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负债的好处太多了

红红说商业 2025-01-16 04:45:44
我在前几天的视频号直播中和粉丝朋友们分享了我对政府负债的5点理解。 基本上说,我的理解是偏正面的,我觉得许多人对政府负债的理解是偏负面的,当然政府负债的确存在问题,但我认为瑕不掩瑜,积极作用大于问题。 和大家说,我不是平衡财政的观念,而是赤字财政的观念。平衡财政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主张,古典经济学派历来认识不到赤字的金融作用,所以他们写的经济学里面,从来就没有货币与金融的地位。他们对债务的看法基本上是负面的。 我希望读者朋友们对各种观念持开放态度,不必偏执,兼听则明。 我的第一点理解是,政府负债可以创造货币。 我认为,货币规模是与经济规模成正比的。现代经济中所需的货币都是由债务创造的,存款来源于贷款,政府债务是货币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拿中国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广义货币总量M2是313万亿,而政府负债在100万亿左右,这相当占了三成比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政府负债都会创造货币。只有通过商业银行购买的债券部分,以及由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部分,才会创造货币。这个比例在70%左右。 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只需要将自己在央行账户中的准备金存款转到政府国库账户中,就完全了购买。 这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如果商业银行觉得准备金存款少了,不够用了,他们会再去找央行借准备金存款。 另外,如果是城投公司用土地抵押找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只需要在城投公司的银行账户上输入一串数字,存款货币就被创造出来了。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政府负债100万亿总量来算,政府至少创造了70万亿左右的货币。当然我的数据不会那么精准,但逻辑上是没问题的。 因为剩下30%左右的政府债券是由非银机构或居民购买,这些钱属于存量货币的转移,不涉及货币的新增。 我的第二个理解是,政府负债创造资产。 大家都知道,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就是政府负债创造的资产,其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仅满足人们需求,而且它们本身相当于一个特殊产业,也是经济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扩大,与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的扩大一样,都会壮大经济规模。 因为很多时候,政府形成的资产,会有“拉入效应”,它会激励市场主体也去扩大资产。因为有些市场主体的资产之所以能扩大,就是站在政府资产基础之上的。 比如市场中的游艇船舶企业,他们的游艇想要卖得更多,它要有个配套的公共基础服务,那就是要有码头可以停靠。政府建设的码头港口如果更多,消费者使用游艇就会更方便,企业的游艇就可以卖得更多。 所以,政府生成的资产,会刺激市场生成资产。两者呈正比关系。 当然这里也涉及到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也并不是公共服务越多就越好,具体到什么程度,怎么判断与评价也是挺难的问题,争议也很多。 第三点就是,政府负债并不占用社会存量资本与货币。 我上面说了政府负债如果是商业银行购买债券或贷款,是创造新增货币的。所以这里只说企业或居民购买的政府债券这部分。 企业与居民购买政府债券虽然是存量货币的转移,但在实际效果上,也并不算是占用社会存量货币与资本。因为即使是在市场中有其他更高收益投资项目的情况下,也不会因为缺钱而暂停。 如果是债券购买者有其他更高的投资项目要用钱,那么他们就会抛售手里的政府债券。政府债券的流动性是很强的,不会卖不掉。所以并不防碍他们换钱去投资别的项目。 如果不是债券投资者本人有别的项目,而是其他人。其他人也不会无钱可用。其他人找银行贷款就行了,因为银行贷款是无中生有创造存款的,并不是拿储户的存款去放贷。 如果认为人们购买了政府债券,导致存款搬家,让银行无钱可贷。这就是非常错误的看法。 第四点,政府债务并不完全与通胀成正比。 在政府债务与GDP处在100%的比例以下时,经济会有通胀压力。尤其是处在50%的比例以下时,通胀的效应会很明显。 但是超过50%以上,通胀效应会减弱。超过100%以上,通胀还可能会消失,甚至会有通缩。 原因就是过高的政府债务会引发市场主体担忧从而削减投资。投资减少抑制通胀。 市场主体一般是这么想的,政府债务既然那么高,那政府接下来会不会加税?如果加税的概率增加,那经济就受影响,那“我”就要减少投资与消费。 第二种想法就是,既然政府债务那么高,它会不会有违约风险?不管有没有违约风险,“我”保守谨慎点就是了,“我”不会激进扩张。 第五点,我们要鼓励政府多负债少收税。 因为债务对政府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约束。它会迫使政府遵守现代社会的金融规则,让政府更守信,尊重契约精神,改善营商环境,让官员们认识到信用对经济繁荣的重要性,带来文明价值观与进步。 第五点是很少人去重视与说明的,我希望大家能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
0 阅读:397
红红说商业

红红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