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行业去产能,小米高调造车:OK么?

品言看商业 2024-03-22 20:22:42

目前市场的供给是过剩的,产能加起来比市场预期的需求上限还要高了。

如果产能真的可以打满。

数据显示,2016-2020年,江苏省的汽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56.7%、52.4%、39.76%、33.03%

前两天在传,查过去几年批下来的项目,因为很多人是冲着配套的地和补贴去的。

新华社也发文章提到这件事情了。

这事情不稀奇,很多行业都有过产能过剩阶段。

后面才重要。

按照一般规律产能过剩行业肯定是要去产能的。

主要的方式是龙头的收购兼并,以前的汽车、光伏、水泥都是这么干的。

对目前头部的车企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不用和PPT造车,为了拿地造车的人抢资源了。

所以小米造车的问题是:在行业去产能阶段造车,OK么?

有一个事情是肯定OK的,这个行业烧钱,小米还是可以的。

在行业端,机会和挑战分别如下:

机会

机会的根源来自于新能源汽车虽然雷声很大,但是占汽车市场的比例还是小的。这是一个用户还没开始大范围使用,就开始去产能的行业。

这是和传统去产能行业不太一样的地方。

既然真正的用户并不多,那就有机会。

光伏、水泥这种To B的企业,是资源的角力,说白了去谁的产能、不去谁的产能——每家背后的大腿谁粗,谁差不多就赢了。

To C去产能,还是要看市场认可度和品牌认可度。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所谓的龙头其实占所有汽车的比例也仍然很低,在这个领域非特斯拉不买、非新势力不买的人。比例低,和非奔驰宝马不买的人相比,肯定还是少的。

也就是说目前的龙头品牌认可度还是有空间。

小米目前的劣势不太明显,甚至在全民品牌认可度上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另外从一些企业商业模式来看,电动车领域的壁垒事实上没汽油车高,追赶起来不太费力。

至于技术储备,目前还是在软件、生态上的一些优势。

挑战

挑战其实也来自小米是慢了几年的。

这个行业谁都知道是巨型市场,竞争者也不傻。

有全自研的厂商,有抱着传统车企大腿的厂商,都在玩命跑。

之前小米投资汽车产业链的case不少,但不等于今天宣布干活,很快就有稳定的量产车型。

按照一般规律,量产车型还要等,在等待的时间内现有的大玩家们会继续从品牌建设、产品上领先小米。

和手机不一样的是,当年小米横空出世竞争对手少,汽车的竞争对手实在太多了。

市场等不等小米量产,还挺是个问号的。

另外在营销端,小米有自己的套路,别人也不是不能抄——看手机行业就看到了,反正学小米的那些现在做得也不差。

总结一下,如果我们放眼行业发展阶段,小米面前市场空间是有的,所以即使行业在去产能,杀进来也有增长的预期。但是前面专业玩家已经有了,这个市场实际上还是挺拥挤的,所以靠“巧劲”恐怕不成,还得看第一辆量产车实打实水平如何。

所以你看,资本市场其实反应并没有很夸张,估计是等着量产车的方案呢吧。

以上,供参考

0 阅读:0

品言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