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尔哈赤一共有四个弟弟:
穆尔哈齐,是宣皇帝塔克世的妾室李佳氏所生,在努尔哈赤创业之初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在战场上受伤病痛而无法再继续杀敌立功;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在赫图阿拉城自己的家中去世,终年60岁;顺治帝将其追封为多罗贝勒。
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同母弟,也是同努尔哈赤从小便相依为命的弟弟;在努尔哈赤建功立业的过程中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左膀右臂,在建州女真的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只可惜在努尔哈赤加强汗权的过程中被幽禁而死,不过努尔哈赤并没有因此而牵连弟弟的子孙后代。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便是舒尔哈齐的次子,满清初期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和硕郑亲王爵位,便是始于舒尔哈齐的第六子济尔哈朗。
雅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同母弟,顺治十年时,被追封为多罗通达郡王;
巴雅喇,是努尔哈赤的继母哈达纳喇氏所生,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巴雅喇的一生,说明了太祖皇帝是一个十分宽容大度的人,不愧为大清的太祖皇帝。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让努尔哈赤能够不计前嫌仍旧重用的异母弟,在后金时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子孙后代又如何了呢?
其生母为哈达部贝勒王台的养女在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年仅10岁、其弟舒尔哈齐年仅5岁时,其生母宣皇后喜塔腊.额穆齐病逝。原本失去生母对于尚且年幼的努尔哈赤来说已经是一件十分伤心的事情,然而其父塔克世所娶的继妻哈达纳喇氏,给努尔哈赤兄弟三人带来的不幸,却远远胜过失去生母。
哈达纳喇氏十分刻薄,不仅不给努尔哈赤兄弟三人好脸色,而且将努尔哈赤兄弟视为眼中钉,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对努尔哈赤兄弟指责。而父亲塔克世不仅不维护努尔哈赤兄弟,甚至会将努尔哈赤同继母之间发生的不睦,都归咎在无辜的努尔哈赤兄弟身上,不仅会对努尔哈赤兄弟责骂,甚至会责罚。
自生母去世后,对于努尔哈赤来说,便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了。
努尔哈赤的生母额穆齐是都督王杲的女儿,王杲在嘉靖年间的时候便已经被授予建州左卫指挥使,在隆庆末年的时候被擢升为都督,大有统一整个建州女真的趋势。
在额穆齐去世的时候,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尚且在世,但为何不出面维护外孙呢?
在此便不得不提努尔哈赤继母的出身了:
哈达纳喇氏与哈达部贝勒王台同族,名为“肯姐”,王台将其收为养女。而塔克世之所以会娶哈达纳喇氏也是因为看中她王台养女的身份,以此来保持两大势力的均衡。在发妻额穆齐去世后,塔克世之所以一味地迁就继妻,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
而王杲虽然心疼外孙们,但是因为与王杲之间的猜忌颇深,也实在不愿因为外孙而卷入女婿的家庭矛盾中去;其实说白了,王杲就是不愿意面对王台。
而且在额穆齐去世后,王杲同女婿塔克世、亲家觉昌安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微妙,没有了之前的和睦。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与祖父觉昌安,原本一直都跟随王杲左右,但是王杲因为称雄建州女真,而不将明廷边官放在眼里,随意扰边;努尔哈赤父祖便悬崖勒马,暗中与明朝边官忏悔自己的罪过。
之后努尔哈赤的父祖便多次帮助明廷,来抓那些扰边的的女真人,尤其是与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的来往十分密切。对此王杲又怎么会没有察觉呢?自然跟努尔哈赤的父祖貌合神离、互相猜忌,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王杲而言,三位外孙自然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而对于努尔哈赤兄弟三人来说,因为年纪小自然不懂这些事情。
努尔哈赤便带着弟弟前往外祖父家,虽然即寄人篱下,但总算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
但是1574年,努尔哈赤16岁的时候,祖父王杲被李成梁所杀,努尔哈赤与弟弟舒尔哈齐也成了明军的俘虏。因努尔哈赤每次征战都冲锋在前,作战十分勇猛,而得到了李成梁的器重,李成梁便将努尔哈赤收为养子,来做自己的亲丁。
虽然努尔哈赤得到了李成梁的器重,但是努尔哈赤对李成梁对女真人的残忍是不能忍受的。
便寻了一个机会带着弟弟逃走了,原本打算回到家中,但是看到继母哈达纳喇氏的冷漠的样子,努尔哈赤再次离家出走,与弟弟舒尔哈齐等人一起进山采集山货来赚钱。
在努尔哈赤19岁的时候,与父亲分家;因为父亲塔克世偏向继母哈达纳喇氏与继母所生的儿子巴雅喇,努尔哈赤虽为家中嫡长子,但是仅分到了很少的家产。
可以说,从努尔哈赤失去生母开始,努尔哈赤兄弟便一直过得很不顺遂;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其继母哈达纳喇氏。
可想而知,努尔哈赤对继母有多失望、痛恨。
然而努尔哈赤起兵后,却并没有因为继母的缘故而将异母弟巴雅喇拒之门外。
反而给了巴雅喇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得不承认:努尔哈赤能够成就大业,其胸襟宽广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被追封为贝勒当然努尔哈赤能够对异母弟“不计前嫌”也是有缘故的,巴雅喇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异母弟,但其出生比较晚,1582年才出生;而这一年时努尔哈赤的嫡长子褚英都已经三岁(虚岁)。而巴雅喇出生的次年,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便去世了。
也正是这一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胄起义。
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初,遭到了族中大部分人的反对,他们总在想方设法要努尔哈赤的命,以此来向明廷邀功;可以说努尔哈赤起兵之初,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能够安稳活下来便已是万幸。
而随着努尔哈赤逐步统一整个建州女真,收服其他女真各部的同时,其族人也慢慢地都开始归附并且支持努尔哈赤。而在这个过程中巴雅喇也慢慢长大成人,那些堂兄弟都支持努尔哈赤,自己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虽然是异母弟)又有何理由不支持呢?
一开始,巴雅喇只是被授予台吉;
1598年,巴雅喇已经17岁,已经到了可以建功立业的年纪;便跟随兄长、大侄儿褚英一起出征,夺取寨子20座,降服了上万部众。
1607年五月,巴雅喇26岁,奉兄长之命前去征伐东海女真三部之一的渥集部,此战大获全胜,攻下了赫席赫、鄂谟以及苏鲁佛讷赫托克索三路,俘获两千部众。
这是史料中记载的,巴雅喇随征并且立下战功的两次战役。与其二哥穆尔哈齐、三哥舒尔哈齐相比,确实战功不值一提;可见巴雅喇并非一位骁勇善战之人,而且巴雅喇是兄弟五人中去世比较早的一位,天命九年病逝,终年43岁。
在巴雅喇去世后,不管是太祖努尔哈赤还是太宗皇太极都没有追封其爵位;
到了顺治十年时,顺治帝追封各位祖辈:
二叔祖穆尔哈齐,被追封为多罗诚毅勇壮贝勒;
三叔祖舒尔哈齐,被追封为和硕庄亲王;
四叔祖雅尔哈齐,被追封为多罗通达郡王;
而五叔祖,也就是巴雅喇,被追封为多罗笃义刚果贝勒。
实际上,在顺治帝追封巴雅喇为贝勒的前一年,处死或幽禁了巴雅喇的三个儿子。
这究竟是为何呢?
03巴雅喇一共生有九个儿子,其中有三子因为多尔衮而被顺治帝处死、幽禁。
其第五子锡翰,锡翰的出生年月尚且不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其在1640年的时候(崇德五年)已经长大成人,到了建功立业的年纪,被太宗皇帝任命为工部承政。
崇德六年时,皇太极亲自率兵围困锦州城,大败洪承畴的13万大军;之后又率兵逼近松山,在松山与杏山之间驻军,打算围困松山的明军。而锡翰则是奉命同内大臣多尔济一起,埋伏在高桥之下,阻断前来援助松山的明军。
在杏山的明军尚且只有1000人,因为清军的围困而粮草断绝,不得不想办法逃走。
如此一来锡翰便率领伏兵一起,大败这些想要逃走的明军,并且追击明军到了塔山,俘获甚多。随后明总兵曹变蛟率兵夜袭皇太极所在的营帐,想要除掉皇太极,锡翰同辅国公额克亲一起保护皇太极,击退了曹变蛟。
其第四子巩阿岱,1606年出生,1641年时跟随大军一起围困锦州,因为临阵退缩而被议政大臣们议罪;崇德八年时,皇太极授予巩阿岱吏部承政一职。
其次子拜音图,大约在1603年出生,天聪八年的时候(1634年)被太宗皇帝加恩,被授予三等子爵,等同开国功臣。这年六月,拜音图跟随贝勒阿济格一起迎接蒙古察哈尔部归降的部众。
天聪九年时,拜音图被授予镶黄旗都统。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登基,这年五月拜音图跟随英郡王阿济格一起攻伐明朝,先后攻克保定、安肃等地;这年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一起征伐朝鲜,率领骑兵入城,得到了很多的辎重。
崇德三年时,拜音图跟随睿亲王多尔衮一起征伐明朝,攻克了四座城池;
两年后,拜音图的弟弟巩阿岱在围困锦州时临阵退缩而被议罪,拜音图因维护弟弟拂袖而去,而被议罪,罢免都统;之后拜音图又跟随多尔衮一起攻打锦州城,跟随豫亲王多铎一起围困松山。
拜音图是巴雅喇几个儿子中,立下战功最多的一个。
所以崇德七年,拜音图再次被授予都统一职。
崇德八年,太宗皇帝病逝。
因为太宗皇帝唯一册封的皇太子皇八子已经夭折,再加上太宗去世的比较突然,并没有留下遗诏要将皇位传给谁。如此一来,太宗的三位嫡子(肃亲王豪格、皇九子福临、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与太祖尚且在世的四位嫡子(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英郡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开始争夺皇位。
太宗的皇子中,最有威望与战功的便是长子肃亲王豪格;
而太祖的儿子中,最有实力争夺皇位的便是睿亲王多尔衮。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两黄旗在大清向来是皇帝亲领,所以两黄旗大臣大多都对皇太极忠心耿耿,自然也会对皇太极的儿子忠心。所以两黄旗大臣坚决拥护皇太极的皇子来继承皇位,而肃亲王豪格统领的正蓝旗自然会拥护旗主豪格来继承皇位,如此一来,豪格便有最少三旗的支持;而两白旗是多尔衮兄弟三人来掌管,自然会拥护多尔衮来继承皇位。
在双方各不相让的情况下,皇九子福临的生母庄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在为儿子筹谋,最终成功让两黄旗大臣转而支持福临为新帝。最终福临在兄长豪格、十四叔多尔衮互不相让的情况下,捡漏做了皇帝。
虽然多尔衮并未即位,但是他却成为顺治朝初期掌握实权的摄政王。
原本两黄旗大臣中的锡翰、索尼(赫舍里)、谭泰(舒穆禄)、涂赖、巩阿岱、鄂拜(西林觉罗)六位大臣在三官庙发誓,一定要对幼主顺治帝忠心耿耿,辅佐幼主直至其亲政。然而在多尔衮柄权的过程中,对两黄旗大臣威逼利诱:
索尼被多尔衮夺官,赶到了盛京看守皇陵;
鳌拜被免死赎罪、降低爵位;
......
而在多尔衮此举下,最早归附多尔衮的便是锡翰、巩阿岱与拜音图兄弟三人,按照辈分的话,顺治帝应当称呼锡翰兄弟三人为族叔。
而锡翰兄弟三人作为曾经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两黄旗大臣,在归附多尔衮后给两黄旗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为锡翰兄弟三人对两黄旗大臣知根知底,可以为多尔衮提供确切的依据来打击那些对顺治帝忠贞不二的两黄旗大臣。
比如,锡翰兄弟曾对多尔衮说: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追随图赖、索尼。
图赖是开国功臣瓜尔佳.费英东的儿子,立下赫赫战功,在顺治元年时便被晋封为三等公,次年晋为一等公;
索尼是弘文院大学士希福的侄儿,对顺治帝忠心耿耿,在处理满蒙问题上十分擅长。
二人在孝庄太后心目当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锡翰兄弟提醒多尔衮要时刻注意图赖与索尼。
除此之外锡翰兄弟还提醒多尔衮,不要将鳌拜、巴哈(鳌拜的弟弟)留在孝庄太后与顺治帝身边
......
正因为锡翰兄弟的提醒,让很多对顺治帝忠心的臣子都遭受到了多尔衮的故意为难。
不仅如此,因为得到多尔衮的重用,锡翰与四哥巩阿岱被晋封为贝子,拜音图则是在顺治六年被晋封为多罗贝勒爵位。三人便仗着多尔衮的器重,而不将孝庄皇太后与顺治帝放在眼里。
有一次顺治帝前去围猎,巩阿岱与弟弟锡翰便故意将顺治帝引到崎岖的小路上,以至于顺治帝的马不慎失足。没有马顺治帝只好步行走过崎岖的上走路,巩阿岱看到顺治帝如此,便嘲笑到:年少的时候不练习骑射功夫,就连这样的路都要下马步行啊!
顺治六年,孝端文皇后病逝,次年孝端文皇后的灵柩需要运回盛京同太宗皇帝合葬。
孝端文皇后虽然不是福临的生母,但却是大清第一位正式册封的皇后、顺治帝的嫡母,王公大臣自然要前去送灵;而巩阿岱与锡翰,却找了一个借口没有去,此举无疑是不将孝端文皇后,甚至是不将顺治帝、孝庄太后放在眼里。
顺治七年十二月,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行宫病逝,紧随其后其同母兄阿济格被圈禁;顺治帝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将多尔衮的势力除掉,真正的掌握了大清的事情。
不过拜音图兄弟三人并未直接遭难,甚至在顺治八年时巩阿岱还同瓜尔佳.鳌拜一起被授予议政大臣一职。但顺治九年,拜音图兄弟三人皆被追罪,拜音图被削爵幽禁,削爵宗籍,锡翰与巩阿岱则是直接被顺治帝处死,其子孙后代被削除宗籍。
一直到嘉庆朝时,拜音图的后代才被恢复宗籍,赐予红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