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缅北血奴事件大家还记得吗?作为事件发生地的缅北,金三角地区的一部分,这个地方确实令人望而却步。
金三角地区位于缅甸,老挝,泰国三国的交汇处。
因此地治安混乱,毒品交易盛行,并且存在众多的矛盾,成了“三不管”地区。
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东南亚角落,到世界毒窝之一,它的形成,也与中国有着一定的联系,就让我们回到80年前,探寻一下这段往事。
一、被抛弃的国民党残兵1948年末到1949年初,国共内战进入尾声,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但是仍然有部分残军在顽强抵抗,在解放大西南以后,有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就逃窜到了东南亚地区。
面对解放军的追击,国民党第八军的一名团长:李国辉带领数百名残兵败将开始逃亡,他们从我国云南边境进入缅甸,妄图在国外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进入缅甸后,李国辉率领众人继续南下,一路披荆斩棘,历经千辛万苦,穿过了当年远征军走过的的热带雨林。
到达缅甸境内的一处小城后,他与另一股国民党残军相遇了,此时,这支部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人。
为了联系到台湾,李国辉将生存希望寄托在从大陆带来的一部电台上,他立即向台湾总部发起求助。
此时台湾刚刚迎来大量逃窜人员,政局不稳,国民政府自身都难保,根本无暇顾及他们,仅汇来了五万泰铢,让他们自寻出路,谋发展。
二、国民党残军队伍发扬壮大没办法,大陆没法回,台湾政府对此又不管不问,只能依靠自身力量了。
李国辉和部下经过协商之后,做出了长期驻扎在此的决定,由李国辉担任指挥官,从此在金三角安营扎寨,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组织“复兴部队”。
金三角地区森林密布,山峦叠嶂,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位置,这种地理位置尤其利于打游击战。
随着不断吸收各路人马,国民党军队在几年内就成为了该地区最强大的组织。
眼看队伍越来越壮大,李国辉开始整编残军,他给残军下达了三个命令,首先是必须先解决温饱问题,温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部队好几千人,只有吃饱才能进行生产,发展自己的势力。
他让士兵去开荒种田,但是我们都知道种田是需要时间的,庄稼最少得三四个月才能收获,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生活,他们很快找到了发财的门路,就是从事武装护送毒品工作,收取高额的费用。
众所周知,金三角毒品交易盛行,运输毒品也并非易事,遭遇土匪烧杀抢掠是常有的事,
为了护送毒品的安全考虑,李国辉给从事运输工作的护送小组配备了冲锋枪和大刀,若是半路遇到地头蛇,可以对其进行清除。
他们独占毒品的运输线路,因此武力护送毒品被他们做成了独家垄断生意。
同时他们也凭借自身优势,给当地的商人做保镖,如此一来,军队的财政转亏为盈,顺利运营起来。
此外流落到这里的国民党军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逐渐在此成家立业,这也是一种扩大势力的手段,通过联姻的方式使得他们与当地人相处的十分融洽,慢慢地都变成了“自己人”。
还有的人与当地的有权势的家族联姻,这更加使得李国辉的部队在缅甸稳固了根基。
在李国辉的一番苦心经营之下,这支国民党残军终于在缅甸立住了脚,俨然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
然而,李国辉的这一系列操作,难免不引起缅甸政府的注意,一支异国他乡的部队,在自己国家安营扎寨,势力逐渐增强,缅甸方怎能坐视不管,必须出兵灭一下威风!
缅甸政府毅然决然的向这支残军发起了进攻,派出了6000多名士兵,对李国辉部队展开围剿,并且切断了他们的后方去泰国的道路。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李国辉并不想与缅甸政府动武,提出与缅甸政府和平谈判。但是缅甸政府不吃这一套,虽然力量悬殊比较大,但是当面对生死存亡的问题,李国辉只能殊死一搏。
国民党军队虽是败兵逃亡过来的,但是当面对缅甸正规军时,一点也不胆怯,这支残军论作战经验和能力完全不输缅甸正规军。
缅甸军和残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在武器装备上虽不及缅甸军,但是李国辉率领的残军还是俘虏了不少缅军,但因为缅甸信奉佛教。
当地百姓担心被俘虏的士兵可能会被杀害,纷纷向缅甸政府请愿,希望停止交火,与李国辉谈判,释放战俘。
最终谈判成功,缅甸政府同意他们在这里滞留,他们也释放了战俘。
此时,残军打败缅甸政府军的消息传到了蒋介石耳边,他大感震惊,曾经作为残兵逃到缅甸的军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然能发展壮大到如此实力,觉得这是一支很有潜力的部队,可以作为反攻大陆的第一枪,不舍得轻易放弃这支部队。
于是,老蒋将自己的心腹李弥派往金三角,运营自己的一方天地。
三、成为金三角的土皇帝金三角地区什么最赚钱,那当然是毒品生意,通过贩卖毒品,李弥赚的是盆满钵满,成了当地的“土皇帝”“云南王”。李弥曾大言不惭地对外表示:“做云南王不大行,但做缅甸王那是轻而易举”。
李弥的此番言论,使得缅甸政府消灭国民党残军的意愿愈发强烈。
随着李弥虚荣心的膨胀,在一次护送毒品过程中,嚣张的李弥竟组织运送2万多公斤的毒品至老挝,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老挝政府,老挝政府出动空军对国民党残军进行狂轰滥炸,缴获全部毒品,这也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残军的气焰。
周边的国家感受到国民党残军存在的威胁,纷纷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谴责其粗暴侵犯别国主权的行为,并且要求台湾当局撤回残军。
蒋介石一方面不愿撤离这支队伍,另一方面迫于舆论压力,蒋介石拖延找了各种借口只撤走几千人。
直到1962年6月,在联合国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不得已分多次撤离,共撤出2万多人,仍留了五千精锐在此留守。
当然,蒋介石明里陆陆续续撤军,但是暗地里在金三角不断安插眼线,潜伏于此,积蓄力量,等待恰当时机继续对大陆进行反攻。
中缅都认为消灭国民党残军势在必行,在缅甸政府的请求下,中缅双方缅甸决定共同解决这个眼中钉。
在1960年,中缅双方签订了利于两国友好发展的《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以及《中缅两国边界问题协议》,依此协定两国共同勘定边界。
1960年11月,解放军第13军39师联合云南部队,启动了“湄公河之春”行动,歼灭残军七百多人,摧毁了国民党残军经营了多年的基地,这支令多方头疼的国民党残军终于被铲除殆尽。
而对于扎根金三角地区数年的残军而言,大都已经不愿意再返回台湾,尤其是对于在当地已经成家的老人,已然这里已经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因此不少残军选择加入泰国,并且获得了泰国的认可,他们帮助泰国政府镇压叛乱军阀,并被泰国军方收编为正规部队。
美斯乐村
自1992年开始,这支没有国籍,身份特殊的人成了泰国的公民,正式以合法的方式在泰国正大光明的生活下去,并且已经有了6万多后代。
至今在泰国的美斯乐小镇上,还随处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