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4年10月28日下午,智己汽车联合Momenta举办智能驾驶技术日,宣布其智驾系统IM AD 3.0完成从“最像人”到“有直觉”的断代式进化,迈入“直觉”智驾新时代。
所谓“直觉”,即以更接近人脑结构的思考方式,生成本能反应来主导的直觉决策能力。这种智能驾驶系统带来媲美十年老司机的直觉驾驶体感,从而灵活、安全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
从进程来看,智己汽车已迈入智能驾驶头部梯队,并实现创新和领先。
其一,10月17日,智己宣布无图城市NOA全国、全系开通,其L2+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支持施工道路、无车道线道路、乡村小路等丰富的道路场景,做到“有导航就能开”。
今年是智能驾驶城市NOA开城大年,头部玩家都在规划年内实现全国开城。从落地速度来看,智己是为数不多覆盖率达到100%的品牌之一。
特别是,智己还启动了欧洲市场的L2+道路测试,为智驾出海打造首个“全球都能开”的无图NOA。
其二,智己同步率先具备L2、L3、L4智能驾驶量产能力。随着L3、L4级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出台,智己用户将最快享受到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体验。
今年6月,智己入选全国首批“L3准入及路试联合体名单”,预计将于2026年具备L3级自动驾驶方案的量产条件。有消息称,智己将在年内获得首批“L4级无驾驶人道路测试牌照”,实现无人驾驶车率先上路。
其三,智己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首批量产“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的品牌。通过“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安全逻辑网络”的技术底座,智己IM AD 3.0突破智能驾驶的体验上限,也大幅增强了安全性。
技术日当天,帮宁工作室采访了智己汽车和Momenta相关负责人,希望能挖掘他们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一些思考。
数据驱动
2024年,智能驾驶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而端到端则是热门中的热门,特斯拉、小鹏、理想、华为、蔚来等发布了相关解决方案。
行业共识是,端到端将是自动驾驶很重要的技术方向。目前,行业主要模式是两段式或多段式端到端,因为一段式端到端智能驾驶,对算力和算法都有更高门槛要求,研发难度更大。基于此,在以安全为核心的前提下,两段式和多段式更容易实现。
但一段式颇有优势——能处理复杂的场景,即使在感知模型中没有对应的物体定义,系统仍能作出合理的决策。这种方式更接近人类直觉,能在复杂环境中作出快速、合理的反应。
“行业里,端到端大模型是多条途径,包括横向和纵向,但真正做到这些的并不多。”Momenta CEO曹旭东表示,“一些所谓的端到端大模型,只输出横向,没有纵向输出。”
在他看来,智己和Momenta联合打造的IM AD 3.0是比较完整体的端到端。首先是一段式,完全打通了感知和规控。其次,轨迹同时控制横向与纵向,相当于横纵向通过大模型同时很好地优化,在智能、舒适和安全上,都达到更高水平。
要实现从“最像人”到“有直觉”,海量数据是重中之重。亦因此,他们收集了海量数据,从中筛选好司机的驾驶行为和一些好的指标,最终基于海量数据分布,运用老司机、好司机的驾驶行为,指导智驾系统学习。
曹旭东表示:“这套一段式端到端智驾大模型,不仅拥有‘人的直觉’,而且拥有‘海量的好司机直觉’。”
从路测视频中可以看到,IM AD 3.0像老司机般丝滑操作,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游刃有余。
比如,在中心城区丝滑礼让,轻松绕行水坑等障碍物;在人车混流的无保护左转场景时,像老司机一样老练不傻等;在错综复杂的路口,即使面对无中线、超宽车等看不清的路况,也能从容应对。
这套一段式大模型并非一两年内横空出世。早在五六年前,当行业还不觉得城市NOA会这么快实现、都更专注于高速高架NOA研发时,智己和Momenta就已经开始研发、打磨一段式大模型。
早期行业内有两个流派——rule-based(基于规则)和Data-Driven(数据驱动),智己和Momenta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我们始终认为,智驾到最后一定是像人一样开车,因为人开车时,不会先认出这是瓶子或者什么的,然后再做规划。”智己汽车CMO李微萌说,“即便Data-Driven要的训练量很大,一开始起步没有那么好,但现在看来,这条路是对的,因为智驾一定会实现城区NOA。”
在行业还未流行端到端概念时,智己就已投入到两段式端到端,典型成果是今年年初发布行业首个将数据驱动的规划算法,应用于量产项目的D.L.P.人工智能模型,即达到“最像人”的阶段。
《新机器智能》作者霍金斯被称为脑科学领域的科技怪人,他提出人脑运行机理类似于经验+预测大模型。“这和一段式端到端的基本理念是一样的。”智己汽车智驾中心总监贺锦鹏说,后者的经验是训练大数据,而且是海量、优质的数据,而预测即端到端本身的输出。
目前,行业头部都在做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根据贺锦鹏的介绍,在相同趋势的基础上,智己还提出,通过快系统、慢系统相互配合,通过仿真人脑,用“直觉推理+逻辑分析”的方式正确处理问题——快系统即直觉推理,善于用直觉与经验快速处理问题,形成决策。
选择数据驱动,还有一个好处是有机会借助L2++的数据和规模优势,打造L3、L4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体验。智己对L2、L3、L4采取共平台开发策略,共享数据池和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成为全国首个同时具备L2、L3、L4智能驾驶量产能力的品牌。
跨域融合
2023年初,智己确立“驾控”这一核心标签。从产品定义角度而言,驾控是智己产品的第一长板。
但智能化下半场的进程比人们想象的更快,行业蜂拥而入。
慢慢地,智己的标签似乎也发生了变化,核心指向智能化,而且出人意料地让激光雷达成为20万元级别产品的标配,从而打响行业“智驾平权”第一枪。此外,还带来上汽十年磨一剑的科技成果——灵蜥数字底盘。
如今,智己又高调宣布智能驾驶取得新突破。有人提出疑问:智己在产品定义上是否有新的调整?
实际上并不冲突。
智己汽车副CTO郭辉表示,在智能化赛道,核心抓手是智能驾驶,这是技术底座。灵蜥数字底盘是智己的品牌优势,它与智能驾驶可以互相融合,前提是智驾技术要非常优秀。
它们构成了行业典型的跨域融合:数字底盘会用到智驾感知能力,在人驾情况下也能提供舒适的驾驶体验。以“云台车身”为例,依托智驾系统对环境的精准感知,它能识别大曲率的弯道,对底盘进行智能调整,让乘客感到舒适平稳。
要想智驾体验舒适、无顿挫,需要有好的底盘来做譬如手、脚、眼、脑的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好用的智能驾驶。对于智己来说,灵蜥数字底盘就是其智能驾驶系统非常合适的载体。
但跨域融合非常考验智己和Momenta的团队配合。
“智己和Momenta虽然是两个公司,但胜似一个团队,合作迭代效率非常高。”郭辉表示。
短短几年里,双方联合率先做了两段式端到端,现在又突破了一段式端到端的门槛。这种超越寻常的速度,证明合作双方有非常高的迭代效率。
前提是少走弯路、少犯错。郭辉认为,只有共同评估、共同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把双方的主观能动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优的量产目标。
智己的用户对IM AD使用黏性非常强。李微萌介绍说,近期一周里,用户在日常出行中,使用IM AD的比例为81.4%、均值为95.65km。IM AD包含ACC、Pilot、NOA、APA等功能,其中,APA5.5次,NOA平均数102.5公里,ACC最少2.5公里,Pilot均值是23.3km。
在普及智驾进程中,行业流行的做法是,在中高配车型上提供激光雷达等智驾硬件,采取付费开通制度。这让购买低配车型的用户无法享受智驾。
但智己不同。它让智驾如同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成为智能汽车必备的功能,全系配备。目前,“灵蜥双子星”——新智己LS6、智己L6全系配备“激光雷达+OrinX芯片”,且都开箱即用,让用户真正爱上智驾。
从在20万元级车型上标配激光雷达、软件终身免费,到率先打造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智己一直在引领、推动智能驾驶普及和进步。
随着新LS6、L6热销,智己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开上并爱上智能车。在良好驾控的基础上,一个智能化的智己形象正刻入用户心中,它将成为智己赢得智能化下半场竞争的一张有力的底牌。
根据智己智驾项目总监王康介绍,随着IM AD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分量和地位不断提升,一些国家相关部门、国家级检测机构纷纷找上门来,展开高频交流。智己几乎是所有高阶智能驾驶领域行业标准的参与单位。
未来,智己不仅聚焦产品,而且将为中国自动驾驶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