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抱怨:“我爸妈从小就跟我说家里穷,搞得我现在做什么都畏手畏脚的!
”或者“我妈就让我别惹事,结果我被人欺负了都不敢吭声!
”
这些话,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让他们懂事、避免惹麻烦。
但事实上,这些话就像慢性毒药,一点点侵蚀孩子的自信和未来。
别哭穷!
毁掉孩子一生!
记得我有个朋友,小时候家里条件确实不好。
他爸妈经常在他面前唉声叹气,说:“家里没钱,你可得省着点花。
”“咱家供你上学都费劲,你以后可得好好报答我们。
”
这些话,就像紧箍咒一样,牢牢地束缚着他。
他不敢买新衣服,不敢参加同学聚会,甚至连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都放弃了。
他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不配拥有更好的生活。
长大后,他虽然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自卑感。
他觉得自己配不上优秀的同事,不敢追求心仪的女孩,总是小心翼翼地活着,生怕给别人添麻烦。
他告诉我,小时候父母的“哭穷”,就像一把无形的刀,割掉了他的自信和勇气。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了上限。
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确实会影响孩子的生活。
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灌输“家里穷,没钱养你”的思想,很容易打击孩子的信心,让他们变得卑微、怯懦。
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在孩子面前哭穷,而是让孩子明白,家庭的经济状况只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改变命运。
要鼓励孩子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因为家庭条件而自卑。
即使家庭条件不好,也可以培养出有出息、有上进心的孩子。
关键在于,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别怕事!
等于慢性自杀!
除了“哭穷”,还有一句话也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出门在外,别惹事!
”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为了保护孩子,但实际上,却可能让孩子变得软弱、胆小,甚至被人欺负了都不敢反抗。
我认识一个女孩,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老实本分,不要惹事”。
她一直都很听话,在学校里从不和同学发生冲突,就算被人欺负了,也只是默默忍受。
有一次,她被班上的几个同学勒索钱财。
她害怕惹事,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只能偷偷地把自己的零花钱交给他们。
那些同学看她好欺负,变本加厉地向她索要更多的钱。
她实在受不了了,才鼓起勇气告诉了父母。
结果,她的父母并没有安慰她,反而责怪她:“谁让你这么不小心,惹上这些人的?
以后离他们远点就行了,别跟他们对着干。
”
听到父母的话,她感到无比的失望和绝望。
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可怜的小羊羔,任人宰割,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
父母要告诉子女明辨是非对错,也要敢于为自己争取该属于自己的权益。
出门在外,虽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如果被人已经欺负到头上来了,再没有底线地忍让,只会让自己吃大亏,甚至遭受到伤害。
真正厉害的父母,会告诉子女,做人,不能一味老实善良,不能一味忍让,而是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敢于为自己争取,有能力去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嘴,孩子的魔咒!
父母的话,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些话,就像咒语一样,一旦说出口,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父母总是对孩子灌输负面情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累赘,容易出现讨好型人格,生怕父母不要自己,内心自卑,什么都不敢去想,什么都不敢去追求,生怕给父母造成负担,最终孩子压抑着自己,其实越长大就越没出息,甚至性格软弱,容易被人欺负。
父母不要总是告诉子女要老实一点,不要惹事,不要想太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会造成子女没有追求,没有想法,也成就不了大事,甚至因为性格软弱,经常被人欺负。
父母的谨言慎行,其实会让子女更加找到对的方向前行,也照亮子女的人生。
真正为孩子好,要这样做!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呢?
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不要总是逼迫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
要学会给孩子一些发展空间和自己做选择的机会,不要试图去控制他们的人生。
要肯定孩子的价值,肯定他们的优缺点,不要以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他们 развивать свои таланты。
再次,要鼓励孩子保持自信,勇敢做自己,不要顾虑家庭条件,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给予孩子关心和支持。
父母要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而不是他们前进的绊脚石。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动不动就跟子女说“家里穷,没钱养你”和“出门在外,别惹事”这两句话,而是积极鼓励子女做自己,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能够独立,有主见,能够有能力保护自己,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不会被打倒。
其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场修行。
父母想要子女有出息,跟父母的关系好,那么父母在说话方面也要注意分寸。
父母的话直接会影响子女对人生的判断和选择的方向,搞不好会让子女跟父母的关系破裂。
所以,为了孩子好,有些话真的要烂在肚子里,永远都不要说出口。
而有些话,则要大声地说出来,给孩子力量,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