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景帝废太子刘荣,把栗姬一族灭族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为刘彻做太子做准备,为此他没有立刻册封王娡为皇后,而是等到栗姬死后,才找册封了王娡为皇后,不久后,他又册封胶东王刘彻为太子。但册封了太子,距离继位为君,还差的很远。刘荣也曾经做了太子,还不是身陷囹圄,最后自杀而亡!为了保证刘彻这个太子能够顺利继位,汉景帝必须要给刘彻物色合适的“社稷之臣”!
太子的老师很重要,因为那是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这个人选的好不好,直接决定了太子的起点。汉景帝刘启的老师,就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晁错,晁错被刘启称为自己的智囊,可见这位老师对刘启的影响有多大!晁错一手促成了刘启削藩,尽管直接导致发生了“七王之乱”,但这个阵痛,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是十分必要的。汉景帝刘启最后迫于各方压力,腰斩了老师晁错,很多人说刘启刻薄寡恩,但那也是无奈之举!
就和秦惠文王继位后,为了安抚老氏族们,他立即处死了商鞅一样。为了堵住藩王们“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获得道义上的正确,汉景帝用晁错的死,获得了“以义击暴”的舆论正确!这下子吴王刘濞没有借口了,只好撕破脸,说自己就是想做皇帝,从清君侧到自己做皇帝,这就是两回事了。清君侧是忠臣勤王,而自己做皇帝就是“反朝廷、反祖宗”的问题了。
汉景帝刘启给刘彻选的老师有两位,一个是他钦点的同儒学的卫绾,另外一个则是名义上由窦太后安排灵通黄老的汲黯。卫绾是出了名的职场老油条,屹立不倒的原因,就是他深通官场之道。汉景帝也指出,“太子的培养,重在选左右,左右正则太子正,左右贤,则太子贤,因此太子刘彻的老师,非你卫绾莫属!”至于汲黯这个老师,虽然很多人说他是窦太后的人,但他也是出了名的直臣,后来汉武帝对于汲黯的评价就是“社稷之臣”。两个人一个通儒学,一个通黄老,汉景帝的意思很明确,要汉武帝能够在似乎自相矛盾的学说里,找到自己的道!
什么是“道”呢?就是做任何事,都要先思考一下,要带着脑子行动,学说是用来顺应时势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卫绾就在汉武帝的建元新政失败后,告诉他说:“治国之道不在于用那家的学说,那是书呆子的看法,只要顺应时势,对于治理国家有用就好了,你现在就需要用道家的术,来应对目前的危机!石头在地上,就是块石头,无论它有多大,都没用处,但把它放在高处,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叫做集势而不集力!”
汲黯就更厉害了,在汉武帝大谈特谈儒学的时候,他没给自己徒弟面子,直接指出:“陛下表面上说儒学,实际上内心的欲望是很多的,根本不会轻易满足!”汉武帝大怒,但也没有发作,只是退朝回到了后宫。左右的人向他建议,要严厉的处置汲黯,治他个大不敬之罪,但刘彻没那么做,还评价说:“你们不懂,汲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
四个能人,都不是社稷之臣!平定“七王之乱”,汉景帝刘启主要依靠三个活人和一个死人,死人就是他的老师御史大夫晁错,没有晁错的削藩令,无法加强军权,会让诸侯们继续做大,严重威胁皇帝。而三个活人则是弟弟梁王刘武,太尉名将周亚夫和表弟窦婴,这三个人功劳都很大,其中梁王刘武在梁国都城睢阳据守,令吴王刘濞的吴楚叛军,没有向前继续前进一步!周亚夫统领大军,平定山东四国后,又切断了吴楚叛军的粮道,并在最后的决战中,击溃了吴楚叛军,一战而胜!至于表弟窦婴,这位更像是汉初的萧何,他在荥阳据守,负责把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保障了周亚夫的大军,同时他又推荐了栾布和袁盎,为平定叛乱立下了奇功!
梁王刘武:比谁更能坚持,梁王被汉景帝耗死了!这三个人都很能干,但是对于汉景帝刘启而言,也是最大的麻烦!尤其是梁王刘武,这个弟弟可是母亲窦太后的心尖宝贝,窦太后不止一次提出:你的儿子都太小了,还是让你弟弟继承皇位,等你儿子长大了,把皇位再还给他!这是说笑话呢!皇位还会让出来吗?汉景帝不信,说这话的窦太后自己也不信!但梁王刘武可不是个无能之人,他手下的能人很多,包括韩安国在内,都是他的亲信之臣。汉景帝在位时,梁王刘武就因为继位的事,暗杀了以袁盎为首的十几个大臣,把京城搞的血雨腥风。
有这个胆子的人,除了梁王没有第二个人了。在中尉郅都查办此案时,很多人对这个案件噤若寒蝉,因为他们都知道是谁干的,但就是不去追查,因为他们清楚,得罪了梁王,恐怕下一个被杀的人,就是自己了!郅都可不管这些,他被汉景帝刘启称作苍鹰,就是因为作为酷吏,他执法不二,对待王室宗亲,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在济南府的时候,郅都就曾经把挑头闹事的当地一个豪族灭族!面对郅都的步步紧逼,梁王刘武也有点慌了,他把羊胜和公孙诡藏了起来,想负隅顽抗。
老成持重的韩安国看出了问题,他对梁王刘武说:“大王你不要执迷不悟了,你认为你和临江王刘荣相比如何?”刘武想了想,摇了摇头说:“我不如临江王,他毕竟是皇帝的亲儿子,曾经的太子!”“对呀!大王,我听说最近郅都已经开始对临江王下手了,理由就是临江王违制!你也知道所谓侵占祖庙这种事,就是和借口罢了,本意就是要找你的是非,准备收拾你之前的借口!”韩安国接着说:“大王,你有恃无恐的原因,无非是太后的宠爱,但太后年纪大了,还能照顾你多久?一旦太后不在了的话,你将如何自处呢?”
梁王刘武把羊胜和公孙诡叫出来,告诉他们说:“你们是我的忠臣,却是朝廷的叛逆!如今我也无法保护你们了,有什么需要办的事情,尽管开口,本王一定替你们解决!”羊胜和公孙诡自杀,不能把他们交给郅都,因为如果落到郅都手里,他们就会知道酷吏的手段有多恐怖,到时候梁王就会更加被动!通过这件事,刘武彻底老实了,心力也被耗尽了!汉景帝的目的达到了,梁王刘武年轻力壮,却比体弱多病的哥哥汉景帝刘启先去世了。
太尉周亚夫:比谁能隐忍,汉景帝气死了周亚夫!解决了梁王刘武,周亚夫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作为制衡梁王刘武的力量,失去了对手也就失去了控制,失控的力量是什么呢?是威胁!周亚夫的能力,是世所公知的,在细柳营里,除了大将军周亚夫弟弟军令,没知道天子的诏书!这样的将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使用的。更何况他的父亲周勃,就是出了名的“功臣”,一直让汉文帝刘恒忌惮!
汉景帝刘启对周亚夫的称呼是“跋扈将军”,这样的人,到底能不能做社稷之臣呢?通过一次御前的酒局,就判了周亚夫死刑。这天汉景帝请大臣们喝酒,周亚夫和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不紧不慢的走着,到了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开始很久了。汉景帝也早就让人把周亚夫的筷子收了起来,周亚夫发怒,对汉景帝说:“陛下,他们欺负我,不给我准备筷子,怎么吃饭呢?”“筷子是朕让人撤掉的,你来的太晚了,你眼里还有没有天子威仪!”
“臣不敢!”周亚夫嘴里说着不敢,但是身体却很诚实,他的身子在颤抖,这不是恐惧而是气愤!没过多一会儿,周亚夫就趁着汉景帝不注意开溜了,望着周亚夫远去的背影,汉景帝刘启喃喃自语道:“这样的人终非社稷之臣!”不久后,周亚夫就因为儿子置办铠甲的事,而被汉景帝下狱了,谋反叛逆之罪,让周亚夫在狱中绝世而亡!
魏其侯窦婴:比城府,汉景帝的一份遗诏,令窦婴最终下线!窦婴好像是汉景帝信任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不仅没被汉景帝弄死,反而在汉景帝刘启去世前,被招到了身侧,给了他一份遗诏!窦婴可是感动的不得了,没想到汉景帝居然这么信任自己,因为平时的时候,除了有大事不可解,才会想到他这个表弟外,大多数时候,窦婴都是被束之高阁的。
当窦太后向汉景帝提出让自己这个侄子做丞相时,汉景帝的回答是:“窦婴自视太高,习惯孤芳自赏,有点功劳就会沾沾自喜,这样的人是不能持重的,没办法让他做丞相!”最后汉景帝选择了卫绾,这个在窦婴看来一无是处的老家伙。
窦婴这个人有多自信呢?在七国之乱爆发的时候,汉景帝想让他出山,但他没有答应汉景帝,说自己有病没办法胜任。如果放在平常,他这么做就是抗旨不尊,但当时情况特殊,窦婴彻底拿捏了汉景帝一把,最后是窦太后出面,窦婴才出山相助的。汉景帝对窦婴说:“别的人都是以威取信,而你窦婴是以信取威!”窦婴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谢陛下!”并且不听汉景帝的安排,他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军事和用人,汉景帝不行!
有没有窦婴能看上的人呢?严格意义上是没有的,窦婴的眼里就没有比他牛的,皇帝也不例外。但这样的人还可以用,怎么用呢?给他一份遗诏,表示对他的信任和倚重,不过到他拿出遗诏的时候,他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因为平衡被打破,窦婴这个制衡的棋子就成为了弃子。
刘武、周亚夫、窦婴,都拥有决定天下命运的能力,但因他们经常蔑视皇权,所以他们都不是社稷之臣,而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而卫绾、汲黯这类人,有能力但无威胁,因为他们依托于皇权而存在,这就是社稷之臣的含义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