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前两天我跟王五四老师和他一个常年在日本的朋友一起吃便饭,期间聊到了房子,他们都已经把在杭州的房子卖了。
卖房,是如今中国的主旋律,如果说半年前还有人吹小阳春的话,现在我已经没怎么看到再有人说“楼市即将反弹”这种话了。事实正如我一直在说的,每一次所谓的小阳春,每一次政策的放开,都是一次出走的机会。为什么?因为总有人会心存幻想,总有人会觉得我们不会让房地产市场崩盘,总有人会觉得政府无所不能。如果没有这群人,你的房子是卖不出去的,因为得有对手盘,否则它就是一堆破砖烂瓦。
那其他资产呢?也不好,你会发现现在国内几乎没什么资产是好的。为什么?因为对经济的整体预期在下降——当老百姓觉得日子会越来越差的时候,就会努力去还负债,而不是去借债买资产,如此,整个市场的水就会越来越少,资产价格自然会越来越低。
所以钱都去哪儿了?钱没去哪儿,因为原本就没有这些钱,10斤猪肉打了9斤水,现在只是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让资产价格慢慢回到和我们国家正常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程度而已,也让大众的情绪降降温,别拿北上广深的房价做赶英超美的梦。
前几天有人问我,说恒大怎么能欠2万多亿的债,这些钱去哪儿了?我说你买了个东西,花了100万,贷款50万,但现在发现它就值5万,你说钱去哪儿了?中国房企数量基本是全世界最多的,负债率也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80%甚至超过100%的都不少,口袋里就1000万,就敢凑5000万去拿地,拿完去抵押出来还完这些短期借的债,接着卖期房,然后继续再拿下一块地。
其实房地产并不是暴利行业,土地成本就占了大头,因为当大家都觉得房地产能赚钱,都来竞价的时候,自然会把竞拍的土地价格抬高到大家都没什么钱赚的地步,这时候谁赚钱?只有政府赚钱,所以这20年是吃政府饭的黄金20年。房产商这样畸形地竞价,压缩利润空间,就必然会在资金上想办法,所以杠杆加杠杆,拿10块钱当100块钱用,赚10%也能翻倍。
大家都在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这话是对的,还是信用货币增发的支柱产业,把中产的钱都收到政府手里的支柱产业——这件事在房价还没崩盘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当手里的房子没法变成钱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借了30年债买房子,是预支了未来30年的劳动,最后房子变回了钢筋水泥,可那些预支的劳动,可是30年一滴汗水不能少地要继续还给银行,这才是真正的“消失的30年”吧?
一个人一辈子的主力劳动时间,也就三四十年,能让中国人一次性预支自己一辈子的,也就房子了。可为什么为了那个壳子,人们愿意这样做?本质上还是觉得它能涨价,如若不然,谁会做这么不理性的决定?不管很多“刚需”是不是把自己的“刚”说破大天来,也是为了涨价,如果明知会跌价,那这么高额的消费成本很多所谓的刚需都是不愿意承担的。
那有人可能还会追问,这30年的劳动又去了哪里了呢?几亿中国人劳动30年,都在为银行打工,那银行作为“雇主”的钱呢?这些财富去了哪里,总不能说大家没在创造财富吧?喏,以后那堆没人住的房子,这就是去处。生产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如果生产多了,就卖不出去,比如农民倒牛奶,橙子烂在地里,这些都是好事,是市场的正常调节,说明你没有生产对东西,就活该做无用功——我们小时候课本里用“资本主义倒牛奶”来形容资本主义的邪恶,后来发现,社会主义也倒牛奶,而且就该让他们倒才是对的。此时你要去救救农民伯伯呢?农民就来劲了,嘿,来年还生产,这叫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就是说,它偏离了需求供给的正常调节,给了生产者错误的指导。
房子也一样,每救一次,都会来一次劲,偏离就更远一点,国民财富耗费就多一点。房地产行业需要那么多从业者吗?根本不需要,他们本可以在其他社会岗位为中国经济做出贡献,但因为错误的指导,导致他们做着无用功,让整个社会继续支付薪水给他们,最终生产出无数不炸掉也没人要的东西——不用怀疑,未来很多农村和十八线小城都会出现空房随便住的情况,跟很多发达国家一样,空置就收税,流浪汉住满一定时间就归流浪汉所有,因为主人本来也要扔掉。
那天吃饭时,那位长居日本的朋友说,中国老百姓有个奇怪的执念,至少他在日本很少看到,就是这个钱不买房能干什么呢?也不能买股,好像只能看着它贬值,完全不去看看中国以外的机会,比如日本的股市就涨得不错,这全世界也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啊,也没有哪个资本市场说中国人的钱就不能投。
那天我们还聊到了老龄化,他说日本已经差不多走出老龄化了,现在在往年轻化走,中国吧,刚开始走进去。
这就是周期,都说我们前面几十年发展快,中国奇迹。其实不是奇迹,我们只不过刚开始增长,拿周期左侧快速增长的前半段,在对比别人已经走入的周期右侧而已。当我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我们的资产泡沫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家经历的,我们都会经历一遍,资产价格暴跌,中产返贫,少子化,老龄化等等。
我们作为群体并不特殊,该经历的都得经历,但我们作为个体有的选。如果说人还会受到一点物理限制,至少钱不会。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