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食物被赞为“祛湿第一豆”,药用、食用价值都很高!

自然料法探索者 2025-02-13 09:16:41

药食两用的白扁豆

撰文 李心平

编辑 保健君

绿豆、红豆、黄豆、黑豆,都是我们家里常备的杂粮,这些豆类不但富有营养,还可以加工成各种美食。还有一些豆类不那么广为人知,却有着更为出色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如被人们赞为“祛湿第一豆”的白扁豆。

白扁豆,又名扁豆、小刀豆、峨眉豆等,是豆科扁豆属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白扁豆的嫩豆荚可作为蔬菜食用。秋冬两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可供食用亦可供药用。白扁豆种子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而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白扁豆味甘,性平、微温,入脾、胃经,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便溏、暑湿吐泻、食欲不振、烦渴胸闷、白带过多、痢疾等症,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它的药用、食用价值都很高。

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

从营养学角度分析,白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大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

健脾化湿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在众多健脾祛湿的中药材中,白扁豆性质平和,能化湿降浊、调和脾胃,具有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的特点,独树一帜。白扁豆适用于脾虚食少或者泄泻的人群,也被视为滋补佳品。

很多人都知道,湿气重的人可以常吃些薏苡仁排湿,但其性寒,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和月经期女性食用。白扁豆性平,有暖脾胃、祛湿气的作用,祛湿的同时不伤脾胃,不管是寒湿,还是湿热、暑湿,都可以调理。白扁豆还能消暑、化暑湿,夏季食用,可清除体内的暑热,缓解暑热所致的口渴、口干、烦躁等症状。

吃法多样的美食

白扁豆味道甘淡,非常百搭,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烹制成美味的菜肴,也可加工成豆腐、豆腐皮等半成品。日常还可以煮水喝、煮粥、煲汤、打粉食用或者用豆浆机制成豆浆饮品,都很不错。

吃法一:煮水

选择带壳的炒白扁豆30克,敲碎以后加上水,煎煮30分钟左右,最后可加上红糖来调味。此法十分简便,也可以用养生壶熬煮,随时饮用。对于消化不良、腹泻、舌苔薄腻者,有健脾化湿的功效。

冬瓜苡仁扁豆水

原料:

冬瓜500克,炒白扁豆20克,生薏苡仁15克。

做法:

冬瓜连皮切成小块,与扁豆、薏苡仁同放入锅中加水,煲1~2小时。

此方清热解暑、健脾祛湿。

吃法二:熬粥

白扁豆可以直接与大米一起熬粥,也可加入红枣、桂圆肉、莲子等食材一起熬煮。煮粥前白扁豆一定要提前浸泡。如果想取其健脾祛湿的作用,最好用炒白扁豆,祛湿效果更佳。实在没时间煮粥,用破壁机、豆浆机把白扁豆打成糊糊、做成豆浆,味道也非常好。

白扁豆山药粥

原料:白扁豆30克,新鲜铁棍山药3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将白扁豆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浸泡,浸泡时间最好在4小时以上。白扁豆连同之前浸泡的水,用大火烧开,转小火继续煮30分钟。

2.铁棍山药洗净、去皮、切成丁和大米一起下锅。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粥熟。出锅前,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这道晶莹剔透、口感爽滑的白扁豆山药粥,能补益脾胃、调中固肠,适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便溏。

吃法三:煲汤

白扁豆煲汤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做法,特别是在岭南地区尤为盛行。白扁豆可以搭配薏米、山药、红枣、莲子、芡实等食材,也可以搭配瘦猪肉、猪龙骨、猪蹄、鸭子等一起煲煮,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发挥白扁豆祛湿的功效。

鲜淮山药扁豆炖排骨

原料:

鲜淮山药2根,炒白扁豆一把(30~50克),排骨500克,生姜2大片。

做法:

1.淮山药削皮泡水备用,白扁豆洗净泡水半小时左右,排骨洗净焯水备用,生姜不去皮拍扁。

2.所有材料一起放进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煲1~1.5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此汤品健脾化湿,尤其适合因过食生冷食物出现脾胃虚弱、食少、体倦便溏者,只要不是舌苔特别厚腻、有饮食积滞的人都可食用。

食用白扁豆小贴士

需要提醒的是,白扁豆里的一些成分具有一定毒性,只有经过彻底加热、煮熟后才可以安全食用。如果煮得不够彻底,很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另外,白扁豆含嘌呤比较高,所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一定要少吃,患有疟疾的人群也不宜食用。

白扁豆可以常吃,但切记一次的进食量不可过多,否则很容易出现气滞、腹部肿胀的感觉。

白扁豆不但营养价值高,还能疗愈疾病,食用时需注意用法用量,以发挥其最佳效果,让我们尽可能地享用它带来的健康和美味。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2025年第2期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0 阅读:0
自然料法探索者

自然料法探索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