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提出以来,人们一直把人口快速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而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人口理论和马尔萨斯的理论是完全相反,认为经济危机是人口减少、“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他们二人到底谁是正确的?
人口的故事在法国近代史上显现得淋漓尽致。
1. 来自人口红利的法国荣光
从中世纪以来,法国一直是欧洲大陆的人口最大国。从1750年到1800年,法国的人口迅速增长,从2100万增长2700万。而当时的普鲁士人口只有1200万左右,英国人口有900万,美国的人口仅仅300万左右。
巨大的人口基数上建立起来了法国的历史荣光。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来看,在18世纪法国堪称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法国的工业生产、对外贸易、技术水平遥遥领先欧洲大陆各国,英国也难以望其项背。
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后,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已经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巴黎成为了欧洲的文化中心。整个欧洲上流社会都以会说法语为荣,欧洲的主要交流语言从拉丁语变成了法语,甚至很多俄罗斯贵族都不会说俄语,只会说法语。
2、19世纪的人口困局
进入19世纪,法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仅是欧洲的一半,导致法国在欧洲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更为糟糕的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法国人口的增长速度绝对下降。1830年奥匈帝国人口超过法国,接着1860年的德国,1870年的美国、英国。法国从19世纪初人口最多的国家,变成了欧洲国家人口最少的三等国家。
不知不觉中,法国的昔日的荣光已经不再,一个新兴的光芒万丈的德意志帝国已经取代法国,成了欧洲的翘楚。
在这一时期,法国的国力不断下降,经济实力被英国迎头赶上。
最明显的实力体现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战败,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虏,赔款50亿法郎,割让国土阿尔萨斯和洛林。
其中,普法战争中,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联军仅就投入战争的总兵力为120万,对法国始终占有2比1的优势。
3、沦为二等强国
近代法国人口总体上来说增长缓慢,在西方各国中,法国的人口增长率最低。进入19世纪下半期,人口几乎处于0增长状态,直到20世纪40年代,人口才超过4000万。
法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虽有第二帝国时期的经济“狂飙”时期,但总体上来说,其年平均增长速度低于英国、德国和美国。
在十九世纪后期又被美国和德国超过,1913年各资本主义大国在世界工业比例中的比重为:英国占14%,美国占35%,德国占15.70%,法国仅占6%,于是法国沦为了二等强国。
反思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近代法国,正是人口增长速度缓慢,需求不足,市场狭小,阻碍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忽视了科技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后果。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人口理论是建立在前工业社会的农业文明之上,仅仅指出了人口的增长同资源、土地的矛盾,忽视了人们利用近代科技的力量。
结语
其实国家竞争的本质就是依靠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外在体现,只有充足的人口才存在创造财富的主体,才有产生文化精英的基础,国家才有用充足的兵员彰显军事实。
纵观近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的历史,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是同步增长,有时甚至出现了人口先于经济的增长,资本主义各国都没有出现马尔萨斯所担心的后果。反而是人口迅速增长,经济持续发展,就连马尔萨斯的故乡—英国的人口也是不断增长,经济发展迅速。
同样,20世纪的法国人口增长也是极度乏力,尤其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人口损失严重,不得不先后从周边国家、北非、西非等地引进劳动力,而直接的结果就是法国人口的穆斯林化、黑人化非常严重,而传统的法国高卢人已久生育力极低。法国的黑人数量已经超过了500万,占整个法国总人口的7.5%,在法国首都巴黎,黑人的新生儿比例超高。
有人开玩笑说:昔日的高卢雄鸡都快变成了高卢乌鸡了。今天的中国也面临着少子化的现象,超低的生育率能维持中华民族的未来吗?如果有一天出现了法国的类似现象,那些xxx,终究会受到历史的谴责,当然汉族还存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