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汽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各大汽车厂家都在卯足了劲制造概念来彰显自己的优势。
以前很多汽车厂家都在拼硬件,而最近几年汽车行业进入下半场,大家都开始拼智能化,而自动驾驶则是智能化中的重中之重。
最近两年很多汽车厂家都将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当作重点,尤其是在一些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上面,辅助驾驶已经成为了标配,没有辅助自动驾驶好像就显得低人一等,还有一些厂家把辅助驾驶追得天花乱坠,明明是辅助驾驶,却被他们包装成非常高大上自动驾驶,完全是缺词少字。

但自动驾驶真的有各大厂宣传得那么好吗?自动驾驶真的成熟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两年时间,在自动驾驶概念爆火的同时,因为自动驾驶而出现事故,甚至死亡事故的并不在少数。
很多车主购买了拥有辅助自动驾驶的车辆之后,他们就单纯的把这种辅助驾驶当成全自动驾驶来看待,有些车主甚至非常自信的在高速公路上使用自动驾驶,然后躺下呼呼大睡。
正常情况下,在高速公路畅通无阻,没有任何障碍物,没有任何突发情况下,这种辅助驾驶确实能够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帮助,释放大家的双手。
但自动驾驶终究是由机器来执行指令,它跟人的实际操作差距是非常大的,也许它们在物理信号感知上面比人更强大,但在视觉感知,大脑判断上面明显无法跟人类相比。
比如这两天某车企事故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如果是人驾驶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故,因为人的肉眼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上摆放的交通锥,然后采取减速变道等各种应对措施。
最关键是,有记者重新沿着事故发生的路段走了一遍,在距离事故发生地点3公里之前高速公路电子屏上已经提示“前方施工半幅双向通行”。

看到这样的提示,如果是人工驾驶肯定会提前做出预判,采取减速仔细观察等各种措施。
但汽车自动驾驶它就无法识别这种细节上的信息,甚至直接忽略掉,所以即便前方可能存在危险情况,汽车仍然高速行驶。
在接近施工地段的时候,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也发现了前方有障碍物并发出警告,但这时距离障碍物距离已经很近,留给人工反应的时间只有1~2秒钟,最后在慌乱之下,人工介入之后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当时车主不盲目相信自动驾驶,而是留心观察路上的一举一动,在发现危险信号之后,及时停止自动驾驶并由人工驾驶,或许就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然而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危险就在一念之间。

对此,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厂家的自动驾驶系统。
我觉得自动驾驶系统并没有错,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它确实能够提高大家的驾驶体验,降低大家的操作,从而解放双手。
这个前提是建立在自动驾驶达到高阶的前提下。
按照国际公认的SAE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可以分为L0级至L5级。
其中L1级和L2级属于辅助驾驶,L3级是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和L5级属于高阶自动驾驶。
而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汽车厂家所谓的自动驾驶都是介于L2和L3之间,也就是辅助驾驶,并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
按照各大汽车厂家的计划表来看,最早都需要等到2026年才能真正的实现L3,但即便达到了L3的水平,它也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并不是完全自动驾驶。
想要实现不依赖人的双手就能够全程自动驾驶的,至少需要达到L4水平,那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个程度呢?保守估计至少都需要3~4年以上。
这意味着目前一些汽车厂家所宣传的自动驾驶都是噱头而已,很多汽车厂家为了销量,把自动驾驶包装得高大上,却忽略了其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这是非常不负责的。
毕竟自动驾驶并不是你车上搭载了几个高清摄像头,几个毫米波雷达,几个车规级芯片就可以完全实现的。

想要真正的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的水平,至少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硬件水平的提升。
包括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技术、处理芯片的不断进步。
第二、软件技术的进步。
对于自动驾驶来说,软件就相当于大脑,它需要根据硬件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就需要各大汽车厂家不断去完善算法,提升算法的精确度、减少误差率。
第三、高精地图的支持。
现在很多汽车的自动驾驶都是相对孤立的,也就是说它只能观察汽车周围的一些动态,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就无法感知。
想要弥补这种缺陷,高精地图就不可或缺,这种高精地图,精确度至少需要达到厘米级别,而且能够实时反馈路况,自动驾驶系统接入这种高精地图之后就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第四、大量的数据验证。
汽车行驶在路上,所面临的状况是非常复杂的,即便是人工驾驶也无法预料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就需要自动驾驶不断的去实验,不断地收集各种场景的数据,然后形成解决方案,只有不断的验证,反复的论证才有可能提高自动驾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需要同时满足以上这4个条件,短期内估计不太现实,保守估计至少需要5~10年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所以各大汽车厂家在产品宣传的时候,不要昧着良心盲目宣传所谓的自动驾驶,一定要强调目前只是辅助驾驶,并明确告知这种辅助驾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和后果。
月光下的回忆
死亡事故不是证明事故车的自动驾驶不行吗?这可不是别人吹的。抖音可是有小米粉说,她的里程数有一半多都是自动驾驶开的。就应该批评事故车的品牌,叫它℡别使劲吹了℡。
额
去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了十万人,请问智驾死了几个人?人开车就不死人?? 小米事故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车辆在高速领航下未能提前识别各种路况信息同时AEB功能失效。整个辅助驾驶系统对危险未作出任何有效应对。??市面上智驾系统一大堆,出现这种毫无应对反应的事故的车都是没有激光没发的。说明激光雷达虽然不会让智驾更聪明,但确实可以提高探测效果,提高安全性。
宇宙轻语
👹👺🤡~~不能靠活人做实验来完善“智驾”!!新药实验还得先找老鼠那!!你要没有100%的安全保障,你就不要安装到车上!!三个女孩这样被惨死,雷军应该切腹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