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陈敏,夏颖,戴薇,等.冠心病患者疲乏症状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医学,2024,52(12):1930-1935.
[2]毛娇娇,王恒和.冠心病中医证素与证候分型研究概述[J].河南中医,2024,44(12):1919-1925.
[3]凌静,吴瑶,田国平.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碎裂QRS波特点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3(05):659-669.
在中国心血管医学领域,有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家——朱晓东院士。他不仅是国内心血管研究的顶尖专家,更是一位用毕生精力守护患者心脏健康的医者。 90载的生命历程,60年的从医生涯,在他的带领下,我国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他常说:“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而我希望成为那个让它永远跳动的人。”朱晓东院士的研究不仅让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更改变了无数心脏病患者的命运,这其中就包括了来自河南的郑卫国。

2007年,54岁的郑卫国是一名来自河南的客车司机。由于长时间的久坐不动加上他毫无节制的饮食,让郑卫国早在三年前就被查出患有高血压。可他并没有因此做出改变,心想反正不痛不痒,也就没有理会。殊不知,正是他的疏忽大意给自己的健康埋下了一个隐患。
2007年5月19日,早上郑卫国拉着满满一车人前往隔壁的县城,正当他专心致志地驾车时,渐渐发现自己身体越来越沉重。原本轻松的驾驶变得异常艰难,双手像是绑着沉重的铅块一般,每次转动方向盘都感觉十分费劲,动作也越来越迟缓。郑卫国猛地灌了一大口浓茶,想提提精神,可身体仍旧疲倦无力。

正当他犹豫应该怎么办时,心脏突然开始不受控制地跳动起来,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抓住一般,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强烈的压迫感。郑卫国紧张地捂住胸口,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急促。在安静的驾驶室里,他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怦怦”声,如鼓点般急促而强烈,几乎要跳出胸膛。郑卫国不想因为自己害了全车人,于是咬紧牙关将车靠边踩了刹车,并打电话叫人送自己去医院。
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根据郑卫国的主诉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查体刚发现159/105 mmHg,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随后便给郑卫国开了血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V1-V4导联ST段压低0.05-0.1mV,T波倒置;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同时V2-V4导联ST段压低≥0.1mV,持续时间>1分钟。彩超:左室壁运动稍减弱,左室射血分数为58%。 诊断为冠心病。
随后医生给郑卫国开了降压药和抗血小板等治疗药物,并叮嘱道:“你的冠心病跟你长期的血压控制不当和高油高盐的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所以你回家后,除了按时吃药,还要 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否则,一旦再次发病,只怕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

郑卫国听后郑重地点点头,心里也是万分后悔。为了改变现状,回到家后的郑卫国仿佛换了个人似的,一改往日大油大荤的饮食,一日三餐都必须有一盘盘少油少盐的蔬菜。每天早晨上班前,他还会在小区的公园里沿着小路慢跑,不开车的间隙也会抓紧时间下车来活动活动筋骨。降压药更是一次都不落,按时按量的服用着。可尽管做到了这份上,郑卫国时不时还是会感到头晕、心悸。
2007年9月28日,这天郑卫国下班后和妻子在超市买菜,突然间,一阵尖锐的疼痛从胸口蔓延开来,像是无数的细针扎进他的心口一般。郑卫国不由自主地前倾着身子,双手紧紧捂住胸口,嘴唇微微颤抖。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又是心绞痛犯了,于是连忙让妻子帮自己找找口袋里的硝酸甘油。
可当郑卫国把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后,预想中的药效并没发挥,胸口的疼痛愈来愈来强烈。下一秒,他的胃部开始剧烈收缩,伴随着一声痛苦的干呕,,一股酸水从他的口中喷射而出,溅落在地上。一旁的妻子顿时吓坏了,慌乱中赶忙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郑卫国就被送往了附近的医院。

当急诊医生接到郑卫国后,他的第一心音减弱,血压高达165/109mmHg。于是迅速为他做了急诊检查,检查结果显示:V1-V4导联ST段抬高0.2-0.3mV,T波倒置,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中段狭窄75%,远端血流缓慢;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70%。由于冠脉狭窄严重,医生建议他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心脏植入支架。
可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做这个手术,一向谨慎的郑卫国并不敢冒这个风险。于是他拒绝了医生的提议,选择回家保守治疗。就在这时,郑卫国的一位学医的亲戚告诉他,大名鼎鼎的朱晓东院士即将到郑卫国所在的医院进行义诊,可以去试试,说不定还有转机呢?郑卫国听后,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了。
三天后,郑卫国一见到传说中的朱晓东院士就忍不住眼含热泪,他紧紧地握住朱晓东院士的双手,并委屈不解地诉说道:“ 朱院士,你可要帮帮我啊!我这病也是奇怪得很,明明一直在坚持用药,清淡饮食,还戒烟戒酒,但病情就是没有丝毫好转,甚至还越来越严重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说着说着,郑卫国就开始抹起了眼泪。朱晓东院士立即安慰起郑卫国,并且在仔细查阅了郑卫国带来的所有病历资料后,耐心地为他讲解了冠心病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朱晓东院士缓缓说道:“其实你做的都没错,但是你偏偏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进行必要的治疗后,还需要结合做一项康复养身运动,这样能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养护心脏的效果”。
郑卫国听完后,感到十分意外,他大为不解地问道:“我还以为您会让我进行跑步或者是打八段锦这种运动。”朱晓东院士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温和地笑道:“最好的抗冠心病运动可不是慢跑和太极,只要坚持我这套养生保健心经来调整生活,长期坚持付出努力,保管能养出健康好心脏,简单易行,人人都可学可用!”
朱晓东院士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这套‘养生保健心经’,其实并不复杂,但贵在长期坚持。它涵盖四个核心要点:稳心、养血、畅脉、调息,帮助心脏更稳定、更有活力。”

第一步,稳心,让心脏保持稳定的节律和血压。
朱院士强调,心脏最怕情绪的剧烈波动,每一次愤怒、焦虑、紧张,都会让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血压飙升、心率失控,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梗。因此,稳定心态至关重要。他建议,日常要学会情绪管理,尽量避免大喜大悲,遇事冷静处理。
同时,可以每天练习5分钟腹式呼吸法,用鼻子缓慢吸气,让腹部鼓起,憋气3秒后慢慢呼出,这种方法能有效降低心率,帮助放松心脏。此外,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褪黑素分泌,调节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让心脏在夜间得到更好的修复。
第二步,养血,增强心脏的供血能力。
朱院士轻轻敲了敲桌面,说道:“心脏是一台发动机,而血液就是它的燃料。如果血液质量下降,心脏就会吃力,容易出现缺血、心绞痛。”因此,养血至关重要。他建议,多吃富含铁和抗氧化成分的红色食物,如红枣、枸杞、胡萝卜、西红柿,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血液质量,提高心脏供氧能力。

同时,要少吃高脂高糖食物,避免血脂过高,让血液变得黏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此外,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建议饮用1500~2000ml温水,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的一杯温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风险。
第三步,畅脉,保持血管通畅,降低心血管风险。
朱院士解释,人的血管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堵塞后血流不畅,心脏就会受到极大影响。很多人到了动脉硬化严重时才想到治疗,但关键在于日常维护血管的通畅性。他建议,每天至少步行6000步,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减少血脂沉积。
此外,可以每天按摩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距离手腕横纹三指处),此穴位有助于缓解心绞痛,促进心脏供血。同时,要减少久坐,每小时站起来活动5分钟,以防血流过慢,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在饮食方面,他推荐多食用洋葱、黑木耳、大蒜等具有软化血管作用的食物,帮助清理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第四步,调息,优化心脏的工作节奏,减少负担。
朱院士继续说道,许多心脏病是长期不良习惯的积累,而调整呼吸方式,能有效帮助心脏“省力”,减少负担。他建议,每天深呼吸5分钟,采用缓慢的深吸、慢呼,能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率。同时,尽量避免“憋气用力”,比如在蹲起、排便、搬重物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引起血压骤升,诱发心血管意外。此外,睡前可以听舒缓的音乐或进行冥想,让副交感神经接管心脏运作,使夜间心率平稳,从而帮助修复血管和心肌。
(注:《回顾:92岁老人坦言:养心脏的最佳运动并不是八段锦,很多人推荐》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