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军被俘后为何不反抗许多年后,一名侵华日军给出了答案

郊布城墙 2025-02-26 07:56:26

南京大屠杀,那是咱们中国人心里头一道永远忘不掉的伤疤,是深深的痛苦和耻辱。虽说这事儿已经过了87年,可时间的流逝根本没法抚平那20世纪30年代,日本鬼子犯下的滔天罪行。那场血腥的大屠杀,真的是太惨了。

现在到了12月13日,大家还是会主动且心情沉重地纪念那些在那次大屠杀中失去生命的先辈们和同胞们。

过去的事儿没法回头,但真挺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

中华儿女,历来都是勇敢好战的民族,他们把守护家园、维护公正的事儿,看得比啥都重。保卫国家,对他们来说,比自己的命还金贵。

千百年来,这片大地上孕育的英雄豪杰们在战场上奋勇拼杀,凭借他们崇尚勇武的信念,震惊了全球。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勇于开拓、为了家国大义连生死都不放在眼里的气魄。

不说那些深奥的东西,1937年的南京,真的是有另外一番感受。

那时候,那些我们瞧不起的日本侵略者,攻陷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民国首都南京,那是一座有着六朝古都之称的城市。

那场大战结束后,城里被抓住的国军士兵加起来有十多万人。

十万大军,那可不是小数目,搁古代,足以撼动一个王朝的根基。可在南京那会儿,这浩浩荡荡十万人,城一破,竟直接投降不打了,结果全成了日本鬼子刀下的冤魂。

那为啥这些带着枪、人数众多的国军俘虏,在被抓住以后就是不闹腾反抗呢?

那时候,被抓的国军人数比进城的日军多了去了。要是他们铁了心要保卫国家,豁出去跟日军拼个你死我活,那场面,绝对能给日军来个狠的,就像德军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遭的那样。

但为啥大家都没站出来说个不字呢?

这个事儿吧,那时候谁都不知道真相是啥,过了好多好多年,才有个以前打过中国的日本老兵,根据自己当年经历过的事儿,给说了出来。

就是他,揭晓了当年为啥十万国军俘虏没反抗的真相。这家伙是个侵华日军,叫田中英次郎,原来在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36联队当兵。

1937年12月9号那天,田中英次郎带着的日军第36步兵联队接到命令,跑到南京边上的光华门防线那儿,开始对光华门发起猛烈攻打。

不过,因为守城的国军拼死抵抗,异常坚韧,日军在光华门足足打了四天恶仗,花了老大的劲儿,还是没能拿下南京城的防线。

田中英次郎在战斗结束后,在他的战斗笔记里简要描述了那场战斗的激烈情况。

下面这段是田中英次郎在战斗的第11天写的日记内容。他写道,那天的情况是这样的。

上海战斗落幕之后,帝国军在南京又撞上了中国军队的硬骨头,他们那股子死活不退、决不屈服的劲儿,真是让人吃惊不小。

11号那天打仗,帝国军冲了三次都没冲进去,一百多个士兵死在城门口,里头还有我老乡内山君。敌军虽然武器不多,但把帝国军打得伤亡惨重。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田中英次郎的好多老乡和战友都牺牲了。就是因为这个,田中英次郎跟其他日本兵一样,变得像个不要命的杀人狂。

日军攻进南京城后,立马就开始对城里头的老百姓动手,男的、女的、老的、小的,一个都不放过,进行了残忍的大屠杀。

田中英次郎在他的日记里写到,13号那天,他们一进南京城,滨田队长就没管他们,任由他们乱杀一气,抢东西,还放火。

田中英次郎的日记里,他自己写了杀过七名中国人,还强奸了两名中国妇女,这些都是他干的坏事。

以下内容是田中英次郎在日记里写下的南京城被攻破后的凄凉景象。田中英次郎的日记里记录了这么一段,说的是南京城被攻陷后的悲惨情况。

进城以后,士兵们一下子就乱了套,满城都是死去的中国人。

有个男的头被砍掉,挂在树枝上晃荡,女的呢,衣服都被扒光了,尸体就随便丢在街道和院子里,也没人管。那血腥味,说真的,就连我们这些在战场上见过大风大浪的士兵,都觉得太过分了,心里头直犯恶心。

不过,田中英次郎最搞不明白的是,为啥会有场专门对付中国军队的残忍杀戮。

田中英次郎晚年回忆说,记得在12月19号那天,他和长官滨田,还有另外五个日本兵,被派去押着三百多个已经投降的中国士兵,走到江边进行残忍杀害。

行进途中,田中英次郎和他的伙伴们心里直打鼓,他们发现对面的中国士兵,不论是个头还是人数,都比他们多出一大截,让人心里很没底。

尽管他们手上有武器,可要是那些被抓住的中国军队开始反击,那倒霉的肯定是他们。

可田中英次郎压根儿没想到的是,整个押送过程居然拖了三十多分钟。那三百多名中国军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反抗,而是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配合着。相反,是那几个押送的日军,一路上心里直打鼓,吓得不行。

这事儿,田中英次郎真是搞不明白。

中国军队在抵抗时跟被俘后,那表现简直天差地别。

城还没被攻下那会儿,中国军队在日军看来就像是一群不要命的狠狼,死咬不放。但城一旦被攻破,中国军队在日军眼里立马变成了温顺的绵羊,安静得让日军自己都愣住了。

那时候,田中英次郎心里头真是纳闷极了,他还在日记里头对中国军队一通挖苦:“你说这中国人,咋就这么古怪,还显得那么不行呢?咱们就那么几个人,他们好几百号人,愣是不敢动。要是他们真豁出去了,那完蛋的肯定是咱们。可这就跟狼和羊似的,那些怕死鬼偏偏就选了做羊的那条路。”

在田中的看法中,那会儿的中国军人简直懦弱得不行,根本没法跟他们这些勇猛好战的日本军人相提并论。但过了好多年后,田中英次郎却对自己当年的说法感到特别惭愧。

南京战斗结束后,田中英次郎接着参与了徐州的大仗,结果在一次交锋里腿部受了伤,没办法只能提前回家治疗去了。

到了1945年那会儿,日本打仗打得挺艰难,田中英次郎又被叫去当兵了,他直接就到了中国的东北那边。

那时候,日军在战场上的情况突然变得糟糕透顶,没多长时间,好几十万的日本关东军就成了苏军的手下败将,被俘虏了起来,就连田中英次郎也在战场上被苏军给抓了。

田中英次郎和其他被抓的日本兵,被苏军一块儿赶上了开往西伯利亚的火车。

在那个地方,田中英次郎经历了苏军前所未有的严酷对待。

另外,有次砍树的任务,三个苏联士兵被派去看着三百多个日本兵干活。

那次,田中英次郎觉得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逃跑好时机。他琢磨着,要是能除掉那三个苏军士兵,他和同伴们或许就能从苏军的战俘营里逃出去。

田中英次郎压根没想到,碰到三个苏军时,那三百多名日军竟然跟以前的国军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不管他怎么加油打气,日军就是提不起半点反抗的念头。

瞧着伙伴们接二连三地倒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田中英次郎心里彻底没了盼头。

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懂了,为啥当年南京的中国军队没反抗。

田中英次郎晚年接受访问时说起往事:“那时候,我们本来有机会逃跑的。但奇怪的是,看到敌人人数比我们少很多,大家心里却没了斗志,丢掉了军人应有的那份勇敢。”

那事儿真的让田中英次郎感到特别丢脸。他之前总以为,那些日本军人多么了不起,结果一看,他们跟当年在南京被抓住的中国军队比起来,也没强多少,甚至可以说还不如呢。

有个当兵的,要是没了信仰和胆量,那就跟死人没啥两样了。大伙儿心里都清楚,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个道理谁都懂。虽说知道要是不反抗,下场可能会很惨,但大家还是琢磨着,只要咱不反抗,敌人说不定会对咱们好点。

所以,事情才会演变成悲剧。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大声疾呼,别再抱有幻想,得准备迎战。等战斗真的打响,千万别指望敌人会心慈手软。你得做的,就是把所有人团结起来,跟敌人拼到底。

0 阅读:37
郊布城墙

郊布城墙

大家好 我是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