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大自然中,总藏着一些超乎想象的神奇生物,有一种脑袋顶着黑色头冠、眼神专注、腿脚粗壮的大鸟,它就是鹤鸵。这种被生物学家称作“现代恐龙”的鸟类,是现存生物里与恐龙血缘最为亲近的物种,它的身上,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神秘的鹤鸵:恐龙血脉的延续鹤鸵身高可达1.83米,体重可达59千克,庞大的身躯在鸟类中格外显眼。它的翅膀已然退化,无法支撑其巨大的身体翱翔天际。但不会飞的它,却具备全面的陆地生存技能,能跑能跳还能游水,和恐龙先祖一样,仿佛掌握了陆地生存的万能密码。
它那肌肉强健的大长腿,跳起来可达2米高,奔跑速度超过50公里每小时,比狗还要快。而它全身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便是那长着三根脚趾的粗壮爪子,最长的一根指甲足有12厘米,如同切肉刀一样锋利,能轻易戳破敌人的肚腹,掏出内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af0f97b3b8864f008f1da03a987e39.png)
鹤鸵头顶的黑色头冠,和公鸡的肉质头冠截然不同。这是一块坚硬的角质硬壳,成分和我们的指甲一样。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个硬壳头冠不仅是恐龙前辈留下的身份标识,还有两大重要功能:接收声音与通风散热。
鹤鸵会发出“轰轰轰”的低频率叫声,属于次声波,人耳无法听见。次声波波长很长,能绕过障碍物传播到远方,却不容易被接收。而鹤鸵的头冠恰好是次声波放大器,能接收丛林中同伴传来的危险信号,就像雷达一样。此外,空心头冠还能通风散热,帮助排出身体散发的大部分热量。
危险的鹤鸵:被冠上“杀人鸟”之名提到鹤鸵的爪子,就难免让人想起侏罗纪公园里的迅猛龙。迅猛龙后脚上的爪子,第二根脚趾又弯又长,一脚踢去如同死神镰刀,能轻松割下敌人脑袋。鹤鸵的脚爪完美继承了迅猛龙前辈的致命基因,同样是令人胆寒的杀人利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5f38c9bf3e080dae6e7a666b8622f9.png)
1926年,澳大利亚发生了第一起有详细记录的鹤鸵致人死亡事件。16岁的少年飞被鹤鸵踢翻在地,颈动脉被爪子割破,最终失血而亡。自那以后,鹤鸵便有了“杀人鸟”的恶名。要是有人闯入它的领地,受惊的鹤鸵会发起攻击,踢断人的小腿、踩断肋骨、刺破胳膊。
根据相关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鹤鸵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不过好在鹤鸵的食谱只有水果蔬菜,它攻击人类只是出于自保,并非为了捕食。虽然鹤鸵伤人事件频发,但多数情况下只是皮肉伤,很少危及生命。2004年,吉尼斯记录将鹤鸵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鸟类,给它戴上了鸟族中凶猛的“桂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0cc6a1af244815fa4efd60e405d315.png)
鹤鸵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到巴布亚地区。由于它会刨食木炭灰烬里的木炭,当地人认为它脖子上垂着的红肉是被木炭火烧红的,便给它取名食火鸡。
被圈养的鹤鸵:远古人类的食物谁能想到,这样一只带着恐龙头冠、会踢死人的“杀人鸟”,在18000年前竟然是人类圈养的食物。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发的论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000多块鹤鸵蛋壳残片化石后发现,1.8万年前生活在新几内亚的古人类竟然饲养了鹤鸵。科学家通过检测蛋壳中钙含量判断蛋壳所处孵化阶段,发现鹤鸵蛋壳大部分处于孵化末期,接近雏鸟几乎长成、快要破壳而出的阶段。处于不太成熟的孵化阶段的蛋壳多有火烧痕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aa179d4bbc48ee901ee2f4aeb4fc8a.png)
研究人员推测住在石屋中的古代人类会在一些鹤鸵鸟蛋尚未有雏鸟成形、里面还是液体时把它们烹饪食用,而把另一些鹤鸵鸟蛋留到雏鸟破壳而出,然后开始饲养它们,待它们长大取用它们的羽毛做装饰,以它们的肉为食。
新几内亚人饲养鹤鸵的历史始于偷鸟蛋。鹤鸵是鸟族中少有的“好爸爸”,雌鸟下蛋后便离去,雄鸟留在巢穴辛苦孵化鸟蛋。孵出小鸟后,鸟爸爸还要照顾小鸟长大,教它们觅食和躲避危险。孵蛋期间,鹤鸵进食次数减少,身体变得虚弱,战斗力下降。
古人便趁这个时机偷鸟蛋,甚至直接猎杀大鸟夺取鸟蛋。把鸟蛋带回家后进行人工孵化,这是领养小鸟的关键步骤。刚破壳的鹤鸵如同小鸭子,第一眼见到谁就把谁当成妈妈。所以,第一眼看到人类的小鸟,就会乖乖跟着人类,听“妈妈”的话找食吃,古人也就顺利领养了小鸟,养大后当作食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58bc29bbfe3e36f029677be85eb88a6.png)
或许有人会质疑,仅凭几块蛋壳碎片,怎么就能断定古人在孵化小鸟,而不是吃鸟蛋呢?其实,判断依据有两点:其一,蛋壳上没有高温蒸煮或烧烤的痕迹;其二,这些蛋壳都是孵化后期的碎片。在孵化过程中,小鸟会吸收蛋壳里的钙,随着小鸟长大,蛋壳钙含量逐渐减少,生物学家通过检测蛋壳钙含量,就能确定其孵化阶段。一千多块蛋壳碎片大多处于孵化后期,这便是古人孵化小鸟的有力证据。
大自然总是充满惊喜,鹤鸵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恐龙时代的影子,也让我们对人类与动物的历史关系有了全新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还会有更多关于鹤鸵的秘密被揭晓,让我们共同期待。
文字来源:法兰西is培根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