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圆的历史起源及其演变

丽旭聊文化 2023-10-20 13:05:01

银圆,亦称银币或俗称“大洋”。根据制作工艺,中国银圆可分为打制币银圆和近代机制币银圆;按计价单位划分,可分为以“两”为计价单位的银两币银圆和以“圆”为计价单位的银圆;从收藏价值来看,又可分为珍稀类品种银圆和普品类品种银圆。此外,还存在特殊币种。

中国银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丰富多彩、美丽绝伦、博大精深的特点使其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它也是我国民间收藏投资中最具大众化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板块。

中国银圆源自打制银币。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中国海禁逐渐放宽和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来自墨西哥、荷兰、葡萄牙、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大量银圆涌入中国市场,导致大量银锭被套取并出口,引发白银外流,进而导致银价飙升,对国家经济和民生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阻止白银外流,挽救国家经济,同时规范西藏地区的对外贸易用币,清廷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决定采用打制方式,首次在西藏铸造了“乾隆宝藏”银饼。随后,又相继铸造了“嘉庆宝藏”和“道光宝藏”等,从而正式开启了官方银币浇铸打制的历史阶段。这一举措为中国银圆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廷认识到白银在赋税、进献、赏赐、大宗商业贸易、贮藏等方面具有铜钱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开始实行七分用银、三分用钱的银两制度。顺治十四年(1657年),户部上疏建议“直省征纳钱粮,多以收银为主,现今钱多壅滞,应上下流通,请嗣后征纳钱粮,银钱兼收,以银七钱三为准,永为定例”。随后,银两逐渐演变为银两币银圆,成为国家税收、皇室开支、海外贸易、军费支出等方面的主要货币并长期使用。然而,随着清代币制的改革与发展,银两制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直至1933年实施“废两改元”制度时,银两制才最终消失。

清代中晚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扩展,外国银圆大量涌入中国,导致白银外流加剧,使外国获利更多。面对这一局面,清廷为应对挑战,决定顺应时势,自行铸造银圆。

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机器官局引进外国小型机器和新技术铸币,成功制造了中国近代首套机制币银圆“厂平银圆”系列。该系列共有5枚,面额分别为一钱、三钱、半两、七钱、一两。尽管这套银圆在铸造后不久就被废止,但它标志着中国银圆的制造方式正式告别了传统的浇铸和人工打制方式,开创了自铸机制币银圆的历史先河,进入了机制币银圆的新阶段。

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批准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立铸造局,以“光绪元宝”为名铸造银圆。该局引进了先进的机器设备和铸币技术。随后,该铸造局先后生产了“七三反版”、“七二反版”、流通标准版以及双龙寿字币等系列银圆,标志着中国近代机制币银圆的大规模自行铸造和发行历史阶段的开始。这一事件在中国银圆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随后,紧跟广东,各省纷纷效仿。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开始铸造地方银圆。然而,由于各省在铸造银圆时各自为政,导致铸法混乱,银圆的成色和重量不一致,并且以各省的名字命名,流通不畅。因此,清廷不得不下令,除了湖、广两局以及南洋、直隶、吉林外,其他地方一律停止铸造银圆。

各地铸币权被收回后,清廷于天津设立了铸造银钱总局,独揽铸币大权及盈余。在此期间,清廷开始进行银圆铸制的“圆两之争”。直到慈禧去世后,清廷于宣统元年(1909)成立币制调查局,正式决定采用“银本位”,并以“圆”为货币单位,同时设立中央直辖的铸币局。

次年,铸币局向全国各造币局分发了钢模,并要求按照新颁布的《币制则例》统一铸造宣统三年大清银币。这一命令发布后,各地造币局迅速响应,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银圆铸造运动。这次银圆的发行数量和流通范围之广,几乎可以与铜钱相媲美。

清末,除了常见的币种外,还出现了镍币试铸样币、铜质纪念章等特殊币种。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代银圆的铸造历史刚刚开始,但很快就结束了。

自1912年起,南京造币总厂、天津造币厂等陆续铸造了孙中山开国纪念币、袁世凯大胡子开国纪念币以及北洋军阀币等。

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政府发布《国币条例》,开始试铸造七分脸袁世凯头像签字版和非签字版的银圆系列。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铸,正式确定“袁大头”(包括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系列银圆为“国币”,并在全国范围内流通。

随后,陆续铸造了其他具有纪念性质的袁世凯像系列银圆,以及张锡銮、徐世昌、黎元洪、曹锟、段祺瑞、褚玉璞、张作霖、冯国璋等军阀系列的纪念币。

民国十五年(1926年),广东造币厂和天津造币厂开始试铸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

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政府开始铸造孙中山像的嘉禾币,并同时尝试铸造孙中山像帆船银圆。

国民党复都南京后,政府废止了“袁头币”的铸造,转而以民国元年版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为原型进行铸币。对英文币名进行了微调,俗称“孙小头”。这些新币由南京和杭州造币厂负责铸造。

1933年3月,国民党政府正式实施“废两改元”政策,确立银本位币制。由上海中央造币厂开铸“船洋”系列货币,标志着银两货币制度的终结。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也自行铸制并发行了“红色”银圆。到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新币政策,开始发行纸币,同时禁止银圆现洋流通。自此,银圆逐渐退出货币流通领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银圆正式完全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0 阅读:7

丽旭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