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喜退出,中企接手肯尼亚13亿欧元收费公路项目

走回来情报 2025-04-19 15:52:40

在运作近五年后,肯尼亚政府决定终止与法国万喜(Vinci SA)签署的€13亿(约1900亿肯尼亚先令)高速公路项目合作协议,并计划将该项目交给中国承包商。

肯尼亚国家公路管理局(KeNHA)表示,终止合同的主要原因是合同条款不利于政府,特别是关于交通需求不足的风险完全由政府承担。在KeNHA要求重新谈判合同条款后,其提出的新方案被万喜认为"不具备可融资性",导致双方陷入僵局,最终于近日宣布合作终止。

传说中的A8公路

该项目正式名称是奈洛比-纳库鲁-毛萨米特高速公路(Nairobi-Nakuru-Mau Summit Highway),是2020年肯尼亚时任总统肯雅塔访问巴黎期间,双方总统见证下由肯尼亚政府与万喜牵头的联合体在巴黎签署的PPP项目,特许经营期26年,合同总投资规模约为13亿欧元。

A8公路是肯尼亚较早建设的一条主要干道,供民众免费通行。而本项目的建设范围正是将A8公路从里罗尼(Rironi)到毛萨米特(Mau Summit)的175公里路段扩建为四车道双向高速公路,并改造A8南57.8公里的双车道公路,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收费公路,曾一度引发部分民众反对。

总统见签项目为何终止

主要还是风险与收益分配没谈拢。

原合同中,项目采用的是基于可用性付费的PPP模式(availability payment based PPP),即无论公路的实际使用率如何,只要道路保持可用状态,政府就需要向特许公司支付固定费用。

这意味着,原合同中交通流量不足导致的收入风险完全由肯尼亚政府,即使公路使用率不达预期,政府仍需按约定向万喜支付全额服务费。

现在,肯尼亚政府希望改变合同条款,改为由双方共同承担收入风险,万喜认为新的合同条件"不具备可融资性"(unbankable)。

今年3月11日,就在此次宣布合同终止前的一个月,肯尼亚内阁正式批准了该路段的扩建计划,表示要在2025年6月1日前破土动工,并在24个月内完成项目建设。

政府不想再等了,最终宣布合同终止,并同时宣布计划由中国承包商接手。

为什么要原合同条款不愿意接受了

从2020年9月30日签约,到2025年4月11日宣布合作终止,除去内部因素外,期间主要有三个外部因素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政府的更替。

回溯本项目的时间线,2020年合同签署时时任总统是Uhuru Kenyatta,此时万喜还积极地规划2021年底关闭融资。2022年肯尼亚举行总统选举,新总统William Ruto上任。

虽然合同签署后条款仍然有效,法律上合同条款是受保护的,但两届政府的发展侧重点不同,新任政府在上任后根据新的政策导向重新客观(或有目的性)审视与重大基建项目相关的条款,也不难理解,此一时,彼一时。

前任总统Kenyatta更侧重于以大型基础设施和外部融资拉动经济增长;

现任总统Ruto则强调“奋斗者经济”、中小微企业和财政可持续,倾向让私营部门在重大项目中承担更多风险,以控制公共债务。

二是财政的压力。

肯尼亚政府财政压力与债务风险压力持续攀升,也是其宁可“违约”,也要重谈条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三是市场的底气。

从项目关键时间点来看,终止合同的事宜酝酿已久,中企承包商或是肯尼亚政府宣布“分手”的底气。

过去15年,肯尼亚工程承包市场在政策推动与外资参与下快速发展,形成以交通、能源、建筑为主导的多元化格局。中国企业市场份额最大,承建了蒙内铁路(2017年通车,38亿美元)、内罗毕快速路(PPP项目,620亿肯先令)、拉穆港等标志性项目,覆盖铁路、公路、港口、电力等领域。

行业分布方面,交通基建占比最高,蒙内铁路带动物流成本降低40%,并推动内马铁路等延伸项目;能源领域,地热发电和输电网络扩建成为重点,如中国能建的132千伏纳罗克-博梅特双回输电线项目;建筑市场则聚焦保障性住房,肯尼亚政府计划建造50万套住房,中国企业参与了内罗毕河流域生态修复及1万套保障房建设。

结 语

总体而言,国际大型基建项目更易受到外部环境(国别市场系统性风险)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政治、经济与市场三因素,政治环境通常是快变量,而经济与市场变量往往是慢变量,更不易察觉。

虽然肯尼亚政府同意就合作终止事项给万喜提供补偿,但有限的金额难以弥补无限的隐形损失。对于国际承包商而言,政府越来越“聪明”,利己条款的谈判越来越艰难,风险与收益趋于均衡是必然趋势,在一个国别市场长期发展,既要兵贵神速的项目推进能力,也要有多元化的平衡风险能力。

0 阅读:4
走回来情报

走回来情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