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的街巷深处,隐匿着一座座园林,它们像是被岁月尘封的宝盒,一经开启,便释放出无尽的诗意与智慧。何园廊柱投射的光斑,恰似灵动的舞者,在地面上跳跃,悄然重演着计成《园冶》中“借景”的时空戏法。日光穿过廊柱的间隙,洒下大小不一的光斑,宛如一幅天然的光影画,而这,仅仅是扬州园林奇妙造园艺术的冰山一角。

扬州盐商凭借着独特的审美与非凡的创造力,精心打造了这些园林。月亮门,宛如一个神秘的画框,将瘦西湖的粼粼波光巧妙地引入厅堂。

当人们踏入厅堂,仿佛与瘦西湖融为一体,那流动的湖水,给静止的空间增添了无尽的活力。花窗则以镂空的艺术,折叠起四季的更迭。

春日,透过花窗,能看到窗外新芽初绽,一片生机勃勃;夏日,繁茂的枝叶为花窗勾勒出绿色的边框;秋日,红枫的艳丽色彩映入眼帘;冬日,皑皑白雪又为花窗装点出别样的景致。每一扇花窗,都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将时间与空间完美融合。

令人惊叹的是,扬州园林的造园智慧,竟与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非自主记忆”形成了奇妙的互文。

当琼花的香气突然弥漫开来,它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通了隋炀帝龙舟锦帆的盛世记忆与当代游人的嗅觉体验。在这股芬芳中,我们似乎能看到隋炀帝乘坐龙舟,浩浩荡荡地行驶在运河之上,锦帆蔽日,场面壮观。

而如今,我们站在园林中,嗅着同样的花香,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织,让人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奇妙感觉。

日本建筑学家隈研吾在考察小盘谷后,发出了由衷的惊叹。扬州园林的“漏透瘦皱”,不仅仅是对石头形态的描述,更是四维空间在三维载体上的拓扑展开,是物理空间向精神空间的诗意跃迁。

走进小盘谷,蜿蜒的小径、错落的假山、清澈的池塘,看似无序,却又蕴含着独特的秩序。在这里,空间不再是简单的三维存在,而是被赋予了时间的维度。当我们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多维的世界,每一处景观都能引发我们无尽的思考与遐想,将我们从现实的物理空间,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精神空间。

扬州园林,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与智慧;又似一首悠扬的乐章,奏响着穿越时空的诗意交响。在这里,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能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与交融,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慰藉。每一次踏入扬州园林,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与历史、与自然的深情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