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韩国媒体《财经新闻》发表文章称,日本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正在动摇。去年,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日产销量下降,连续三年下滑。尤其是在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攻势和激烈的价格竞争下,日系汽车销量下滑和盈利能力恶化的情况愈发明显。日本企业正在通过重组和减产寻求突破,但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转换速度的差异使得市场复苏看起来并不容易。
去年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30.9%至852269辆,9年来首次跌破100万辆。
此外,日产销量为696631辆,下降12.2%,丰田销量为1776000辆,下降6.9%。这已是这三家公司的业绩连续第三年低于上一年。
本田和日产正在讨论业务整合。两家公司的总销量为1548900辆,较2019年超过310万辆的峰值减少了一半。
另一方面,比亚迪2024年在华乘用车销量达到383万辆,较2019年增长8.5倍,即使本田和日产两家公司销量总和也达不到比亚迪的一半。
日本汽车制造商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推出较晚,例如电动汽车,而中国市场对此类汽车的需求量很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中国汽油车销量同比下降19%。
此外,比亚迪通过自己生产电池来降低成本,并通过推出多种价位和车型来增强竞争力。去年2月,比亚迪降低了多款车型的价格,暗示新能源汽车可能比汽油车便宜。因此,日本企业也别无选择,只能降低汽油车的价格。
有人指出,销量下降和价格下降同时发生,日系车在中国业务的盈利能力恶化。
本田和日产已开始缩减在华生产规模并优化人员配置。本田于去年11月关闭了年产24万辆汽车的湖北武汉工厂,并于10月关闭了年产5万辆汽车的广东广州工厂。
日产于6月关闭了年产13万辆汽车的江苏常州工厂。它还宣布了重组,将全球产能削减20%,并裁员9000人,约占全球员工的7%。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量的40%。随着电动汽车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技术焦点正在转向AI的使用,例如自动驾驶。比亚迪计划今年60%的新车销量配备高速公路驾驶辅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