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徴明的学生王稚登行书诗册册页

東海書文 2024-02-10 05:33:39

王穉登(1535-1612),字百谷、百榖、伯榖,号半偈长者、青羊君、广长庵主等,江苏苏州人。万历十四年曾与汪道昆、王世贞、屠隆等在杭州共举『南屏社』。万历二十二年被召参与修史。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王稚登文思敏捷、著作丰硕,令文坛瞩目。他一生撰著的诗文有21种,共45卷。

释文:飞瓦狂风射窗雨,湖上荷花吹不起。梦魂惊破未能归,晓望吴

门隔秋水。右湖上风雨。红莲结子子空房,白藕

含丝丝不长。莲心最苦浑如妾,藕丝易断恰如郎。

右采莲曲。玉节使臣装,还朝路正长。汉郊饶苜蓿,天

厩老骊黄。麰麦田中水,桃花树上霜。不知伊与傅,若箇理阴阳。

右送谈太仆。化城聊寄迹,因得事空王。修竹竿竿绿,清

池面面凉。东林斋后磬,西寺定中香。来往多禅侣,都令世虑忘。

右客居南屏僧舍。题识:王稺登。钤印:广长庵主、王稺登印

王穉登的书法师从文徴明,他正是从文徴明而上追宋元名家苏轼、黄庭坚等。如万历戊申秋九月,王穉登七十四岁作《行书视翰》,学黄庭坚笔意。他曾称赞黄庭坚“楷法妍媚, 笔势纵横绝胜菊坡”。王穉登十分强调以气势来统辖形式变化的和谐,在作品整体把握上显出一定功力。与此同时,在个别字上竭尽缭绕曲折之姿态,表现了他心中对取态的艺术旨趣。

全篇以行书为主,俯仰映带,气脉连贯。笔意苍郁雄畅,变化多端。笔法方圆结合,随势就体,随体赋形,骨肉均匀。纵观整幅作品,具有舒展流畅的气势,寓巧于拙的用笔,内在挺劲的力感,使人感受到王稚登的行书不受传统成见的束缚,率真自然地将感情倾注于笔下,显示了明代尚势一派书法艺术的魅力。

0 阅读:5
東海書文

東海書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