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思想之异同,透过儒学现象略谈武学之演变

张安邦 2022-10-17 21:19:04

安邦一介武夫,读到二程思想时,突然感觉,万物一理。

儒学与武学发展之规律,又何其相似?!

二程的分水岭,看似学术上的分歧,实际上是殊途同归,都是一个山顶,只是走的路径不同罢了。

年初朋友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读就是三遍。欲罢不能,紧接着就开始啃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这两天也读到第十二章:张横渠及二程。

“理在天下只有一个理,故推之四海而准”——

这是《二程遗书》中的话,书中没有表明谁说的,冯友兰先生也没明写。但是安邦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伊川先生的观点。

这句话和“天下武术是一家”何其相似,都是表达了一个观点,练至最高境界肯定是一样的,只是修行的法门各有各的不同而已。

天下只有一个理,那就是天理了。先生也是“天理”一词最早提出者,后被朱熹朱子扩而展之,推演完善,这属于程朱理学的脉络了。

明道先生说:万物皆有理......各循其理。

如果伊川先生讲共性,明道先生就是讲个性了,明道先生的理论被后学陆九渊、王阳明,发展为“心学”一派,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

二程学说,一体两面,一木多枝,二人朝夕切磋,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邦觉得兄弟二人不分你我,有分别心的是后人,后人的私心或私欲让兄弟二人分了家。

《二程遗书》中卷十八页十二有云: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同样书中没有注明这句话出自谁口。

二人的思想有辩论,有融合;有会心一笑,也有面红耳赤。

二人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水般,流变至今,两位先生在世时,是他们的理解。今天,也有掺杂我们的理解。

也许两人都说过同样的话,后来境界又有提升,推翻昨日之我,这完全有可能。但是后人将两人新旧学说一并收入,又没有注明每一个说法产生的时间先后,或学术背景,这就苦了我们,也给我们读来增添 了乐趣,毕竟,不懂的才好玩,向往神秘,本来就是人类的共性之一。

二程的分歧,让我想到李小龙1973年之后,截拳道有两个研修方向,一个是以黄锦铭师傅为主的原本一脉;一个是以伊鲁山度、斯帝罗为核心开创的概念一脉。

原本与概念,同根同源,同气连枝,一个树上的两个果子罢了。

只不过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上也没有两只一样的果子,果子是长的不一样,但是吃到嘴里,又有多少区别?这就是吃的人口味、心境了,也就是各位的分别心,也就是个性了。

底下门人弟子争得不可开交,安邦以为:与学术无关,与利益相连!大家争的不可开交,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是同气连枝。武侠小说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这里我就不展开了,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

很多武术拳种的传承都有类似的,师父一个教法,徒弟不同练法,仅此而已!

如果你问那个更好?

我只能说所有的弯路,都是必经之路,弯路就是直路,这也是儒学受到道、释影响的结果,所以我的回答,也打了禅机,就问你服不服了。

如何正确按二程思想处世修身,我觉得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中也给出了答案——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活一天就尽一天人事,但是也能接受无常,人没了,就没了呗。

这次聊的其实还是武学的事,透过武学以外的道理来解释武学,此为类比,也是安邦格物惯用的手段之一,只是辛苦各位看官了。

关注张安邦,一起聊聊武林中的事!

欢迎大家常来张安邦武馆喝茶

0 阅读:11

张安邦

简介:记录一位教拳师父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