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祠堂街,成都人多姿多彩生活的“发源地”

漫成都 2023-03-03 14:38:04

1.

距今240年前,住在关帝庙附近的成都人,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这也因彼时居住在满城里的旗人而起。推崇娱乐和时尚的他们,日子少有单调的时候,赏花逗鸟,生活的声色浸染街头巷弄。

首先是这气派的关帝庙,亭台楼阁,被奇花异草簇拥,是城中一大景观,从不缺人气;旁边偌大的荷花池,到了夏天傍晚来来往往尽是纳凉赏花的人,半大的孩子池畔追逐奔跑,游玩在草木扶疏间;戏台子前,也是围着一堆堆的人,漫延着说不完的惊奇故事。

初春百花盛开的时候,往西一点的金河沿岸的道路上便车辆行人川流不息,因为这是往青羊宫赶花会的必经之路,热闹的盛景会持续数日。到了秋季天气晴好的日子,走在岸边,抬头便可遥看西岭雪山,俯身望去,河边斗蛐蛐,捞鱼的大人孩子也不亦乐乎。

20世纪初, 路得·那爱德所拍摄的成都青羊宫外集市

这一页的历史即便没有留下影像,想来也是五光十色的。而这一幕幕就发生在祠堂街以及祠堂街的周边。

作为那时少城“鱼骨”上的短短一截,全长近六百米的祠堂街,西达小南街,东通满城大东门迎祥门,与大城西御街相接。而开凿于千余年前唐朝时期的金水河,就是从祠堂街穿行而过,最后汇入进府河。

后来,在祠堂街南边的荷花池,与相邻胡同、水田、荒地、马厩等被平为空地,种植上了花木,修建了亭榭,虎、豹、熊、猴、孔雀等飞禽走兽也在这里被豢养起,茶园及商品陈列所也一个个置办起来,四川历史上的第一个公园----少城公园由此开办建成。

短短数月后,满城开放,祠堂街“成为了第一条变化的街道”。日益窘迫没了支援的旗人,开始在少城公园营生,开茶铺、卖花,挣得生活所需收入,从那时起旗人的闲情雅致就开始影响着成都的普通百姓。

喝花茶、赏鸟、养宠物,成都人看似悠闲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品味,早在那时就打下了基础。

再后来,进入民国时期,祠堂街上渐渐开设了许多新式书店,最盛时多达八十余家,开明书店、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大东书局等,以及多家报馆。各种党派社团发行出版刊物书籍都能在这里找到。

之后抗战爆发,大批画家内迁,祠堂街上的四川美术社接纳大批内迁艺术家。各种文艺座谈会、音乐会、演讲会陆续举办。四川电影院、成都图书馆、美术照相馆、各种文具店也先后出现在祠堂街,这条昔日的满城胡同,成了当时有名的“文化街”, 也成了这座城市的第一个文化中心。

祠堂街38号。拍摄于2011年5月

2.

1971年随着金水河被填,祠堂街被切掉了三分之二,仅余下两百米长的老街。早年间的文化盛景也逐渐消弭。

再后来随着人民南路拓宽,蜀都大道竣工,少城路和祠堂街,就此彻底踏入了现代都市的节奏。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法国梧桐开始在街道两旁蔚然成荫,这座千年古都也逐渐在世界的眼中展露样貌。

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拍摄于2019年10月

90年代,少城路上出现了洋快餐,以及火了很多很多年到现在仍然还在的“蘭桂坊蓝吧”,从学生党到小年轻都爱约在这里。它们的底下,地铁还没开始穿行,只有门口的公交站,是当时人流量和公交线最多的站点之一。

祠堂街路口的半边桥老妈蹄花是另一个年轻潮人的秘密据点,无数躁动的朋友团伙,特别是小情侣,一定对这家店有特别的回忆。

祠堂街绝对的亮点--老妈蹄花。拍摄于2020年11月

现在再想起当时的祠堂街,最后的印象只剩那一排白墙瓦房。老妈蹄花、肥肠粉,食品店和饼屋,以及隐身在其间的历史古建。革命峥嵘已被历史书好好留存,曾经的文化据点后来改成了居民大院,在祠堂街更新之前,那里是老成都生活的残影。

祠堂街居民自制的年货。拍摄于2017年1月‍

院落一角。拍摄于2017年1月

紧密的院落结构,邻居间推开窗对话都不用吼。一栋大宅里,住了几十户老邻里。木质的楼梯和窗棱,造型讲究的门框和窗框,都是时代的眼泪。

2015年,祠堂街里的居民。

3.

2022年的尾声,曾经拥挤的居民宅院改头换面,这一段传奇的百米老街刚刚完成更新,祠堂街艺术社区登场了。

更新后的祠堂街没有了那段落寞的影子,却又保存了历史上它最鲜活的样貌。带着肃穆感的灰色砖墙,红色的花窗,还原着中西结合的民国时期建筑风格。

更新之后的祠堂街老建筑

金秋茶社、新华日报驻成都办事处旧址、四川美术社砖楼、祠堂街12号民居、原成都乐器厂宿舍等六个古建仍作了保留或复原。百年前的文化艺术中心还立在这里,未来将作为艺术街区、展陈空间和品牌特色店继续在城市的一角焕发能量。

新华日报旧址。拍摄于2011年5月

“源自清代的祠堂街,折叠成都百年历史,是城市文化的缩影,也是记录时代的重要载体。认识这座城市,不妨先从这条老街开始,在祠堂街的岁月变迁中去描摹一段城市文化发展的历程。”

现在的祠堂街38号

走进祠堂街正在进行的百年影像展,一瞬间人声、车马的沸腾消失了,时光好像快退了100年。橙色的火砖、民国大宅院的结构让人产生幻觉,仿佛革命前辈下一秒就要从身边路过。

一组对比图,看前后祠堂街建筑的变化

踩着木质的扶梯向上,站在展厅的二楼向外眺望,灰色的瓦屋顶和西式花窗留住了祠堂街建筑的魂。再向远处看,就是当代成都的繁荣与张扬。

透过老建筑向人民公园望去,一派生机勃勃。

祠堂街的前世今生,在这里以影像和文字的方式徐徐展开。百年前在新式书店满载而归的英国学者、民国时川剧伶人的风姿绰约、艺峰照相馆留影的天真儿童,很多段成都的故事再次被翻开。

2023年的初春,面貌一新的祠堂街,静谧又带着时代的印记,已经有不少知名消费品牌在打围。不久的将来,这里集时尚、文化、消费于一体,并与开放的人民公园一起,将成为全新的城市级地标,重新演绎百年前祠堂街那五光十色的城市烟火生活。

街对面就是人民公园。

我们去的那天,在有法国梧桐伫立的街道边上休息,一位成都大叔骑着电瓶车悠然穿过。他的车上载着音响,扩音口中吹着的哨歌,仔细一听那旋律:“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

也许这一刻恰好就浓缩了祠堂街的百年回忆,这里有一个城市变迁的经过,有一代代人生活过、奋斗过的风景,至今它犹在,歌声不断,岁月绵长。

参考资料:《寻城记.成都》

——漫成都.城市——文字|梅时玉

编辑 | Penny

图片|刘陈平、怡霏

监制/出品丨王红

0 阅读:44

漫成都

简介:深度感受这座城市气质,探索真正幸福的成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