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王国维《人间词话》,我才真正悟透了人生三重境界

乐人看情感 2024-06-08 14:37:10

1927年的6月2日,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湖,猝不及防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自杀轰动一时,也成了学界的不解之谜。

梁启超说他是“殉清”,陈寅恪说他是“殉道”,梁漱溟则认为他是出于对战乱的恐惧……

众说纷纭下,王国维的内心世界变得扑朔迷离。

但唯一肯定的是,在百家争鸣的民国,他的学术造诣是首屈一指的。

连鲁迅都说:要谈国学,王国维算是一个人物。

王国维被誉为新史学的开山,在哲学、美学、古文学领域著作甚丰。

而在他近百部作品中,影响力最大的则是《人间词话》。

这是一本诗词评论的专业著述,立论精辟,自成系统。

在书里,他以诗词比拟人生,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漫漫人生,孤独有时,凋敝有时,迷茫亦有时。

悟透书里的这三重境界,你也能一步步抵达人生至境。

1

第一境界:寻

王国维有句诗: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飘零悲也飘零,

都做连江点点萍。

生而为人,你我都似风中柳絮,被命运吹拂,茫然不知所踪。

我们不停地探寻,寻找出路,寻找渡口,寻找毕生的归宿和生命的意义。

求渡之际,际遇变幻莫测,恰似诗词世界中的那万千情景。

书一开篇,王国维便抛出了他最核心的观点:“诗词以境界为上。”

在他看来,诗词有情境,有物境,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而我们的生活,也会因各种经历,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今日春风马蹄疾,明日此恨无绝期;今日衣食皆自有,明日独穷困此时。

命运的无常,生计的艰难,总令人手足无措,陷入困境。

而我们,也似乎一直在探寻那条正确的人生路。

就像王国维,也有过极度迷茫的前半生。

他自幼聪颖过人,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而后三渡东洋,留学海外,又一直寂寂无名。

等学成归来,接受过新思想的他,又在国内守旧派的威压下,续起了长辫,穿上了长袍。

此举令他饱受争议,也令他在新旧文化的冲击中,丧失了方向。

是捍卫传统还是弘扬西学?是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

他久久无法确定。

但不确定归不确定,他始终没有停下探寻的脚步。

他继续研究自己热爱的西方哲学,将西学精髓融入传统文化;

他沉浸在诗词中不可自拔,将见解陆续发表在《国粹文报》上。

而这本享誉后世的《人间词话》,正是报刊连载文章的集锦。

在书里,王国维用“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比拟人生的迷茫与探寻。

玉露凋伤,金风乍起,草木黄落变衰,大地尽显萧索,令人不禁神伤。

而独上高楼,极目远望,又见四野风飘,天高云淡,心中顿觉疏阔。

月迷津渡之际,我们还可以望尽天涯路,在上下求索中看见出口。

生活一地鸡毛,可以找个爱好聊以自慰;工作烦恼不断,可以换个赛道继续奔跑。

即便是被接踵而至的挫败围剿,我们仍可以在各种尝试中改变、抗争、突围。

正因为生活尽是苦恼,我们才要经常登高;

正因为内心时有迷障,我们才要步履不停。

在暗夜中登高探路,是为第一境界。

2

第二境界:守

谈及《人间词话》,叶嘉莹先生有着独到的见解。

她认为,锚定前行的方向,自然是极重要的。

但择定之后,“生死以之”的坚守,更为重要。

毕竟,唯有守得住,才能慢慢抵达更高的内心境界。

在书里,谈及稼轩词时,王国维也用伯夷的典故,印证了这一点。

伯夷,是商朝末期孤竹国君主的长子。

起初,孤竹君立三子叔齐为继承人。

可等他死时,叔齐鉴于伯夷的贤德,想让位于他。

伯夷不想违背父亲的遗诏,果断拒绝。

而叔齐自知无法胜任一国之主,同样不肯继位。

兄弟二人僵持不下,又不想面对众臣子的劝说,便一同离开孤竹国。

他们流亡到西岐,又被意欲伐纣的武王看重,被授予高官厚禄。

然而,伯夷和叔齐不想违背道义做出叛国之事,再次拒绝。

此举彻底激怒武王,也将他们自己卷入牢狱之灾。

关键时刻,姜子牙跑来求情,说他们是坚守道义的大贤。

武王一听,也就不再计较,放他们走了。

后来,天下归周,伯夷叔齐拒绝吃周朝的粮食,最终都被活活饿死。

王国维借此典故,暗指人要守住自己的信念,虽九死而犹未悔。

原本,柳永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抒发恋人间的相思之苦。

但在王国维看来,这种“择一固执殉身无悔的精神”,却是仁人志士共有的情操。

孔子为了他的仁政周游列国,哪怕如丧家之犬也不曾动摇;

商鞅为了令秦国崛起,即使遭受迫害,也只会愈挫愈勇。

而王国维为了做学问,也是从年轻时就刻苦读书,独自扛过了窘困与孤独。

他家道中落,科举求仕之路走不通,他也并没有随便找份差事谋生。

二十二岁那年,他凭借较高的文学素养,入职上海的《时务报》。

本以为能得到主笔梁启超的青睐,却一连几年无处施展拳脚。

但他不气馁,后来在朋友罗振玉的资助下,前往日本留学。

可遗憾的是,他又因与罗意见不合中断了学业,只能回国。

之后,他便一边躲避战乱,一边教书,一边继续他的国学研究。

这期间,有人诋毁他的操守,有人质疑他的学识,还有人嘲笑他过时的装扮。

纷纷扰扰中,王国维却能固守着他的学术理想,从未有过一丝松懈。

说实话,这人生的第二境界,很是难以抵达。

第一难在“择一”,你能否找到那条唯一的必走的路;

第二难在“固执”,你是否可以不受诱惑不改心志;

第三难在“无悔”,你是否可以在受尽磋磨后无怨无悔。

正所谓,持志如心痛。

找到方向不难,难在不动摇、不质疑、不后悔,难在过程的艰辛,内心的煎熬。

若畏难放弃,人多半会一事无成,只有坚定自己的选择,矢志不悔,你才能抵达想去的地方。

3

第三境界:得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串讲古今之各大词人。

说到陶渊明,他借用昭明太子的评语,称赞其“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里,陶渊明称得上一个“反面教材”。

他明明可以求仕为官,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明明可以建功立业,却只想回乡种地。

他明明可以过上富足的日子,却穷困潦倒,种田不能自足,所居尽是陋室。

陶渊明明明很失败,却备受后人推崇,为何?

他那句“悠然见南山”,便是答案。

他苦苦探寻的隐士之路,死不移志的出世决心,最终在他不经意间,给了他向往已久的自由。

当他采菊东篱下,冷不丁一回头,看见远处的高山,这一刻,内心所有的疑虑也就消散了。

可以说,陶渊明真正抵达了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说“独上高楼”是对理想的探寻,“衣带渐宽”是对理想的坚守,那么,第三种境界所描述的,则是一番经历后的释怀与顿悟。

就像曾国藩说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就像佛家偈语“到处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就像俗语所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

求学时,昼夜苦读仍不得要领,但学着学着,忽然在某一刻解开了困惑你许久的难题;

成年后殚精竭虑,甚至怀疑过努力的意义,但也在某一天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我们曾为不如意的生活痛心疾首,感慨命运的不可控与不确定。

但往之不可谏,来者尤可追。

只要不断地经历,不停地打磨自己,我们必然会在“灯火阑珊”处,收获想要的一切。

或许是富足的生活,或许是理想的达成,或许是丰富的体验,或许是内在的觉醒。

这种不期而遇的收获,这种无心插柳的从容,最是难能可贵。

在书里,王国维引用了一句尼采的话: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而这本《人间词话》,也正是王国维的心血之作。

以他的说法,词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而活出境界的人,也必是在人生中有过真实经历和丰富的感受。

就像书里提及的苏轼,初出茅庐时,便立下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而后哪怕被贬蛮荒,都不忘精进自己报效国家;

就像王国维大赞的李白,年轻时豪情万丈,可报国无门后,再失意也没有自弃,而是遍访名山大川,看尽世间美景。

王国维称李苏诗词,赢在气象,而他们的人生,更胜在境界。

有人说,词话里的三境界,分别对应了人生的“立、守、得”。

在险象环生的命运中,人先要站稳脚跟,让自己立得住。

再于万难之间,心无旁骛地坚守,九死不悔地耕耘。

慢慢地,人就会沉浸下来,不再向命运讨要什么。

而就在你无所求的时候,你所想要的一切,往往就会如约而至。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洞见·瑾山月

0 阅读:12

乐人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