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焊接工人到焊接大师,他凭借着一双平凡人的手眼,一步步走向焊接领域金字塔的顶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焊接一线,他就是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融熔焊工特级技师高凤林。由北京市委组织部指导并策划,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本周三(10月6日)22:02,将走近为火箭焊“心脏”的特种融熔焊工特级技师——高凤林。
无惧险情,在火箭“心脏”焊接之路坚守40年
中国的火箭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重大跨越。而这一跨越,离不开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同样也离不开身居一线的大国工匠。高凤林正是这样一个人,作为焊接火箭发动机的特级技师,他为我国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航天工程的顺利实施,贡献了高超的焊接技艺。为了确保火箭顺利升空,他曾在空气稀薄的真空退火炉内完成焊接任务,也曾昼夜奋战一个多月,解决了亚洲最大全箭振动试验塔振动大梁焊接难题。
目前,高凤林正在参与新一代长征五号火箭的发动机喷管的焊接任务。这种喷管由数百根空心管线编织而成,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这项工作,不仅要保障功能性的使用,更要达到航天器械“轻”的标准。高凤林表示:“航天运载器械每减轻1公斤就是它相当于节省十万美金。”为了保证每条狭窄而漫长的焊缝在技术指标上的连贯无暇,高凤林的整个操作过程都必须发力精准、心平手稳,高凤林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着几十年的功夫。
从焊接工人到焊接大师,高凤林花了长达40多年的时间。而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最艰难、也是最危险的一次挑战,发生在2007年10月。当时正逢长征五号火箭国家立项,就在立项前夕,火箭发动机内壁突发泄露,且排险排故的风险极大,十米之外就是随时可能被引爆的氢罐。高凤林登上试验台,到达故障点才发现,情况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由于发动机压缩口非常小,手臂进去就只能留条缝,基本上看不到熔池,几乎是在进行盲焊。在这样极端苛刻的条件下,高凤林只能凭借着经验将漏点补上,经过四五轮的艰难排故,故障点终于被排除。
这次艰难的排故过程,高凤林险些搭上了自己前半生的荣誉,即便如今回想起来也依然心有余悸。但也正是在这次排故之后,高凤林的盲焊技惊四座、名声远播。此后,航天焊接领域每当遇到疑难杂症时,人们总能想起高师傅。
凭借着炉火纯青的焊接技艺,高凤林攻克了200多项航天焊接难题。也因此,高凤林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坚守匠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者与传递者
2021年的中秋节,是新一代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交付前的关键时刻。就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高凤林却突然得知,两天前焊接的一个关键部件被质检部门判定为未熔合。未熔合是焊接领域的大忌,产品不合格返厂重焊是小事,但耽误了航天发射的进程就是不敢想象的大事。好在经过高凤林的反复验证,这次的未熔合被确认为误判。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高凤林始终相信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出好活儿。
高凤林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源于母亲的言传身教;而他最初对于航天事业的憧憬,也是母亲带给他的。1970年,7岁半的高凤林被母亲拉到大街上看国家发射的卫星,当他询问母亲关于卫星的相关知识时,母亲摸着他头说:“你快快长吧,长大就知道了。”于是,高凤林带着这份对未知的探索欲,在初中毕业后直接报考了第七机械工业部211厂技工学校。参加工作后,他又通过自主学习,先后考入首都联合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深厚的理论基础加上丰富的实战经验,让高凤林一步步走向了焊接领域金字塔的顶端。
高凤林见证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也看到过神舟十二号飞船着陆,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如今,高凤林正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匠心传递者,他利用焊接工作的间隙为徒弟们进行培训,希望能为中国航天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
“事业为天,技能是地。”这不仅是对高凤林职业生涯最好的诠释,也是大国工匠精神的匠心传承。本周三22:02,北京卫视《为你喝彩》带您走近为火箭焊“心脏”的特种融熔焊工特级技师——高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