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话短说,是的。
美国的养老金一般就是all in sp500或者qqq或者voo,放三十年结束。
最简单的投资理财方式:all in定投标普指数,然后不要卖。就算短暂的跌一下,也会涨回来。等55岁以后慢慢卖掉养老。
美股是普通人可以持有的最优良资产。
美股指数最舒服的地方是什么?是你可以买来以后就放着。对,就放着。啥也别管。平均下来你一年依然有7%的复利,稳定的7%复利。
而且说句难听的,绝大多数股民根本也跑不赢7%的复利。你胡乱操作一通,最后发现还不如买几个美股指数放着收益大。
我还要多嘴几句。什么叫“发财”?
就拿美股来说,我打个比方,你30岁开始买,每个月投资3000美金,按7%的平均年利率来算,30年后预期是350万美金资产。
这算“发财”吗?其实这不算。毕竟这个周期有30年。什么算“发财”?你30岁开始买,5年变成300万。这种才叫发财。
美股这个叫“理财”。只是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提升资产的方式。满脑子都想着要发财,很容易走向投机,而世界上没有任何投机是安全可靠的。
————————————
炒股论坛里有句常见的话叫VOO and chill,意思是买标普500基金并放松,我怀疑这句话是Netflix and chill的变体。
最被广泛推崇的方式是有钱就买标普500,不乱动,不择时,不搞多元化。有日常开支需求的就增配一些红利基金和reits收股息。
这样做是没办法发财的,这样的投资理念纯粹是为了保值增值,长期来看也足以对抗通胀。
上新闻的往往是WSB里赌上头的老哥,各种炒作meme股,天天有人发1K to 1M的期权挑战(一千本金炒期权目标一百万),跟币圈天天发挑战的10U战神(10美元本金做100倍杠杆合约)比也不遑多让。这方面A股反而比美股更温柔,A股散户不能用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炒小炒差、炒重组、炒反转的风气浓厚,总有人来接盘,甚至退市股退市前还能有好几次死猫跳。美股则每年货真价实的退市几百支股票,几分钱几厘钱的仙股满天飞,垃圾股一天跌80%直接清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A股的残酷之处则在于没有为稳健投资者兜底的投资方式,无脑买宽基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坟头草已经半米高了,所有人都被逼着不断参与投机炒作,不进则退,天天看着炒小炒差的人一夜暴富,自己手上的指数基金十年没跑赢余额宝,还能chill下来吗?
最惨的则是在A股被价值投资毒打后,到了美股市场后一下子被过于丰富的金融产品花了眼,一头扎进炒meme股炒衍生品的湍流中,这样的认知错位是最悲剧的。
————————————
我是缅美缅a都做,一个很反直觉的事情,缅a确实比缅美保护散户。
我是指失败成本。
缅a基本是周期牛熊,这次熊是从21年末开始走下跌趋势,基本做多错多,但就算是目前这狗屎行情,对大部分股民来说,即使失败很多次,一年腰斩已经算很极端的情况。
缅美因为波动大,且多倍,融、空、期权等直接开放,在不后视镜的情况下,一次失败的决策导致一天直接腰斩甚至归零的情况并不少见,加上大多散户控制不住自己,爆仓概率比在缅a大得多。这种失败,若资金比重大,大概率永远起不来。(仅我周围就有好几个例子,且基本在缅a收益可观)
两个市场都能赚钱,这几年肯定是缅美机会更多,但长期盈利并“发财”两边都不容易。
学会保本才是第一。
————————————
先说一个热知识:
美股是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不是美国的股票。。。。
外行喜欢拿美股对比中房。这当然不对。因为你不能把曼哈顿东京的房子挂上海卖,但可以把阿里抖音甚至恒大挂到纳斯达克上市
所谓美股,其实是这个地球上,最优秀的那一群公司。
如果更名为:在美国上市的业内优秀公司指数,你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
————————————
如果我告诉你,一个鸡蛋,每天都在以2-3%的速度增长,然而鸡蛋里面的蛋黄每天都在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个鸡蛋可以一直这么涨下去不爆掉,你一定会觉得我精神有问题。
然而美国的GDP年度增长率过去20年一直在2%到3%之间,2008年和2020年甚至是负增长,而S&P 500指数在过去2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8%以上,过去四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5%,然后你现在告诉我买美股就能发财?
美股之所以长牛是因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巨额养老基金持续涌入市场,这本质上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10年之内如果不出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美股的最终结局就是爆掉,接盘的最后会是那部分养老金套在里面取不出来的人。
我这还没提汇率风险呢,如果10年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7降到1:3,你可以算算美股需要涨多少才能把你的汇率损失补回来。
新手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喜欢过分依赖历史回报率来做出投资决策。现在这个时候,闭着眼定投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中证A50,哪怕再等个两三年在一二线城市买套房,也绝对比你去折腾美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