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海科技2024年营收创下新高,亏损也创下了新高

苕国土鱼 2025-03-29 16:15:37

继续看发布2024年年报的上市公司,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芯海科技)成立于2003年9月,2020年9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电源、连接及AI技术平台为一体的集成电路科技企业。

芯海科技从客户需求出发,提供芯片、算法、应用方案、AIoT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智能终端、智能家居、计算机、ICT(信息通信)、汽车电子、工业和储能领域的应用创新。

芯海科技的主要产品是“MCU芯片”、“AIoT芯片”和“模拟信号链芯片”,三大业务在2024年都在较快增长。产品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平衡,如果不考虑规模仍然较小的话,可以说是齐头并进的感觉。

虽然境外市场2024年增长更快,但其规模仍然太小,主要的市场仍然在境内。想必,他们现在还在经历以国产替代为主的阶段,仅仅是“MCU芯片”A股中就有十来家同行在搞,“AIoT芯片”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群狼战略就算有效,但也会由于竞争的激烈,难免在此过程中淘汰部分经营者。

2024年的营收同比大增62.2%,不仅扭转了前两年持续下跌的趋势,还创下了新纪录。只是这个新纪录比前期峰值水平高得不多,如果考虑到2021年时,是疫情等偶然因素导致的行业大繁荣,2024年的营收增长,还是有实质性进步的。

看了净利润的表现之后,对2024年的营收质量又产生了一定的怀疑。难道芯片企业也是只有偶然因素导致的“横财”才能拿得住,正常的营收增长,却只能是增产不增收吗?

毛利率的差异是营收接近,而净利润差异的原因之一。但毛利率的差异并不会导致如此大的差异,另外的差异必然来自于期间费用,或者来自于其他收益或损失方面。

三大业务的毛利率有增有减,最大的业务“MCU芯片”的毛利率反弹是重要影响因素。但同比增长幅度,以及增长后水平更高的却是“模拟信号链芯片”;该业务以1/4的营收占比,却贡献了近四成的毛利额,成为贡献最大的单一业务。

2024年境内外业务的毛利率同比都在增长,仍然维持着境外业务水平更高的模式。虽然现在说起来可能还早了点儿,如果境内外市场毛利率的差异一直存在,想办法向境外市场发展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020年和2021年都是超过10个百分点的主营业务盈利空间,最近三年的总成本都超过了营收,特别是最近两年,情况还比较严重。毛利率的影响只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期间费用占营收比大幅提升,仅仅是其中的研发费用,占比都超过了营收的四成,仅此一项就吃掉了全部毛利,加上其他期间费用项目后,导致亏损扩大。

研发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市融资后开始的,有钱了要么就投入到产能建设,要么就投入到研发等方面,对于芯片来说,后者当然是形成竞争力的关键。由于芯海科技所有的研发费用都计入当期损益,完全没有资本化,最近这几年的费用支出较高,就不难理解了。

新上市企业只能维持几年这样的投入水平,在把所融的资金消耗得差不多之前,就要转移到靠自身的造血功能来提供这些研发的资金。如果能继续说服投资人或者金融机构,也可以再融资来继续投入研发,直到最终靠自身来解决。

其他方面的净收益,或者净损失并不算大,最近两年都是小额净损失的状态,有一些政府补助类的收入,但“资产减值损失”把这些收益抵消掉了,甚至还不够。“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就是存货跌价损失,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产品更新的速度较快,这类损失一般都少不了。

这两年,没有任何的季度能实现主营业务盈利,最好的季度亏损也超过15个百分点,2024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主营业务亏损平均超过了30个百分点,形势当然是比较严峻的。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表现并不好,虽然净流出的年份金额也不大,但净流入时也是如此,基本上不能靠此提供资金保障,只能通过较大额度融资来解决上市后也有所增长的固定资产类投资。由于研发费用的支出已经包含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之中了,现在这样的现金流量表现也不算太差。

长短期偿债能力仍然是比较强的,2024年末的现金也还有6亿多元,就算没能及时扭亏,维持较大额度的研发等开支,还是可以再坚持至少一两年的。至于说后续怎么弄?如果2025年的营收和毛利率还能保持2024年的增长状态就好了。从前面分季度的情况看,毛利率方面有点悬,营收方面,大概率也会有所减速的。

芯海科技2024年终结了营收连续下跌的局面,但亏损却扩大,离现在最近的四季度的各项表现并不算太好,能否在2025年扭亏呢?希望能吧。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0 阅读:2
苕国土鱼

苕国土鱼

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