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在5次中东战争期间,有接近800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超过其总人口数的60%。对于这些因战争而失去家园的难民,各国通常会敞开“怀抱”,帮助他们摆脱流离、饥饿之苦,并充分地融入到当地社会。然而,有些国家的“善举”却并未换来感恩行动,反而给本国招致无穷的麻烦,乃至陷入内战,毁掉大好前程。这样的惨痛教训,在西亚小国黎巴嫩身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西濒地中海,北部、东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同以色列为邻,国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10万,首都为贝鲁特。作为非典型中东国家,黎巴嫩的民族、宗教构成相当复杂,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约占总人口的54%,分为逊尼、什叶、德鲁兹等3大派别,而笃信基督教的人口约占46%,分属马龙派、东正教、天主教等派别。
黎巴嫩行政区划图
黎巴嫩是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境内便陆续出现一些由腓尼基人创建的小邦国。此后,黎巴嫩相继被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帝国征服,并在罗马帝国统治的数百年间,成为基督教在亚洲进行传播的重要基地。从7世纪开始,黎巴嫩先后被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征服,大批穆斯林迁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人口和信仰结构。
1860年,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与德鲁兹派穆斯林之间爆发冲突,法国出兵干涉,由此实际上占领黎巴嫩。1920年,根据《洛桑条约》的规定,作为一战战败国的奥斯曼帝国被迫放弃所有的海外属地,法国正式获得对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1926年,在法国的默许下,黎巴嫩成立自治共和国,获得除国防、外交之外的各项管理权。1943年11月22日,经过友好协商,黎巴嫩正式赢得独立。
黎巴嫩各宗教派系分布
黎巴嫩独立建国之初,基督徒与穆斯林的人口比例大约为6:5,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各主要派别通过艰苦的协商,最终达成权力分割协议。按照这项协议,基督教马龙派人士出任总统和军队总司令,总理和议长分别由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人士担任,而德鲁兹派人士则担任军队参谋长。不过,议长虽然由穆斯林担任,但基督教派独占议会99个席位中的 53席,实际掌控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权力分割协议达成后,作为“老大”的基督教马龙派出于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拉拢德鲁兹派穆斯林并与之结盟,联合推进国家各项改革事业,以防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的掣肘。在双方的努力下,黎巴嫩实行全面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而欧美国家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对黎巴嫩基督教政府充满好感,也乐意出资帮助它搞建设。
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一度被称为“近东巴黎”
对黎巴嫩基督教政府的各项改革措施颇见成效。上世纪50-60年代,在保持国内政局稳定、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基础上,黎巴嫩充分利用外国投资,通过大力发展旅游、金融、过境贸易等行业,由此获得高额收入,人民生活水平跟周边石油富国几乎不相上下。由于黎巴嫩经济快速发展,加之政局稳定、环境优美,因此被外界称为“中东瑞士”。
当时,贝鲁特是与瑞士的苏黎世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大都市和中近东的交通、教育、文化中心,有“近东巴黎”的美称,而黎巴嫩镑也跟美元、英镑、瑞士法郎、西德马克一样,成为坚挺的国际货币。总之,当时的黎巴嫩,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周边深陷贫困泥淖的阿拉伯邻国们羡慕不已。
黎巴嫩美女
当时的黎巴嫩,不仅经济繁荣,而且社会非常开放、包容,尤其体现在女性权益方面。走在贝鲁特的街头,几乎很难发现身裹黑袍、头戴面纱的传统女子,而着装暴露、身材婀娜的女性则比比皆是。不仅如此,黎巴嫩的女性还可以接受教育、参加工作,甚至还被允许参政议政。正因如此,黎巴嫩被称作中东最自由的国度,吸引了大批阿拉伯贵族子弟和追求自由的青年前来学习、生活。
然而,随着人口格局和地区情势的演变,黎巴嫩的政局开始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原来,穆斯林在人口出生率方面一直远超基督徒,当他们的数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后,便再不满意现有的权力分配格局,强烈要求控制军队、谋求总统职位并重新分配在议会中的席位。与此同时,大量巴勒斯坦难民的涌进,更增强穆斯林对抗基督教政府的力量,最终酿成近乎摧毁黎巴嫩的大规模内战。
说起来,黎巴嫩政府允许巴勒斯坦难民入境,颇有些“引狼入室”的意味,如果它能预测到这项善举的后果,恐怕绝对不会迈出这危险的一步。
巴勒斯坦难民
原来,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不满约旦国王侯赛因跟以色列的接触、和解政策,在该国避难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多次发动刺杀、推翻侯赛因的行动,并勾结叙利亚入侵黎巴嫩,结果招致约旦政府军的残酷镇压。1970年9月,侥幸躲过约旦政府军清洗的巴勒斯坦难民,在周边各国的善意接纳下,大规模的涌入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继续从事反以反约战斗。
当时,进入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超过40万,其中包括1万多名武装人员。巴解武装进入黎巴嫩后,在南部地区建立基地,不断地偷袭以色列,而且还公然支持该国的穆斯林武装对抗政府。巴解组织“恩将仇报”的举动不仅引起黎巴嫩基督教政府的不满与敌视,加之美国、以色列、法国、叙利亚、伊朗等国纷纷插手黎巴嫩内政,由此增加该国局势的复杂性,并最终导致内战爆发。
黎巴嫩内战
1975年4月13日,隶属于巴解武装的一支游击队,袭击了贝鲁特一座基督教教堂,当场打死4名长枪党的党员和数名平民(注:长枪党又译做弗朗吉亚党,是基督教马龙派的军事组织)。惨案发生后,长枪党立刻实施“以血还血”的行动,在当天伏击了一辆载有26名巴勒斯坦游击队员的大巴,并将他们全部杀死。由此为开端,黎巴嫩内战正式爆发。
黎巴嫩内战持续15年时间,各派别之间激烈厮杀,最终酿成15万人被杀、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流离失所的人间惨剧。由于战争的摧残,黎巴嫩大部分城市沦为废墟,而国家经济也由此陷入崩溃,昔日的繁华景象再难重现。直到1990年,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黎巴嫩交战各方才签署《塔伊夫协议》,宣布结束内战、重新分配政治权力。
废墟之上的黎巴嫩人
然而,一纸停战协定根本无法化解基督教、伊斯兰教两大派别根深蒂固的矛盾,而叙利亚、以色列两大邻国的深度介入,更加剧了黎巴嫩国内局势的混乱。时至今日,黎巴嫩仍然未能建立起稳固的中央政府,各大派别割据并立的局面难以消除,该国要想实现真正的统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为被难民毁掉的亚洲富国,黎巴嫩的教训无疑极为惨痛,这也警醒世界各国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难民问题,严格限制虽然看上去有些“冷血”,但终究要好过不负责任的全盘接受。毕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重蹈黎巴嫩的覆辙,因为同情心泛滥而给国家招致灭顶之灾。
参考书目
1.[日]田上四郎:《中东战争全史》,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2.王新刚:《中东国家通史:叙利亚和黎巴嫩卷》, 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徐心辉:《列国志:黎巴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 [以]丹尼尔·戈迪斯:《以色列:一个民族的诞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名字
远离极端宗教。[得瑟]
大郎不吃药
极端分子,世界毒瘤
圆圆
农夫与蛇的故事有些人那是干的出来的,有些人本性就是邪恶的。
丑仔 回复 11-04 08:40
多读书。
北山狼
这就是阿拉伯国家统一不接受巴难民的原因,那他们又怎么支持哈马斯哪,都成笑话了
建业★旅程 回复 11-15 14:17
巴勒斯坦是地区不是国家,巴勒斯坦人有阿拉伯人有犹太人,巴勒斯坦地区是殖民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联合国授权建国的,美苏都赞成
重重滴 回复 11-12 16:30
支持他们去和以色列打,但是不要往家里带
觉航
收留邪教流氓,可想而知
用户18xxx55
还有约旦,好心收留反客为主,差点要了老国王的命
用户13xxx07
引狼入室 巴勒坦斯收留尤太人。结果差点亡国 不 已经在亡国路上[得瑟]
和风 回复 11-09 12:48
你又知道了!88年巴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国,联合国接纳巴为观察员。但不具备领土、边界、首都等民族国家基本要素,实际只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11年宣布建国,也只是有民事管理权
用户13xxx07 回复 和风 11-10 14:09
我当然知 尤纳被驱逐了千年 是打着收留 可怜我们的旗号标语下船的 那个照片百度一下 不难找 [得瑟]
用户10xxx49
黎巴嫩也是阿拉伯人,不收留也会被犹太人吞并的,以色列的胃口大着呢。
泊船听雨 回复 11-03 12:47
突撅奥斯曼帝国吞并了中东地区包括巴勒斯坦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战败,失去了海外领土,然后独立建国土耳其。巴勒斯坦地区让英国托管到1948年。1947年联合国把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让犹太人和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建国。1948年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阿拉伯巴勒斯坦人不同意,发起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果战败,约旦霸占约旦河西岸,埃及霸占了加沙。大部分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加入约旦国籍。1967年以色列打败了埃及和约旦得到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后来以色列土地换和平把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土地给了法塔赫,法塔赫放弃武力。不过哈马斯不同意。
用户88xxx39 回复 泊船听雨 11-07 12:56
联合国242号决议规定以色列撤出战争中占领领土,338号决议规定停火后执行242号决议,但以色列拒绝执行。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巴解组织提出“土地换和平方式”进行商谈,条约是任何主权国家都不可能接受的,但巴解组织签署了。根据《奥斯陆协议》,以色列先期归还巴勒斯坦加沙和杰里科两地,巴人实施为期5年自治,这是土地换和平第一次具体实践,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行后,背弃“土地换和平”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至此和平进度停滞,随后签订《希伯伦协议》、《怀伊协议》、《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以方蓄意拖延,双方大规模流血冲突不止延续至今
方厡
引狼入室,东郭先生与狼!
英雄の泪
虽然如此嘴里还是要支持,虚伪是各国须有的特质。特别这种利用生小孩来夺权的落后民族宗教。
红梧俊
唉狼来了啊,现在加沙人这么惨,阿拉伯人不同情吗?但是他们前身信誉真的太差太差太差了!!
拉拉巴巴 回复 11-04 22:28
问问侯赛因国王
胖马
所以大批量引入外族都是做死的前奏
洪武看世界 回复 龙行天下 11-10 15:58
怎么不是外族,黎巴嫩是腓尼基人的后裔,巴勒斯坦人是希伯来人的后裔。
龙行天下 回复 11-06 18:40
那不是外族,等于湖南湖北的关系,懂不?
用户18xxx10
谁让他们成为难民的?这才是祸端根源,必须拔出。这样,难民就可以回到自己故乡安居乐业。以色列就不该存在!
一阵风 回复 11-13 09:38
先是英国布局的,后面英国失势后是苏联跟美国主导,再就是美国以色列,苏联跟美国联手打压英国在中东地位扶持以色列
用户14xxx97 回复 11-07 16:49
英国之前是谁的地?按你这逻辑半个地球都是成吉思汗的
用户60xxx78
黎巴嫩曾经有中东小巴黎之称,结果给搞得乌烟瘴气!以前约旦和埃及都差点给巴闹得换主了[呲牙笑]这次以哈之战中东所有国家都拒绝收留巴的难民就知道他们在那里都不能安生!
猴哥
信口开河
用户48xxx70 回复 11-12 15:36
哈哈
用户48xxx70 回复 11-12 15:36
[笑着哭][笑着哭]
垃圾别封我讲话。
国内哈马斯也太多了!
猫咪大王
信那个教的一般都是有异教徒就和异教徒斗,没异教徒就找教内不同教派斗,同一教派就为了谁当大头目斗,总之就是要战斗。
大而论道-小而论理
美以在中东发展的颜色武装革命,波及了土叙冲突的库尔德人,扶持过哈马斯,阿巴斯,lS及叙反动武装,这些武装冲突都是美以制造的。
燕子安贝
所以,谁制造的这些难民?
昵称 回复 11-02 15:02
你不会觉得是以色列造成的吧
方寸山 回复 11-02 23:40
就那几个阿拉伯国家,一通搅和
用户15xxx08
俄哈伊粉子严重欢迎巴难民来中国[流鼻涕][流鼻涕][流鼻涕][流鼻涕]
用户68xxx92
农夫与蛇
方天画戟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不光是我们自己的历史为鉴
126325
黎巴嫩是世界上最悲催的国家
STA 詠勥
黎巴嫩人民移民澳大利亚的很多。
一阵风 回复 11-13 09:39
因为以前是发达国家有钱人不少的
哟呼丶
弱肉强食
似水流年
给以色列洗白早晚要遭报应
用户15xxx21
最邪恶的是什叶派
用户11xxx22
原来哈士奇的同类如此邪恶!
两只老虎
问题出在伊斯兰教上。
雪姐
老祖宗的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永远不会错
一阵风
当时约旦疯了,收了5万巴解加几十万难民,在英国协调下以色列拖住叙利亚 约旦大开杀戒,黎巴嫩收留了残存的一万多巴解这是后面内战的祸根,后面以色列 叙利亚 伊朗进场打了个稀巴烂 从发达国家变成了贫穷国家
Mr.Liang
不管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门吉三羊
不亏shi专家
无所谓
秦灭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