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场政变,为何成了南北朝历史的转折点

访风聊历史 2025-01-18 04:13:14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严重动摇了北魏政权,间接导致了后来北魏政权的分裂。

河阴之变的起因,是孝明帝母子失和。于是孝明帝召尔朱荣进京给自己撑腰。结果胡太后一着急,就把孝明帝给毒死了。

召外兵进京,外兵还没来,自己就被杀了。这个剧情有点眼熟,好像汉末董卓故事。

尔朱荣来了,但是孝明帝已经死了。但是尔朱荣丝毫不慌。谁当皇帝不是当啊?我这兵强马壮的,要是大家盛情难却,我也不能不识好歹呀!

不过,尔朱荣没有直接造反。他顾虑两件事:第一,我当皇帝,老天支持不支持?第二,我当皇帝,官员们支持不支持。

对于第一个问题,当时的人有一套成熟的验证流程“铸金人”;

对于第二个问题,尔朱荣也有自己的方式:人是问题的根源,如果我解决不了问题,我可以解决掉人啊?人没了,问题不就没了吗?

杀戮百官,给大伙点颜色看看,这就是尔朱荣发起河阴之变的重要目的。

这个想法也不是尔朱荣自己想到的,是来投靠他的费穆给他出的。

同样是外兵进京,尔朱荣其实有一个董卓同款的烦恼“带来的兵不够多,要是百官看清我的虚实,轻视我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董卓的做法,是让手下的士兵深夜出城,白天再回来,营造一种“董公手下人太多了”的假象。

但是费穆给尔朱荣出的主意是:京城人多,您带来的兵力有限,要是被看穿底细,难免被人轻视,不如杀人立威吧?

尔朱荣一听:操作简单易上手,还能迅速实现正向反馈,可以搞一下。

到了那天,尔朱荣以“祭天”为名,把百官召集了过去。到了地方,尔朱荣又声称要和大家一起盟誓,把大家骗到南北长堤的位置,让大家下马。

官员们一下马,尔朱荣立刻变脸,宣布高阳王元雍想谋反,下令大开杀戒。

两千多名官员,猝不及防就被宣布了死刑,一时之间,血流成河。

这就是历史上的河阴之变,可这两千多人的性命对于尔朱荣来说,不过是个不值一提的小插曲。

干完这件事,尔朱荣就开始琢磨:我是不是可以称帝了?

此时,召尔朱荣进京的孝明帝已经死了。胡太后立的小皇帝被尔朱荣扔进河里了。尔朱荣自己立了长乐王元子攸,自己既然可以立他当皇帝,自然也可以费了他。

在尔朱荣看来:没什么可以阻挡我了。

后到的大臣们被士卒们用刀团团围住,尔朱荣宣布:“谁写禅位诏书,可以免死。”

在生死之间,有一个叫赵元则的御史写了禅位诏书。

手续也齐活了,尔朱荣命令士卒们高呼“元氏既灭,尔朱氏兴”

尔朱荣现在就差一步了:占卜,取得上天的支持。

但是,偏偏在这一步,尔朱荣出了岔子。尔朱荣令人铸自己的金人,可连续铸造了几次,都没有铸造成功。

尔朱荣又叫人来占卜,占卜的人告诉尔朱荣“将军想现在做皇帝,还缺少天时和人和。”

尔朱荣备受打击,又追问:“那我不当了,让元天穆当皇帝吧?”

元天穆,是尔朱荣的亲密伙伴。尔朱荣要是能扶持元天穆当皇帝,也和自己当皇帝差不多。

但是占卜的人占卜了一下,还是摇头:“元天穆也不行,只有长乐王有天子命。”

长乐王,就是尔朱荣进京后扶持的皇帝元子攸。

刚才河阴之变的时候,尔朱荣的手下把元子攸强行抱进营帐,又在元子攸面前砍死了元子攸的两个兄弟,摆明了已经不拿元子攸当皇帝了。

尔朱荣当初选择扶持元子攸,也是因为他们提前铸造金人,北魏诸王的金人都没铸成,只有元子攸的金人铸造第一次就成功了。

联想之前铸金人的事,尔朱荣觉得一阵恍惚。莫非元子攸真的有天命?那自己做这些又有什么用?

尔朱荣感到一阵头晕,好半天才恢复理智,既然不能篡位当皇帝,就只能继续尊奉元子攸了。

于是尔朱荣又去找元子攸谢罪,元子攸自然借坡下驴,原谅了他。

但谁都知道,这两个人是不可能真的心无芥蒂的做君臣的。

元子攸回到洛阳后,尔朱荣再次去向元子攸请罪,并且发誓,再也不起异心。元子攸也做出一副信任的样子,表示绝不怀疑。

尔朱荣听后,特别高兴。他干脆在宫里喝了一顿酒,最后醉倒在宫里。

看着醉得不省人事的尔朱荣,元子攸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拔出刀来,就想砍杀尔朱荣。

元子攸的侍从们赶紧阻拦,现在杀尔朱荣容易,杀了尔朱荣之后呢?要是杀人真能解决问题,尔朱荣河阴之变杀了那么多人,岂不是可以直接称帝了?

在左右的劝告下,元子攸忍下这口气,让人把尔朱荣抬走休息。

尔朱荣睡到半夜醒来,不由惊出一身冷汗。宫里毕竟是皇帝的地盘,自己醉倒在宫里,可太危险了。

从此之后,尔朱荣再也不敢在宫里喝酒了。

河阴之变,杀死了官员多少汉化的官员。当年孝文帝汉化改革所做的努力,被尔朱荣这一顿乱杀,全白费了。

河阴之变后,人心惶惶。北魏许多高官要员,乃至宗室子弟,都吓得叛逃去了南梁。

其中元颢去了南梁后,还带着南梁的陈庆之打了回来。陈庆之北伐来势汹汹,还逼得元子攸一度移驾,躲避锋芒。

陈庆之是南梁名将,但是如果没有元颢这个宗室做招牌,就凭陈庆之带着那几千人,北魏的军队也不会败的那么痛快。

内部的分裂,历来是最损伤元气的。因为其他政权打过来,那文臣武将但凡有点职业道德,都会尽力抵抗。

可要是他们元家自家人来了,那就是站队问题。谁赢了都是他们元家人当皇帝,大伙假装抵抗,意思意思就完事了。

而且尔朱荣掌权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那是相当的任人唯亲。跟着尔朱荣一起得势的,比如他的好友元天穆,比如他的侄子们,那更是喜欢谁重用谁、谁依附自己提拔谁。

北魏朝廷的吏治,变得非常糟糕。

尔朱荣成了事实上的掌权者,但是他肯定是不满足的。他曾经和皇位只有一步之遥,已经逼人写过了禅位诏书,听士卒们高呼过“元氏既灭,尔朱氏兴”

皇位的诱惑曾经离他那么近,更何况元子攸眼看着他屠戮百官,还杀死了元子攸的亲兄弟,元子攸是不可能真正信任他的。

公元530年,尔朱荣向元子攸索要“九锡”的荣誉。他向元子攸上表:“有人建议我索取九锡的待遇,我不爱听这话,已经把他撵走了。”疯狂暗示元子攸:快给我加九锡!

元子攸也是有气性的人,根本不想顺着尔朱荣的心意来,于是装糊涂说:“将军您真是忠臣,这个反应真是有觉悟啊!”

尔朱荣非常不满,我是让你夸我忠诚吗?我是想加九锡啊!

尔朱荣心里不痛快,干脆点了四五千士卒,也不向元子攸申请,直接带兵进京了,明摆着是兴师问罪去了。

在尔朱荣出行前,天象再次发生变化。尔朱荣大喜,赶紧让人给他占卜,看看星象变化,是在预测什么事?

占卜的人告诉他,这是除旧迎新的征兆。尔朱荣非常高兴,自己要是取代北魏,尔朱氏取代元氏,不就是除旧迎新吗?

尔朱荣身边的人也迎合尔朱荣,说:“将军如今进京,或许直接就当皇帝了。哪里还需要加九锡呢?”

随着尔朱荣野心的膨胀,他和元子攸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有一次,尔朱荣干脆闯进宫中,质问皇帝:“我听说陛下要除掉我,是真的假的?”

元子攸毫不慌张,反问道:“外面的人还是您要杀我呢,难道也是真的?”

元子攸知道,再不除掉尔朱荣,自己只有被废一条路了。他决定,宁可反抗而死,也不想等着人家废自己。是时候下手了。

元子攸先是对尔朱荣的同党们和颜悦色,尔朱荣一伙人渐渐以为皇帝怂了,于是警戒限更弱。

不久元子攸说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英娥生下了皇子,邀请尔朱荣这个外公进宫来看看。

如果尔朱英娥真的生下了元子攸的皇子,那尔朱荣既可以废黜元子攸自立,也可以杀死元子攸后扶持外孙当傀儡。进可攻退可守,怎么做都方便。

大概是太过高兴,也可能是元子攸最近的示弱麻痹了尔朱荣的身价。尔朱荣就这么缺少防备的进宫了。

元子攸早在殿内埋伏了士兵。尔朱荣看到有甲士往殿里走,立刻反应出异常,疾步向前,想挟持元子攸。

元子攸也早有准备,在膝盖上放了一把刀。尔朱荣过来,元子攸直接就是一刀,众人一哄而上,很快结果了尔朱荣的性命。

尔朱荣死了,但是尔朱荣的势力,还在,尔朱荣的侄子们还手握兵权。

所以,经过了短暂的成功后,元子攸被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缢死在晋阳。此时距离他杀死尔朱荣,还不足三个月。

两年后,高欢把北魏宗室元修立为皇帝。元修和高欢后来发生了矛盾,元修出走,投靠了宇文泰。

高欢于是又扶持了元善见为帝,这件事孝静帝。

至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魏”,都是由权臣操纵的,北魏已经是事实上的亡国了。

北魏的分裂,是从尔朱荣和元子攸的死亡开始的。元子攸和尔朱荣的死亡,是从河阴之变开始倒计时的。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是想灭亡北魏,取代元氏而自立。但是由于金人铸造失败这种非常奇妙的意外,北魏暂时没有被灭亡。

后来,元子攸依靠政变,反杀尔朱荣。可是经过河阴之变,和尔朱荣后来的折腾,北魏的元气也差不多耗尽了。

河阴之变,最终还是颠覆了北魏政权,只不过享受胜利果实的人,变成了尔朱荣昔日的部下。

0 阅读:16
访风聊历史

访风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