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钠与次氯酸钠在处理高氨氮污水时的协同作用

醋酸钠作为一种优质的碳源,在污水脱氮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污水中的硝化细菌利用醋酸钠进行新陈代谢,将氨氮逐步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这是硝化反应的核心步骤。它为微生物提供了稳定且易被利用的能量来源,使得硝化菌群得以大量繁殖,从而持续高效地推进氨氮的转化进程。

而次氯酸钠则具有强氧化性,它的加入为整个污水处理体系带来了另一重功效。一方面,次氯酸钠能够直接氧化部分氨氮,使其快速转化为氮气逸出水体,这在高氨氮冲击的紧急情况下,可迅速降低氨氮浓度,缓解污水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次氯酸钠还能对污水中的一些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避免这些有机物与氨氮竞争微生物资源,间接促进了以醋酸钠为碳源的硝化反应顺利进行。

二者协同作用时,投加顺序和比例至关重要。通常先投加醋酸钠,让微生物适应碳源环境,建立起稳定的硝化体系。待硝化反应初步开展后,再适量投加次氯酸钠。若过早加入次氯酸钠,其强氧化性可能会抑制微生物活性,阻碍硝化反应;而投加量过多,不仅浪费药剂,还可能破坏微生物群落结构。合适的比例需要依据污水的实际氨氮浓度、水质复杂程度等因素,通过小试、中试乃至实际运行中的动态监测来精准确定。

此二者协同过程中还需考虑水体的酸碱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偏碱性环境有利于次氯酸钠发挥氧化性,而适宜的温度能保障微生物以醋酸钠为依托的正常生长代谢。只有全面把控这些要素,醋酸钠与次氯酸钠才能在高氨氮污水治理中相得益彰,实现高效、稳定的去污效果。
0 阅读:1
河南汇鑫简洁环保科技集团

河南汇鑫简洁环保科技集团

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等相关水处理产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