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田子方》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

求求求文化 2024-03-26 08:13:31

文王观于臧(zāng),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玉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

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rán),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chōu)乎!’”

诸大夫蹴(cù)然曰:“先君王也。”

文王曰:“然则卜之。”

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

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

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斔斛(yǔ hú)

不敢入于四竟。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斔斛不敢入于四竟,则诸侯无二心也。

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向曰:“政可以及天下乎?”

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颜渊问于仲尼曰:“文王其犹未邪?又何以梦为乎?”

仲尼曰:“默,汝无言,夫文王尽之也,而又何论刺焉!彼直以循斯须也。”

在文王对臧地的巡视中,他偶然遇见了一位老者,在水畔悠然钓着鱼。然而,这位老人虽然手握钓竿,却似乎并不真正在追求钓鱼的结果。他的钓钩并未深入水中,而是悬浮在水面之上,仿佛与世无争,只是单纯地享受着垂钓的过程。

这种超脱于钓鱼目的本身,不执着于结果的行为,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心无旁骛的境界,正是合乎道的表现,因此引起了文王的深刻关注。

文王被老人的风范所折服,心中萌生了推举他,将国家政务托付给他的念头。但这样的决定可能会引起朝中大臣和贵族们的不安,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然而,如果放弃这个念头,文王又感到惋惜,因为百姓们可能会失去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庇护和指导的贤人。

在深思熟虑之后,文王选择了一个清晨的朝会时刻,向在场的大夫们宣布了他的想法。他说:“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位贤者,他面容黝黑,胡须修长,骑着一匹斑驳陆离的马,马蹄的一侧还是红色的。他在梦中命令我,让我将政事委托给那位在臧地垂钓的老人,这样我们的国民就能够避免许多苦难。”

诸位大夫皱眉思忖,说道:“这定是您的父亲在天之灵托梦给您,为了告诫君王。”

文王听后,沉思片刻,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占卜一卦,以确认其意。”

大夫们立刻回应:“但这是您先王的旨意,毫无疑问,又何必占卜呢?”

于是,他们决定迎接那位来自臧地的长者,并将国家的重任交于他。这位长者掌权之后,没有对现有的典章法令进行任何更改,也没有颁布新的政令。

三年过去了,文王亲自巡视国内,他发现各级官员不再结成私党,也不再夸耀个人的功德。国外的度量衡器也未能再进入国境。诸侯也就不会生出异心,那是和光同尘;官员不夸耀功德,那是同心同德;外国的度量衡不再进入国境,表明列国不再有觊觎之心。

不更改典章法规,不发布偏颇的政令,这是在上者无为的体现;不结朋党、不夸耀个人功德,这是国内士人和官员无为的体现。治理国家的人都能无为而治,百姓自然就会无为,连诸侯都没有异心,如此天下自然大治。

于是,文王尊崇并拜臧地老人为太师,以臣下之礼恭敬地向他请教:“这种管理国家的方法,是否能够推广至整个天下?”

然而,面对这一重大的问题,臧地老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保持沉默,言辞含糊。

尽管在白天,他仍然出席朝会,但到了夜晚,他却悄然离去,从此音信全无。

颜渊,孔子的弟子,对此事感到困惑,于是向孔子请教:“周文王,他或许还没有达到圣人的境界吧?否则,为何要通过假装做梦来欺骗大臣呢?”

孔子回答说:“嘘,不要再说了!周文王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你又何必去揭露他呢?他不过是顺应了当时的人情世故而已。”

从古至今,姜太公的故事流传甚广。据传,他的垂钓并非真的为了捕鱼,而是在展示一种态度,一种不为鱼而来,而是为了吸引君王的注意的策略。这是关于姜太公“愿者上钩”的典故的由来,意在表明他的志向不在于钓鱼,而在于得到君王的重用。

果然,周文王被这一姿态所吸引,认为姜太公是理想的辅佐人选。尽管文王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带有主观性,可能不会得到大臣们的一致认同,他便巧妙地以一个梦境作为任用姜太公的依据,称这是先王的意愿。这样的解释消除了大臣们的疑虑,也增强了姜太公的神秘魅力。

想象一下,仅凭一次垂钓就能让君王深信不疑,这需要多么独特的个人魅力。更令人深思的是,当文王想要将姜太公的政策推广至更广泛的领域时,姜太公却神秘地消失了。这看似难以理解,但如果结合他垂钓时的独立自主,不难理解这一行为体现了文人对于个人独立性的坚持。

姜太公在垂钓时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方式,不拘泥于传统,对待国家治理也是如此。他的消失,反映了当君王试图固定某种治理模式,即“有为而治”,而非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姜太公选择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判断,选择了功成身退。

姜太公的垂钓,实际上是在寻找能够认识并重用他的伯乐。这种行为模式,虽然源于古代臣子的心态,但却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一种主动选择明君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地位。

孔子对姜太公的经历和待遇深感慨叹,因为他自己虽有政治抱负,却未能找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

这种基于垂钓活动的君臣逻辑关系,展现了古代士阶层对个人独立性的追求。自姜太公起,垂钓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寻求仕途的一种象征性方式。

成语:

【坏植散群】意思是解散朋党;指离心离德。

0 阅读:0
求求求文化

求求求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