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虽然是蜀汉的中流砥柱,但是他的所有战略并不都是正确的,他也曾经翻过一些错,例如让马谡守街亭,除此之外,他还彻彻底底为蜀汉浪费了四个人才,这四个人如果能重用一人,蜀汉或许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投降曹魏了,实属可惜。
第一位:孟达
孟达这个武将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并不多,他是益州谋士法正的好友,他也非常欣赏法正的战略,因此,刘备入川时,他随法正一起跟随了刘备,这样的大将本应该得到刘备的重用,而且法正也深得刘备信赖,可是孟达与诸葛亮之间产生了矛盾,导致自己被无情放逐。
不过刘备并没有放弃这员大将,准备让他和刘封一起进攻上庸,而且真的攻占下来了,但是孟达在此次作战中居然杀害了诸葛亮的姐夫,本应该再次被启用的孟达非但没有被升迁,反而获罪,在演义中,孟达也看透了诸葛亮,劝说刘封一起归顺曹操,最后孟达以降将的身份在曹魏当了新城太守,成为了一方大将,可见孟达很有实力,但是演义中描述,后来孟达又因为诸葛亮,被司马懿诛杀。
第二位:刘封
刘封从小就开始追随刘备征战,多年来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虽然是养子,但刘备视如己出,是刘备留给刘禅的重要力量,但是他似乎挡了某人的路。
刘封的死至今的争议还很大,有人认为是因为没有救关羽而死,有人则认为是刘备不想让他参与夺权大战而诛杀了他,甚至还有人认为是诸葛亮不想让刘封挡了自己的官路。可不管怎样,刘封如果活下来,刘备势力就会多一份忠诚的力量,会在蜀汉后期成为耀眼的人物,一定会对蜀汉势力的发展产生极为远大的影响。
第三位:魏延
魏延真叫人觉得委屈,在演义中他曾经还救过刘备的性命,而刘备却不信任他。在正史和演义中,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是不太相同的,演义中诸葛亮动不动就对魏延起杀心,而正史中,在诸葛亮临死之际才转变了对魏延的态度,之前都是很包容魏延的。
在诸葛亮临终之际,曾召开托付身后事的大会,而这次大会故意排除了当时军中威望最高的魏延,而且将大权交给了人品不怎么样的杨仪,同时杨仪和魏延也是死对头。这导致了魏延的身死,如果诸葛亮一直相信魏延,直接将军权交给他,北伐大计可能还会延续,在更换策略之后,不知会不会有新的结果,即便不继续北伐,魏延带着大军回朝,也能保证蜀汉数十年的安稳。
第四位:李严
刘备的临终托孤大臣一共有两位,其中之一便是李严,李严是川蜀才俊的领袖,在川蜀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而且他比诸葛亮更了解川蜀。李严曾帮助在汉中作战的刘备,平定过川蜀的叛乱,这让李严得到了刘备的认可,也因此,李严得到了更加重要的军权,掌管内外兵马大权。
所以,从刘备的安排上可以看出,刘备打算让李严主外,诸葛亮主内,共同辅佐刘禅,但是事与愿违,诸葛亮通过各种手段拿到了军政大权。李严从一个掌管军权的托孤大臣变成了一个调集粮草的官,最后被贬为庶民,成为庶民之后的李严曾对诸葛亮说:川蜀经不起他一次次的北伐,可见李严和诸葛亮军事战略不合,如果李严掌兵,肯定不会大肆北伐,会先富国强兵,这样的战略似乎更适合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