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广州白云站,客运量能达到现在的广州南站规模吗?

交通热知识 2025-03-30 21:08:42

目前广州已经建成了多个高铁站,包括超级无敌的广州南站,还有潜力巨大的广州白云站,除此还有广州站、广州东站也计划近期开展改扩建,还有广州南沙站规划新建。

广州高铁枢纽

经过紧张建设,广州白云站于 2023 年 12 月 26 日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广州铁路枢纽 “五主四辅” 核心客站之一,其总建筑面积达 45.3 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 11 台 24 线(含高铁场 5 台 12 线、普速场 5 台 10 线及城际场 1 台 2 线),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综合枢纽之一。

车站采用 “云山珠水、盛世花开” 设计理念,融入岭南文化元素,配备智能机器人施工技术及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高效运维。

广州白云站

开通后,白云站客运量快速增长。2024 年春运期间发送旅客 133 万人次,日均 4 万人次;2025 年春运预计发送 157.5 万人次,同比增长 46.4%,节前日均 7 万人次,最高峰日达 10 万人次。运营初期每日开行列车仅 10 列,2024 年 1 月调图后增至 104 列,2025 年春运期间日均开行超 70 列,高峰日达 74 列,涵盖京广高铁、广深城际及普速列车。目前已接入地铁 8 号线,未来将衔接 6 条地铁线,形成 “平层对接、无缝换乘” 的 TOD 模式。

作为广州站、东站普速列车的承接站,白云站通过分流传统枢纽压力,逐步释放广州中心城区高铁运力,远期还将引入广湛高铁等线路,预计 2030 年旅客发送量达 4300 万人次。其智能管理系统与立体交通网络,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效便捷的客运新枢纽。

广州白云站

未来的广州白云站在客运量上能否达到当前广州南站的规模,需结合其规划定位、运力提升及实际运营数据综合分析。

目前,广州南站作为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铁路枢纽,2024 年到发旅客总量达 1.76 亿人次,日均到发近 47 万人次,单日最高发送量超 1932 万人次(2024 年暑期数据)。

而广州白云站自 2023 年底投运以来,客运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2024 年春运期间,白云站预计发送旅客 100 万人次,日均 4 万人次;2025 年春运发送量增至 157.5 万人次,节前日均 7 万人次,最高峰日达 10 万人次,单日到发量创 11 万人次纪录。

从规划定位看,白云站是广州铁路枢纽 “五主四辅” 的核心客站之一,设计旅客发送量至 2030 年约 4300 万人次,远期规划引入京广高铁、广湛高铁等线路,并配套 6 条地铁线,定位为以普铁为主、高铁及城际为辅的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白云站

当前,白云站通过承接广州站、广州东站的普速列车及部分高铁运能,逐步分流南站压力。例如,2024 年暑期,南站仍以 1932 万人次居首,但白云站已开始分担部分运力。

运力方面,白云站初期每日开行列车仅 10 列左右,2024 年 1 月调图后增至 104 列,涵盖京广高铁、广深城际及普速列车。

2025 年春运期间,其日均开行列车超 70 列,高峰日达 74 列。此外,白云站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和 TOD 模式提升效率,如利用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优化运营,结合地铁、公交等接驳设施,增强客流吸引力。

广州未来的多个高铁站联动

然而,对比广州南站当前日均 47 万人次的规模,白云站短期内仍有较大差距。但从增长趋势看,其 2025 年春运发送量同比 2024 年增长 46.4%,显示潜力。

若未来进一步承接广州站、东站的高铁改造任务,叠加广汕汕高铁等新线路开通,白云站客运量有望持续攀升。

不过,广州南站作为华南高铁枢纽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两站将形成差异化分工:广州南站侧重高铁干线,白云站则承担普速与部分高铁功能,共同支撑广州铁路枢纽的整体效能。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0 阅读:1
交通热知识

交通热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