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6首诗词:子规啼夜月,世人愁万千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0-11 20:18:44

“杜鹃啼血猿哀鸣”,声声催归,尤其使羁旅之人、空闺思妇惊心动魄,如痴如迷。

杜鹃,又名子规鸟,相传是蜀帝杜宇的冤魂所化,鸣声凄切,劝人还乡,因而又名“思归”、“催归”。

当年,杜宇立国,以鳖灵为宰相。自己出外征伐,便把国家让鳖灵去照看。回来的时候,没有想到鳖灵不仅把国家据为己有,而且把王后也占有了去。

杜宇一怒之下,便离开国家而进入山林之中,怨恨不已。

死后,魂魄便投托在杜鹃鸟的身上,不住地劝人早日回去,免得像他一样。

李商隐在自述身世的时候《锦瑟》里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白在《蜀道难》中说:“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使人听此凋朱颜!”

因为那杜鹃鸟的声音悲惨,所以会让人生起无穷的联想。

【0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友谊,友谊最深重的是共度患难。

李白被流放时,杜甫写过《梦李白》二首和《天末怀李白》;

元稹贬江陵,白居易作《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

白居易贬江州,元稹作《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这些作品,连同李白的这首七绝,组成了唐诗中最感人的友谊之歌,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光辉。

杨花落尽,子规啼叫的时候,我得知了你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龙标这个地方很遥远,要途经五溪。我把我为友人的忧愁之心寄托给明朗的月亮,随风一直伴你去到夜郎附近的龙标。

“杨花漫漫搅天飞”,杨花向来是愁思的象征;

又如李益“风起杨花愁杀人”;郑谷“杨花愁杀渡江人”;

更有苏轼“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子规即杜鹃,啼声最悲苦。李白把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极悲的意象组合在一起,除了渲染出凄恻悲苦的氛围,顺便也点出时在暮春。

过了五溪方能到龙标,言外之意也指龙标之僻远荒凉。

被尊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只因所谓“不护细行”,竟被贬到这么个鬼地方,最重友情而又爱打抱不平的李白,怎能不悲愤填膺!

然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无权无势的诗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朋友受迫害,却帮不上一点忙,这滋味,比自己受迫害还要难受。

无可奈何之中,诗人想起了月亮,唱出了最动人的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张若虚也说过“愿逐月华流照君”。寄情明月,历来最能触动感情,牵肠挂肚,

李白可能从这些名句中受到启发,但他的感情更强烈,想象也更夸张,他的心可以离开身体飞出去,依附于明月之上,随着被贬谪的友人,一直飞到遥远的夜郎。

李白以杨花、杜鹃、明月、风等意象,描绘出一个奇特而又迷蒙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安抚朋友的一片真心。

本来没有生命的景物,在诗仙的笔下,马上化作了有生命的物体,代替自己陪在朋友身边,这份沉甸甸的友谊值得我们赞叹。

①左迁: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县。 ②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湖南西部。 ③夜郎:这里指唐代所置夜郎县,不是贵州的夜郎,在今湖南芷江,离龙标很近。

【02】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接二连三遭贬的境遇,想必不是谁都有这样的苦逼经历,秦观就是不幸一个。

绍圣元年(1094),由于新旧党争,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后来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被贬监处州酒税。

绍圣三年(1096),秦观再次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

秦少游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谪店的凄苦与幽怨。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深得王国维的共鸣;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深得师父苏轼的喜爱。

弥漫的大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在这凄楚迷茫的环境中,秦观站在旅舍极目眺望,可是他一直望到天边也找不到世外桃源般理想的去处,此时的心情失望而痛苦。

桃源无觅,又远离家乡,独自谪居在凄清孤寂的驿馆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让人不堪忍受,更何况日落时分杜鹃又一声声凄厉地啼鸣起来,就更加勾起了词人的愁思,触动了他一腔身世凄凉之感。

远方的亲友殷勤致意,寄来书信关怀失意的少游,但每一封安慰的书信都触动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对如今困苦处境的痛省,非但没能安慰他孤寂悲伤的心灵,反而增添了他心中的绵绵愁恨。

郴江本来是围绕着郴山流淌的,为什么却要老远流到潇水湘江去呢?

自己好好一个读书人,本可以隐居乡野,自得其乐,却为什么偏偏要跻身仕途呢?

少游借此山水来慨叹自己身世,同时也带着那么点忧伤的自嘲。

他对于自己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远谪异乡感到深深的悔恨,设身处地的为他想想,其实也是意难平。

【03】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宋·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放翁孤单一人枯坐在简陋的茅屋里,人静灯暗,连树林里的黄莺燕雀都停止了鸣叫,夜晚十分寂静,唯有杜鹃在月夜里一声声凄厉地叫着,声声刺耳惊心。

杜鹃凄厉的叫声触动了词人隐痛,引发了词人诸多联想,情到悲处竟然不禁泪水婆娑。

词人多想亲临前线上阵杀敌,这个愿望也只能在梦里实现了。然而好梦不长,杜鹃不断的哀鸣声将词人的梦打碎了,词人被拉回到了冰冷的现实。

杜鹃又拣深枝,且飞且鸣。这凄厉的哀鸣声,词人即使身在故乡都不忍听闻,更何况此时此境。

词人已是漂泊半世,岁月蹉跎,壮志未酬,功业未逐。凡此种种,百感交集,真是悲不自胜啊!

原以为王师北定中原有日,自己‘英雄用武之地”的机会到了,可是却被调往了成都,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全词感伤命运,忧时念国,融失意孤寂之感于暮春景物之中,于杜鹃啼血见热血赤诚。

陆游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至死都带着遗憾离开,一心报国却无路请缨的那种憋屈,不是谁都能感同身受,如果是,那就是辛弃疾吧。

【04】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宋·陈亮《水龙吟·春恨》

盛开的花丛深处,耸立着高楼,温暖的春风从半卷的画帘吹入,令人觉得分外柔软。

春天已经回来,苍翠镀上阡陌,平莎长得娇嫩,垂杨轻轻地飘荡着金线。

春日迟迟地催开百花,云烟淡淡地搁住新雨,刚刚感到微寒,忽又稍微和暖。

可恨这繁华似锦的世界,游人还未欣赏,却全都交给了黄莺和飞燕。

词人登高怀远,向南楼望见一行行归雁。

他想起人前:拔下金钗做斗草游戏,骑着用青丝绳做络头的骏马,那样的生活是多么快乐阿,可是昔日的游伴都已如风吹云散,不能再欢聚一堂了。

难以忘记临别时以香罗带相赠的情景,难以忘怀翠巾擦干了多少思念的眼泪,词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幽怨。

正在他黯然销魂的时候,杜鹃又一声声凄厉地叫了起来,这疏烟淡月的景象与人前是多么相像,怎么能不让人触景伤情呢?

陈亮乃南宋气节之士,其创作绝少儿女情长,此作品大抵是借闺中寂寞、离愁别恨,寄托了恢复中原之志。

【05】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五代十国·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李煜身陷围城,词末的一个“恨”字就道出了他所有悲怆的情绪。

宗庙难献的樱桃已落尽——全都随着春天归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春末夏初的景物里隐藏着他的危亡之痛,围城遭遇危机,他已无力回天。

杜宇转化的子规(杜鹃)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以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

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但见她愁容满面空持罗带,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这阕词还没填完,金陵陷落,李煜肉祖出降。他被封为“违命侯”,从此被幽禁在汴京城里一座小楼中。

在被幽禁的日子里,他的人生仿佛停止了,每一次日出、每一次日落,都是一样的。

这种永无休止的重复叫寂寞。李煜大把的时光无处托付,往事如潮水一波一波涌来,直至将他淹没。

曾经“金叶子”镶满全身的快乐王子,如今站在高处,看尽人世的凄凉。

他剥掉了身上的宝石与曾经的尊严,也失去了最深爱的女人。他的心破碎了,这一生留下的只有笔墨间的伤心之作。

繁花落尽,杜鹃哀鸣。

江山易主;美人尽失;朝代更替,子民向他人臣服。

所幸,李煜还有满腹的才华,那是真正属于他的东西,没有任何人能抢走的东西。

他的人生虽然委顿了,生命却繁华地盛开过。

【06】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

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宋·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

三更,午夜也,正是人们熟睡之时,三更之月,

皎洁的月光,恰恰映照在那庭院中盛开着的如银似雪的梨花上,辉映出了一片银白的世界,对于一个深夜未眠的人看来,这也太痛苦熬煎了。

原本午夜未眠已然是一种凄凉的感受,而如白似雪的梨花,又总会唤起人们一种悲哀痛苦的情绪,更不用说是在长久不寐的思妇眼中看到的。

所以月光辉映下如雪似银的梨花,所给予人的悲凄之感,简直会使主人公哀哀欲绝,痛断愁肠。

此词由所见月下梨花产生的悲哀之情,联想到死后魂化杜鹃尚凄声不断的杜鹃鸟,由其啼血悲鸣,染血杜鹃之花,联想到其声“不如归去”,点出了月下人深夜不寐之因:

原来是一个闺中少妇,切盼情郎归来。她是那样真挚深情,以至夜不能寐,眼望皎洁月光、如雪梨花而悲伤欲绝,声声杜鹃啼鸣令人肝肠寸断。

按王孙,深闺少妇所思念之人也。他音讯断绝,无处寻觅,时间已经很长了。

可怜的少妇,只能一夜一夜地在月下徘徊,往日别时情景,幕幕跃入眼帘:分别之时,也是一个春天,柔嫩的桑叶刚刚吐出,枝叶稀疏掩映着的田间小路上,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人,强忍着悲痛,吞声而别。

田陇边的流水,似乎也为他们别时痛苦所感动,不断地发出哀鸣之声,好像也在为他们抽泣。

此情此景,也许就是我文章开头出现的“空闺思妇惊心动魄,如痴如迷”的最好的写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0 阅读:0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简介: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