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5000亿、计划工期五十年,跨越1432公里,从湖北丹江口一路输水北上到京津冀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意义到底在哪儿?这么大费周章的调水,为何不直接淡化渤海海水来用呢?
为什么要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中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输送到华北和中国西北地区,从而改善中国南涝北旱的局面。
其实,我国最“干渴”的地区并非沙漠广布的西北,而是华北平原。京津冀地区水资源量仅有中国的0.7%,却承载着全国8%的人口和灌溉面积以及10%的经济总量,供用水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严重制约。
我国年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地区为天津,仅为96.47立方米。其次就是北京和河北,比沙漠国家以色列还要低得多。
然而京津冀地区又没有大河流经,为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京津冀地区就不可避免的沦落为了我国最严重的地下水超采区,累积超采面积超过了1500亿立方,占据了全国的37%。
其中,河北平原几乎全域超采,在这样的操作下,河北平原地下水位已累计下降了6.68米,造成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引南方水为北方解渴,可谓刻不容缓。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整个工程共分为了中、东、西三条调水线路,预计总投资5000亿,计划工期50年。
其中,中线起自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途径河南、河北,最终自由流向京津地区。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提水,惠及江苏、山东、河北三省,目前一期已经完工,成功向北方输水。而西线工程则是处于规划阶段,尚未开工建设。
截止2023年初,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已经累计向北方调水548.14亿立方米,沿线24座大中型城市都因此受益,就连“干渴”了很久的河北白洋淀,都因此被渐渐“救活”了过来。
除此之外,为了全面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还提出了“空中调水”的想法。就是利用空中水汽的运输通道,人工干预将水汽密集的区域运送到缺水的地方。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京津冀地区离渤海那么近,为何不采用海水淡化的方式就近解渴,而是要大老远的从南方调水呢?
为什么不能淡化海水
首先一点,就是海水淡化的成本极高,北方缺水,缺的不是几吨,而是数以万亿立方计的。如果要满足这么大的用水缺口,海水淡化的成本投入可能要比南水北调总投资高出几十倍不止。
而且海水淡化的本质就决定了淡化厂一定要建设在海边,但这样又会面临近海的水质问题,淡化后剩余的浓盐水废料如果排入海中,将会严重威胁到海洋的生态。渤海的水体本来就交换很慢,根本受不了这种打击。
除此之外呢,海水淡化的水可以直接作为自来水来使用,因此只适合短距离输送,而南水北调则是用基础设施投资换水,沿线城市的用水难题均能得到解决,这么一对比,就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南水北调了。
参考文献:
【1】京津冀生态安危系于“水”——新华社
【2】北方究竟有多缺水?——澎湃新闻
【3】气候变化加剧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光明日报
【4】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刊
【5】截至6月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北输水逾570亿立方米——中国经济网
关键问题还是人多造成的,再过几十年,人口少个5-6亿,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