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临终前对弟子说:“因果不虚,但有一事例外。”究竟是什么事

大话四八方 2025-01-12 04:04:46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明儒学案》记载,王阳明先生一生讲明心见性,提倡知行合一,对佛家因果报应之说也深有研究。

在他临终前,对弟子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因果不虚,但有一事例外。"

这句话引发了后世无数学者的探讨。

王阳明所说的"例外"究竟是什么?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智慧?

明朝嘉靖年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王阳明的弟子徐爱正在整理老师的遗物。他翻开一本笔记,上面记载着老师生前的一段对话。

那是王阳明临终前的一天,几个弟子围坐在床前。王阳明神色安详,说起了自己一生的感悟。

"你们知道吗,我年轻时也不信因果。直到龙场悟道,才明白了许多道理。"王阳明说。

钱德洪问道:"老师,您说因果不虚,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商人,他一生积德行善。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饥饿的人快要饿死,就把自己的干粮全部给了那个人。"

"后来怎么样了?"徐爱追问道。

"那个商人后来生意越做越好,家业越来越大。他一直记得那次施舍的经历,就开设粥棚救济穷人。"

弟子们点头称是。王阳明又说:"这就是善有善报的因果。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

"什么事?"弟子们好奇地问。

王阳明说:"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有个读书人,他从小就很聪明,但总是不得志。有一天,他遇到一个老者。"

"老者对他说什么了?"

"老者说:'你前生欠了别人的恩情,今生要还。'这个读书人不信,说自己读圣贤书,怎么会有业债?"

"读书人后来怎么样了?"

王阳明说:"他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读圣贤书不是为了逃避因果,而是要明白因果的真谛。"

弟子们若有所思。王阳明又说:"不过,因果也有一个例外。"

"是什么例外呢?"弟子们更加好奇了。

王阳明说:"你们看那天上的云,飘来飘去,看似随意,实则有风在推动。人的一生也是这样,看似是因果在主宰,实则..."王阳明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了。他看着弟子们期待的眼神,微微一笑:"这个例外,关系到人生最大的秘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弟子们屏息静气,等待老师揭示这个秘密......

王阳明庄严地说:"《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因果的例外,就在这个'空'字上。"

"一切因果,都是由心造。《华严经》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能超越因果。"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王阳明引用这句经文,正是要说明超越表相的重要性。

王阳明继续开示:"你们要知道,因果报应固然真实,但更重要的是明白:因果的本质是什么?"

《楞严经》说:"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这句话道破了因果的根源。

"修身养性,不是为了求福报,而是为了明心见性。"王阳明说,"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求福报而行善,这善就不是真善。"

《维摩经》说:"若菩萨作是念:我当度众生,即为堕落。"这正说明了不执著于善果的重要性。

王阳明又说:"真正的善,是从本心流露出来的自然之善。这种善,不求果报,不望回报,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句话揭示了超越因果的根本。

"你们看那些圣贤,"王阳明说,"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因果,而是已经超越了因果。他们行善不是为了得好报,而是因为善本身就是心的自然流露。"

《法华经》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正是说明了超越因果的境界。

王阳明继续说:"因果的例外,就是当你的心完全清净,不被得失所动,不为善恶所转时,你就超越了因果。这不是否定因果,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因果。"

《涅槃经》云:"见一切法,即见佛性。"这就是说明了见性的重要性。

"就像那天上的月亮,"王阳明说,"它照在千江万湖上,处处有它的倒影。可是月亮本身,既不增也不减。这就是超越因果的境界。"

《心地观经》说:"心地无染是良田,能生一切诸功德。"这就是在说明清净心的重要性。

王阳明最后说:"所以,你们要记住,不是不信因果,而是要超越因果。不是否定因果,而是要明白因果的真谛。这就是我说的因果例外。"

这段开示被记录在《传习录》中,成为后世研习心学的重要指南。

王阳明通过这个开示,不仅阐明了因果的真谛,更指出了超越因果的境界。

《大乘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这正是王阳明所说的超越因果的境界。正如他所说,因果的例外不是否定因果,而是超越因果,达到心灵的真正自由。

徐爱看完这段记载,深深地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他把这个道理传授给后学,教导他们不要执著于因果,而要明白因果的真谛。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

0 阅读:7
大话四八方

大话四八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