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此人本可比肩曾国藩,因为自己想当皇帝,三姓农奴反复无常连续倒戈,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村人说史实 2019-06-23 23:08:07

晚清咸丰元年,地处南方的广西边陲起来一伙农民,手操棍棒铲钗,在洪秀全等人的领导下,挥师北上,只用短短了一、二年时间,出广西、入湖南、破湖北,攻克华中重镇武汉,继尔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占领六朝古都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军队数量就达百万之众。

此时统治200多年的清廷,养有数百万绿营兵、八旗兵,这些曾经号称满清铁骑,却在这帮农民的凌厉攻势下,“文武弃城远避,兵勇闻风先散”,每场战斗都一败涂地,甚至创造了太平军七个人打败二千多人的奇迹。

满清统治者指望丝毫没有战斗力的八旗子弟是不可能的了,眼看大厦将倾,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鱼死网破,于是,紧急动员全国各地自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其实,这实在无奈之举,谁愿意全国各地的官僚都自家养军队,但没有办法,能抵挡一阵是一阵,总不能让这些反贼长驱直入很快打进紫禁城。

此时,自办团练最成功的有二人,一名是湖南湘乡二品文官的工部左侍郎曾国藩,他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找了个地方进行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 ,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终于建起了一支5000人的军队,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湘军。

另一名是安徽凤台的苗沛霖,考中秀才成了名生员,时逢天下大乱,于是也办起了团练,并从当年同乡朱元璋那“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治方略中得到启示。也依样画瓢提出“高筑寨,广积粮,先灭贼,后称王”的政治策略。你还别说,他这一招真有效,苗沛霖的势力迅速膨胀,成拥众十余万的地方势力,被清朝封了个二品大员,初步具备了和当年曾国藩相似的机遇和条件。

不过,曾国藩提倡忠君卫道、以儒家学说治军,即使湘军这种编制之外的武装,清政府允许成立完全是为了对抗太平军的需要,至于军饷和人员,对不起,朝廷没有,自己筹措。这还不算,湘军成立之初,各级地方官还处处掣肘,一点面子也不给。即便这样,曾国藩还是将湘军发扬光大,并在此基础上允许他的学生李鸿章成立清朝第二个地方武装---淮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过十余年的较量,太平天国终于在湘淮军队的配合下宣告失败,而曾国藩也因此成为清王朝的救世英雄。

然而,这苗沛霖就恰恰相反,他有了自己的势力,便忘乎所以了,他觉得羽翼丰满,苗沛霖不再满足于团练练总的权势,要学同乡朱元璋。当他见到太平天国如火如荼,捻军起义遍地开花,大清政府捉襟见肘,八旗绿营顾此失彼,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帝率群臣妃嫔奔逃热河,还强撑面子美其名曰“秋狩木兰”时,这苗沛霖私下里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忙不迭地自树大旗与大清分庭抗礼,建立天顺王国,当起了“河北天顺王”,想割据一方。

同时,借口寿州擅杀案,他与太平军,捻军联合进攻寿,举抗清大旗,被洪秀全封为奏王,战无不胜,高奏凯歌之意。但不久之后,又觉得清朝气数没有尽,自己难以抵御清军,于是赶紧投降。因安徽巡抚翁同书上奏开脱,朝廷仅将其交部议处,责令“带团立功”,并没有深究他叛降捻军太平军的罪责。

到了第二年,这苗沛霖再次联合太平军,捻军进攻颍州府(安徽阜阳)。3月,清军云集颍州,苗沛霖见义军势单难敌,再次倒戈降清,联合清军大败天捻联军于颍州,并将张乐行围于颍上。张乐行拼死突围退走雉河集。为弥补围歼张乐行不力的闪失,苗沛霖设计诱捕太平天囯英王陈玉成,献给钦差胜保以求自保。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运动被扼杀,苗沛霖日感末日临近,走投无路的他只能举兵反清。然其失败已是注定,助敌灭友无异于强敌削己,友军不存之时,敌人还是敌人,却因为保存了应耗的实力,而变得强大许多。不久苗沛霖的“苗家军”被朝廷所派的“北方战区总司令”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大军所败,苗沛霖被自己的手下杀死,自此横行皖北多年的“苗家军”瞬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成为了历史。

苗沛霖心比天高,目比寸短,三次反清,两次变节,反复无常,不自量力,想当皇帝,史学者称为“晚清最无原则立场的军阀。”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怒斥苗沛霖: “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此言竟成谶语。一年半后,走投无路的苗沛霖被迫反清,最终落得战死蒙城城下,丧命乱军之中的下场。

而与他同时代,而又同样干团练起家的曾国藩,却成了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苗沛霖、曾国藩两人的结局殊异,令无数后人感叹不已,嘘唏不已。

0 阅读:1
村人说史实

村人说史实

讲叙发生在各地的名人史实,介绍那些过去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