拼命躲藏,可终究是被熟悉地形的家丁们抓到。
被绑着压回张府的路上,赵玉书的目光始终看着我。
他给了我勇气和信心,我不再害怕张老爷,心中下了决定,哪怕是同赵玉书一起死去,也必不会叫张老爷得逞,
就在我们满身狼狈地走到村口时,一队披甲执锐的官兵将我们拦住。
村中族长站在队伍前,又急又怕地上前,一把拉开抓着赵玉书家丁的手。
“造孽啊!赵公子是咱们村的大恩人,你们怎敢如此作为!”
“张村长,你这是?”张管事不解地看向村长,只见村长挤眉弄眼,不停朝他使眼色。
张管事虽不知其中何故,可看出来官兵们是来寻赵玉书的,只得松开了我两的钳制。
我们跟着官兵们来到府衙这才知道,当年陷害侯府的人被揭发,皇上为侯府平了反。
巡抚大人亲自奉旨前来,要将赵玉书接回京城,恢复侯府的荣光。
这消息便似及时雨,我跟赵玉书终于得救了。
之后回到京城,皇上为弥补之前的过失,不仅让赵玉书袭承了老侯爷的爵位,还加封了许多赏赐。
赵玉书却婉言谢绝了赏赐,只向皇上请旨,要明媒正娶将我带回侯府。
皇上感动于我们之间的患难与共,欣然同意了赵玉书的请求,还让内务府替我们安排了一场轰动京城的婚礼。
又一年春夏,我同赵玉书坐在庭院中望着天上的星月,相视一笑。
“玉书,我想听你说说天上神仙的故事。”
“好,我都说给你听,只说给你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