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两个手握重兵却始终不出兵的军阀,分别是谁?

壹点料得 2024-12-09 09:39:12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许多地方军阀放下个人恩怨,投入抗日洪流。然而,有两位手握重兵的军阀,却在这场全民抗战中选择按兵不动。他们是被称为“西康王”的刘文辉和“新疆王”的盛世才。这两人的“不作为”不仅与其他军阀的爱国行动形成鲜明对比,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西康王”刘文辉:守地盘还是抗日?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烽火岁月里,刘文辉,这位四川军阀却选择按兵不动,引发了后人无尽的争议。刘文辉的抗战态度,不仅折射出当时地方军阀“各自为政”的局限,也揭示了个人利益与民族大义之间的复杂矛盾。

刘文辉,早年出身四川绵阳望族,因家境优越得以进入军校学习,并在辛亥革命后投身军旅,逐步在四川崛起。他与堂兄刘湘因地盘和权力争夺激烈,两人势同水火,均想成为四川的最高主宰者。

1930年,经过多年明争暗斗,刘文辉在四川军阀混战中失败,被迫退守西康(今四川西部地区)。西康地势偏远,自然条件恶劣,但却是刘文辉的最后堡垒。他利用这里险要的地形和有限的资源,苦心经营出了一片“独立王国”,并自封为“西康王”。尽管地盘不大,但他手中仍握有10万余兵力,成为西南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国共双方达成合作,地方军阀也纷纷表态支持抗战。然而,刘文辉却始终采取“观望”态度,迟迟不愿出兵抗日。

表面上,刘文辉并未直接拒绝中央的抗日号召。他以各种方式表示支持,例如象征性地捐出一些物资,甚至派人到重庆参加会议,但实质上,他始终按兵不动,未曾将自己手中的西康部队派往抗日前线。他的这一举动,在全国同仇敌忾的大环境下显得极为另类,也遭到外界的强烈批评。

1939年,国民政府再次发出动员令,希望刘文辉派兵支援云南、贵州的抗日防线。然而,刘文辉依旧以各种借口推诿。面对外界的批评,他公开宣称:“在西康守土有责,已经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这番言辞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反感,许多人指责他借守土之名行自保之实,毫无抗战决心。

刘文辉的按兵不动,与四川其他军阀的积极抗战形成鲜明对比。以刘湘为代表的川军,虽装备落后,但在淞沪会战等重大抗战中表现英勇,为抗日大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刘湘在淞沪战场上更是亲自指挥,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成为抗战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相比之下,刘文辉的自保行为不仅显得消极,更让人对他的忠诚与担当产生质疑。

“新疆王”盛世才:权谋至上,抗日靠边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年代,盛世才,这位手握重兵、控制新疆的军阀,却始终选择按兵不动。他不仅未在抗战中贡献力量,反而利用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和手中军权,频繁游走于苏联、国民党和中共之间,以谋取个人利益。盛世才的行为,不仅暴露了他的投机本性,也让他成为抗战时期地方军阀“明哲保身”的典型代表。

盛世才出身于山东省一个贫寒家庭,早年考入保定军校,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此后,他在北洋军阀的队伍中崭露头角,并逐步晋升为一名青年将领。然而,随着北洋军阀的衰落,盛世才选择投奔当时主政新疆的金树仁,担任新疆省防部参谋长。

1933年,新疆陷入混乱,金树仁被迫辞职。盛世才趁机掌控大局,通过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手段成功夺权,成为新疆的实际统治者。他自称“新疆王”,以铁腕手段镇压地方叛乱、整肃异己,并提出“六大政策”,包括亲苏、平民、民族、清廉、文化和建设,试图塑造自己开明统治者的形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抗日热潮,各路军阀纷纷派兵支援。然而,盛世才却始终按兵不动,成为抗战中最引人争议的地方势力之一。

盛世才手握超过20万装备精良的军队,这些部队因苏联的支持而拥有相对现代化的武器和训练。他完全有能力将一部分兵力调往抗日前线,为国家抗战大局贡献力量。然而,他却始终以各种借口推脱,不愿出兵抗日。

表面上,盛世才宣称新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难以向中原地区调兵参战。他还表示新疆局势复杂,外有苏联、日本等列强觊觎,内有叛乱隐患,必须集中力量维持新疆稳定。

实际上,这些理由不过是盛世才为自己不作为寻找的借口。真正的原因在于,盛世才担心将军队调离新疆后,会削弱自己对这片地区的控制力。他对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心存戒备,担忧自己的地盘可能因此被国民党趁机夺取。

盛世才统治新疆期间,与苏联保持了高度密切的关系。他一方面利用苏联的军事援助增强自身实力,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奉行亲苏政策,甚至允许苏联在新疆开设领事馆,建立经济和军事据点。

在抗日战争初期,盛世才并未对日本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抵抗措施,反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巩固与苏联的关系上。他希望通过亲苏获得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支持,以维护自己对新疆的绝对统治。

这种依赖外力的策略虽短期内增强了他的地位,却让新疆逐渐被外部势力渗透。尤其是苏联在新疆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当地的经济和军事资源。这种局面,不仅削弱了新疆对抗日战场的支持能力,也让盛世才的“明哲保身”行为备受批评。

盛世才在抗战期间的表现,还体现出他投机取巧、善于利用时局的权谋性格。他并未完全倒向苏联,而是同时与国民党和中共保持一定的联系,以此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国共合作期间,盛世才曾公开表示支持抗战,并允许中共派驻代表团进入新疆开展抗日宣传工作。然而,这种表态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而非真正的抗战行动。他对中共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利用中共的宣传力量为自己塑造抗日形象,另一方面又在背后监视、排挤甚至打压中共活动。

抗战后期,当苏联对新疆的控制力度减弱时,盛世才迅速调整策略,转而与蒋介石拉近关系。他一面向国民政府献上忠诚,一面要求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然而,他的这种投机行为,并未赢得蒋介石的信任,反而引发了国民党的高度警惕。

盛世才按兵不动的行为,不仅让他在抗战期间备受指责,也对新疆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首先,他的亲苏政策导致苏联在新疆的渗透加剧,使得当地经济逐渐受制于外部势力。其次,他在抗战期间对抗日战场的冷漠态度,严重削弱了新疆在全国范围内的形象。最后,他的投机行为让他在国共两党中都失去了信誉,成为一个四面受敌的孤立人物。

抗战胜利后,盛世才的政治命运迅速走向低谷。1944年,蒋介石派中央军进驻新疆,将盛世才调往重庆担任闲职,彻底剥夺了他的军政大权。失去地盘和军权的盛世才,从此沦为历史舞台的边缘人物。

晚年的盛世才一度试图东山再起,但始终未能如愿。他曾在回忆录中为自己辩解,称抗战时期的按兵不动是“守土有责”的无奈选择。然而,这种辩解显然难以让人信服。他的“不作为”,不仅让新疆未能对抗战大局产生贡献,也让他成为抗战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负面典型。

对比与启示:不同军阀的抉择

在刘文辉按兵不动的同时,四川的另一位军阀刘湘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大义”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作为刘文辉的竞争对手,刘湘曾长期与其争夺“四川王”的地位,最终在1935年四川军阀混战中胜出,成为四川省主席。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刘湘毅然将自己的部队投向前线。他深知川军装备落后、战斗力有限,但依然毫不犹豫地响应中央号召,将四川几十万大军投入抗战。他亲自指挥部队参加淞沪会战,这场战役是抗战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是中国军队对日军的一次正面抗击。

在淞沪战场上,川军装备简陋,仅能依靠大刀和土枪与日军现代化的机械化部队作战。刘湘指挥的部队付出了惨重代价,却展现了川军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在一场巷战中,一名川军士兵抱着炸药包冲向日军坦克,用生命换取了战斗的胜利,这样的故事在战场上层出不穷。

刘湘本人也因积劳成疾,在抗战初期病逝。他的英勇抗战行动被后人铭记,与刘文辉的按兵不动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盛世才的“明哲保身”不同,广西军阀李宗仁则是抗战中的一面旗帜。李宗仁手握桂系军队,长期经营广西,为地方军阀中的佼佼者。抗战爆发后,他迅速整合力量,与国民政府合作,主动投入抗战。

李宗仁在抗战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这场战斗被誉为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一次重大胜利。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不仅歼灭了大量日军,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李宗仁在战争中的决策果断且战术灵活,他注重发挥地方军队的优势,利用地形和群众支持,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他所率领的桂系部队多次与日军鏖战,用鲜血和生命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相比之下,盛世才尽管手握重兵,却始终按兵不动,未能对抗战大局发挥任何作用。

刘文辉与盛世才虽然都手握重兵,但在抗战中采取了完全不同于刘湘、李宗仁的态度。他们一个以守土有责为借口,一个以新疆局势复杂为理由,均选择按兵不动。这种“不作为”不仅削弱了全国抗战的力量,也让他们在后世留下了负面的历史评价。

1. 私心作祟:缺乏国家意识刘文辉选择按兵不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地盘和权力的迷恋。他将西康视为自己最后的生存空间,担心出兵后蒋介石会趁机削弱他的势力。盛世才则更为明显,他一方面担忧苏联对新疆的控制力,另一方面对蒋介石抱有强烈戒备心理。他们的行为充分暴露出地方军阀的短视与私心。

2. 政治投机:对大局冷漠盛世才的“投机”更为明显。他在国民党、苏联和中共之间反复摇摆,始终以个人利益为优先。这种权谋式的行为,使他在抗战期间无法明确站队,更不愿冒险投入抗战。而刘文辉则通过象征性地捐献物资来伪装支持抗战,实际上却始终避免真正承担责任。

在抗战后期,刘湘、李宗仁等积极抗战的军阀,因其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刘湘虽英年早逝,但其抗日行动为后人传颂。李宗仁则在战后成为国民政府的副总统,其卓越的抗战表现为他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而刘文辉和盛世才的命运则截然不同。刘文辉在抗战后虽因和平解放西康而被部分肯定,但其抗战初期的按兵不动仍被视为污点。盛世才则因多次投机失败,被蒋介石调离新疆,晚年凄凉落魄。他们的结局,正是“私心与投机”的代价。

抗日战争不仅是一场民族解放的战争,也是对地方军阀的一次重大考验。在国家存亡之际,那些放下私心、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军阀,赢得了历史的尊重;而那些按兵不动、明哲保身的投机者,则成为反面典型。

历史的反思与警示

刘文辉与盛世才的“不作为”背后,折射出的是军阀割据对国家整体抗战能力的深远影响。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虽然兵力庞大,但大部分由地方军阀控制。中央政府对这些军阀的指挥力有限,导致部分军阀在抗战中表现消极甚至按兵不动。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当时尚未完成国家的高度统一,地方势力的存在让抗战资源难以实现统一调配。军阀们普遍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极大削弱了抗战的整体力量。

刘文辉和盛世才的最终命运,是对短视与自私者的一次历史警示。刘文辉因“不作为”而被后人批评,其抗战时期的行为始终成为他一生的污点;盛世才因频繁投机而众叛亲离,最终沦为一名失败的政治人物。

这两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民族危机的时刻,任何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大义之上的行为,都会被历史所淘汰。抗战是一个检验人心的试金石,那些敢于牺牲和担当的人,成为了民族的英雄;而那些自私自利、不思进取的人,则被历史所遗忘或唾弃。

抗战中的军阀问题,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教训。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开始逐步消灭地方军阀,实现国家的高度统一。正是这种统一,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民族大义的永恒价值

刘文辉和盛世才在抗战中的选择,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段反面教材。他们的“不作为”,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大义的重要性。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只有将个人利益融入民族利益,才能真正赢得历史的认可。

他们的命运,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个警钟,警示后人:短视与私利或许能换取一时的安稳,却注定无法逃脱历史的审判。在大是大非面前,民族大义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也是每一代人都必须坚守的信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1

壹点料得

简介:分享历史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