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蚂蚁金服上市,所以他们应该怎么估值?

品言看商业 2024-04-09 05:26:41

今天,也准备申请上市了,金融科技看起来很快就要形成一个板块了。

这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都在讲“赋能”的科技金融,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公司?应该怎样给他们进行估值?

有人问,京东数科也上市了,我为啥不放在题目。

从我的角度说,京东数科是一个强客户属性的公司,面向B、G端;和陆金所与蚂蚁金服这种面向资产的公司很不一样。形象点说,陆金所与蚂蚁金服更认资产,看看资产如何实现最大回报,而京东数科更认客户,如何从客户身上获取收入。一个是ROI逻辑,一个是ARPU值逻辑。

京东数科,本文就不放在一起讨论了。

陆金所和蚂蚁金服,有人说应该还是金融行业研究员来覆盖,毕竟不管怎么说做的都是金融业务;有人说应该由科技行业(计算机)分析师来覆盖,因为驱动他们增长的核心,都是技术。

两边一直在争论,因为过去市场上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企业:金融看的是在监管红线内,不出圈能实现怎样的效益、而科技讲究的是“颠覆”和弯道超车。

当然我知道这里面也有小私心:

金融分析师很久没有在自己的行业内部找到“研究创新”了,金融公司的分析手法和10年前差别并不太大,这么下去金融分析师的“内卷”只能愈演愈烈。很多人当年错过了中国平安,这下又来了几个大块头,千万不能再丢了。

科技行业研究员也不想放过这块“肥肉”,都说技术改变产业,在分析师这个领域,总不能一直看电商、社交、游戏,实打实要迈出一步。

所以我觉得要从这两个企业业务性质本身入手,看一看使用哪一种估值的方法。

1

巧了,陆金所和蚂蚁金服都把自己的业务划分成两个主要部分:

陆金所:零售信贷+财富管理; 蚂蚁金服: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字面上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抽象为两类业务:渠道和中介。

先说渠道部分:

陆金所的财富管理,是典型的渠道业务,就是卖理财。抛开大家争论到底是不是P2P的马甲,这就是一个走量的业务模式,“GMV”逻辑。

蚂蚁金服的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就更好理解了,平时大家用支付宝,商家结算。这是典型的根据交易量抽佣,还是“GMV”逻辑。

另外,蚂蚁金服自己把2020年上半年促成资管规模40986亿,也算成了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我认为也只是算作渠道生意,毕竟这部分蚂蚁金服只负责销售——看业务本质,而不是财报上说了什么。如果哪一天出现真正智能化的资产配置服务,能收上一定的前端费用,那可以摆脱纯渠道的估值体系。

“帮你投”推出后的 100 天内已吸引了约 20 万名新客户,合计投资额达 22 亿元。

就渠道类业务而言,虽然有互联网、营销科技、智能资产配置等一系列的技术名词,传统金融行业对这类业务是有估值体系的。

对,你猜的没错,券商的经纪业务就是干这个的。

券商经纪业务线也是典型的“GMV”逻辑,当然买卖的是股票、债券和ETF,等等等等。一个纯粹的经纪业务券商,收益都来自交易者在公司交易产生的佣金。使用PE就可以了,因为经纪业务属于轻资产,都是人在服务,用PB估值偏差很大。(投行业务、投研业务占比高也都更偏向PE估值)

进入互联网时代,你也可以使用“用户数”、“人均资产”等和人相关的方法辅助估值。考虑渠道业务的估值,毕竟要加入科技元素,所以我的建议是参考电商行业的“GMV”、“货币化率”做类比。

看看技术如何影响“GMV”,如何影响佣金水平。

陆金所2020年上半年的渠道业务下滑比较严重,2020年上半年,这部分贡献的收入占比只有2.7%,同比大幅下滑53.15%。所有做轻资产业务的人最终都会发现,渠道最后打得就是营销战和价格战,一个好用的App并不能包打天下、而信息现在已经如此发达,资产方也知道不要只靠一个平台。

渠道这种“流量为王”的生意,还是纯粹玩儿流量的人更擅长。要不是字节跳动限制这个领域,他才是渠道里那颗最亮的星。

蚂蚁金服的渠道业务不太一样,要分成两个部分:

依托于电商体系的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依托于支付宝巨型入口的理财业务。

数字支付和商家业务的问题在于,互联网支付早就不是一片蓝海了,各大互联网巨头跑马圈地接近完成,连八线城市都有路边摊二维码的时候,想把交易佣金再来一次爆发式增长,不太可能。

支付宝的理财业务,虽然比陆金所要强,但也要面对轻资产模式下的价格战、营销战,给与增长性溢价不能太激进。

2

再说中介部分:

无论是陆金所的信贷业务,还是蚂蚁金服的“促成信贷”业务,都主打了赋能概念,以协助合作方为主。这里面的收入组成就不仅是销售渠道费用,还有智能风控、贷后、催收等服务费。

这部分是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行业改造最具潜力的业务。

从目前披露数据看,金融科技巨头增长快,主要是切了中小型银行的蛋糕。历史上这些小银行来自解决本地贷款需求,毕竟都是一个地面儿上混的,出了问题风险好控制。但是过去这些年,生意模式早就开始超越地区概念,金融科技的数据和风控能力比传统小银行,真是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坏账率明显更低。

未来这些城乡xx银行,xx商业银行,渠道少、贷款业务干不过金融科技机构,是率先被挤出市场的。大银行就不好说了,一开始这些机构也都不差钱,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二来他们存量业务多、对陆金所和蚂蚁金服既合作又提防,未来竞争合作的模式还要持续很久。

增长性看,吃掉这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蛋糕,还能吃上很多年。

回到业务本质看,金融科技相当于低边际成本复制了很多提供中介服务,不怎么承担资产盈亏的“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士有没有传统估值的逻辑呢?

也有,也没有。

说有,传统投行就是做这类事情的,一般使用PE进行估值。比如说你家的口碑好,总是做几十亿的IPO项目,另外一些小机构,总是只能做几千万的小定增——团队都差不多、材料也差不多,直接使用PE这种盈利估值方法就好。

到了科技金融时代,算法虽然边际成本低,但是配套的客服、服务器、算力也不可能做到完全0边际成本,特别是服务人员——目前看“单个人员服务的资产规模”,还是一个有效指标。

所以以前的辅助估值方法——单个人员产值,还是有效的。

说没有,因为我们并不知道金融科技改造传统金融业务,到了稳定期可以做到多好的效率。这部分的估值方法有,但是参数不好预测。比如以前说一个券商研究所厉害,一个员工平均产值100万,你要是做到了200万你就赢了。

在金融科技领域,比如你说做供应链金融,到了今天我们仍然不知道一个员工或者一套算法能创造多少价值。可能这也是很多人给与金融科技高估值的一个来源。

我要强调的是,中介业务很多人给了超高估值,我是不同意的。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有多大资本,做多大生意”是金融业务的一个“明规则”。

银行使用PB估值就不说了,毕竟收入和资本体量、杠杆率直接相关;券商的自营、融资融券和资管,也是因为属于投资行为,和资本相关。中介其实也是一样的,这项业务介入投资过程很深,非常容易就进入了交易环节或者与盈亏产生交集——在很多非标或者创新业务中,监管不能做到前置风控,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了问题。

2007年的次贷危机,理论上说投行就是一个打包资产、生产资产的机构,典型的中介,但是越滚雪球越大,CDO、CDS的高利润直接把券商也卷入了资产流通体系。最后泡沫崩溃的时候,一把带走了雷曼兄弟,差点拖死了整条街上的百年老店。

蚂蚁金服在重庆做ABS,后来也开始改变激进的风格,说背后并没有“指导”,我是不信的。

这种逻辑之下,PB估值法是一个“锚”,可以有一定时间的偏离,但是总要回归。这里说的回归,既有市场理性回归,还有监管让你不得不回归。

科技赋能金融,迟早会迎来“有多少资本,做多大生意”的要求。

3

按照多少估值才合理?

金融行业,特别是现代金融企业,业务都非常多元,分部估值法一定要用。虽然没有每一个部分的盈利能力,也没法拆出成本结构,我们还是可以使用PS做一个粗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更细致的手法测算分部估值)

时间有限,这里就用蚂蚁金服作为样例,抛砖引玉了。

蚂蚁金服:

数字支付和商家服务;

PAYPAL算是对标,PS我们保守些按照12倍,那么对应的市值将是6500亿左右;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保险与促贷;

这部分最难,一个是中国的保险渗透率低,再一个是促贷业务很难找到对标。我承认这个部分是最难估值的,只好拍脑袋。贷款虽然是促贷,表外业务,但是我们保守一些考虑可以按照银行进行估值。因为最差最差,蚂蚁金服的监管要求,不会比银行更强了,只会更松。

招商银行算是商业银行佼佼者,上半年融资总量4.2万亿,市值按照9000亿计算。按照蚂蚁金服约为招行一半计算,4500亿市值是非常保守的估计。(都没考虑增长的问题)。

保险版块,按照AIG进行可比估值,PS给到1,那么将是1000亿左右的规模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的理财;

老实说A股有可对标的公司,东方财富。30左右PS,如果我们也给与30倍PS,将对应6000亿左右的市值。这很保守,因为蚂蚁金服比东方财富,hmm,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

根据如此粗糙的,且比较保守的估算,蚂蚁金服的估值应该是:

6500+4500+1000+6000=18000,也落在了2000~3000亿美金这个区间内了。

就这,我们还当蚂蚁金服“创新业务及其他”是空气——这是可以给予很高估值的部分。

(想想区块链什么的,就兴奋呢)。

0 阅读:0

品言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