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堂堂北魏太后,为何会被扔到黄河里淹死?

访风聊历史 2025-01-17 05:25:01

公元518年,临朝称制的胡太后下了一道命令《禁私度僧令》,把度僧的权力从寺庙收归朝廷。

胡太后此举意在控制僧人的数量,避免僧侣群体不断扩张,给朝廷的统治带来麻烦。

南北朝直到隋唐,宗教势力的过度膨胀,都给世俗的统治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对于一个北魏的统治者来说,打击宗教势力,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就在一年前,胡太后刚刚平定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佛教叛乱。

此时的胡太后自己也想不到,不过十年之后,自己就仓皇躲进寺庙里,带着一群宫女一起落发出家,试图以此躲避尔朱荣的报复。

从临朝称制、大权在握的太后,到被尔朱荣投入黄河,不过十年。

胡太后起伏跌宕的人生,其实要从她的姑姑说起。

胡太后的姑姑,在北魏的僧官系统里,地位非常高,是比丘尼的最高头领。

由于这种身份,所以胡太后的姑姑经常进宫讲佛法,有机会接触皇帝的左右侍从。

胡太后的姑姑没事就和皇帝的侍从们聊天,也不聊别的,就聊自己的侄女胡氏,是多么美貌、多么温婉。

这些话渐渐传到宣武帝元恪的耳朵里。宣武帝就把胡氏召进宫,封为承华。

北魏宫廷中,有一项特别不人道的规定:一旦确定太子的人选,就处死太子的生母。

所以,其他朝代的妃嫔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当太子。但是北魏的妃嫔们都希望自己不要生儿子。即使生儿子,也千万别被皇帝立为太子。

胡氏却不一样,她对其他妃嫔说:“怎么能因为怕死,就让皇帝没有儿子呢?”

入宫后,胡氏经常祈祷:“但愿我能给皇帝生一个太子,即使让我因此而死,我也心甘情愿。”

后来,胡氏果然怀孕,然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孝明帝。

此时元恪的后宫,一个皇子都没有。胡氏生下的这个孩子,就是元恪唯一的皇子,是无可置疑的太子。

然而,作为太子的生母,胡氏不仅没被处死,反而获得了升职,晋升为充华。

元恪的举动并不奇怪,子贵母死这种制度,实在是过于变态了。

子贵母死制度,已经给皇室带来了绝后的危险。

在胡充华生下孝明帝之前,后宫里有四个公主,但是活下来的皇子却一个也没有。

这么奇异的现象,很难说有没有妃嫔们故意的成分,毕竟谁也不愿意生个催命符出来。

如果不是胡充华敢拿命冒险,元恪真的有绝后的风险。而这种制度要是持续下去,下一代皇帝也很难不绝后。

不过,胡充华虽然生下了这个儿子,却并没有参与这个儿子的成长。元恪把这个儿子带在身边,胡充华一直没机会亲自养育。

元恪这么做,有两个原因。

一是为了保护这个儿子,元恪的皇后高氏是一个非常善妒的人,如果不好好保护,这个儿子或许会有生命危险。

另一方面,元恪也要防范胡充华。他不忍心处死这个冒险生下太子的妃子,但是子贵母死是为了防止太后干政。如果不能预先处死太子的母亲,就只有隔绝他们母子,免得日后太后借着母子之情掌权了。

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驾崩,留下了一个5岁的儿子,也就是孝明帝。宣武帝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自己会如此短命,根本看不到这个儿子长成。

现在,北魏的未来,就落到了胡充华手里。

胡太后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在处理政事方面,她“亲览万机,手笔断决”。在武艺方面,她也非常擅长骑射,几乎每射必中。

在胡太后执政初期,她做的还不错。她先是联合大臣,杀死了权臣高肇,稳固了自己和儿子的权力。

随后,她又重用宣武帝的弟弟元怿,让元怿辅政。元怿是宗室中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如今受到重用,更加卖力了。

在元怿的料理下,北魏的局势开始往好的方向转变。

公元520年,胡太后又下令,淘汰大部分郎官,只留下8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重要贤臣,裁汰冗杂。看起来,北魏的局面正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但似乎谁也没注意到:元怿和元乂之间的矛盾,渐渐开始发酵了。

元乂是谁?他的胡太后的妹夫,按理说胡太后掌权,娘家人应该都跟着鸡犬升天。

但是元乂却有点失望。他虽然也受到了胡太后的重视,但明显不如元怿更受胡太后重用

在胡太后看来,一个是小叔子,一个是妹夫,都是自己人。就算有矛盾,也是内部矛盾,没啥关系。

但这只是胡太后的看法,元怿和元乂他俩可没什么共同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俩人的矛盾越来越重。

后来元乂就威逼利诱,找人诬陷元怿谋反。胡太后就暂时把元怿关押起来审查。

虽然后来证明了元怿的清白,但是许多矛盾,已经被掀开了。

元怿被无罪释放,胡太后本来想要处死诬告元怿的人,但是元乂劝告胡太后:“告谋反的人可不能杀啊,要是杀了,以后谁还敢告别人谋反呀?”

要是告状谋反的人都瞻前顾后,那一旦错过真谋反的,怎么办?

但是胡太后显然没弄清楚一件事:是否处置诬告者,是一个表态问题,不能就事论事。

元怿不是普通的大臣,他是主持政务的大臣。元怿恢复清白后,是否处置诬告他的人,关系到了其他人对元怿的看法。

如果胡太后处死诬告的人,大家会觉得元怿确实含冤。

可是胡太后放过了诬告的人,那大家就可以猜测了:

元怿是真的冤枉吗?假如他真的冤枉,那为什么诬告的人没有付出代价?

或者元怿确实清白,但是胡太后已经打算和元怿切割了?所以才默许别人给元怿泼脏水?

元怿恢复清白后,到处搜查忠臣事迹,写了十二卷的《显忠录》,就为了向胡太后表明自己忠心。

胡太后放过诬告的人,不仅元怿权势受损,元乂也非常害怕。元乂生怕胡太后收拾他,怕元怿恢复势力后和他秋后算账。

公元520年,元乂联合宦官刘腾,再次诬陷元怿谋反。

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是向胡太后诬告,而是向年仅11岁的孝明帝诬告。因为这一次,元乂的目标不仅是元怿,还有胡太后。

元乂一面向孝明帝诬告元怿谋反,一面联合宦刘腾官紧闭宫门,把胡太后和孝明帝隔绝开来。

元乂先借着孝明帝的刀,处死了元怿,又对外宣称胡太后重病,软禁了胡太后,获得了孝明帝的控制权。

就这样,胡太后第一次掌权,就这么结束了。

后来,宦官刘腾病逝,元乂对宫内的控制减弱。胡太后联合元雍,才解除了困局,夺回了权力。

然而,在元乂失去兵权后,胡太后居然不想着痛打落水狗,找机会杀死元乂,还想默许元乂继续担任高位。

在大臣的劝说下,胡太后才稍稍坚定了废黜元乂的决心。

孝明帝有一个宠妃,潘嫔。为了坚定胡太后母子除掉元乂的决心,宦官还特意去潘嫔那里说:“元乂想要处死您。”

潘嫔大惊,于是多次向孝明帝哭诉:“元乂想先杀了我,再杀陛下。”

到了这个时候,胡太后母子才坚定了除掉元乂的决心。

元乂先是被革除了侍中的职务,不许进宫。随后胡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将元乂贬为庶人,很快又将其赐死。

胡太后再次临朝听政的时候,局势显然没有第一次乐观。经过元乂等人的胡作非为,北魏朝廷已经变得比较混乱。

而且胡太后二次掌权后,和宗室间的关系开始疏远。再加上手头没什么能臣,胡太后感觉自己地位越来越不稳固。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胡太后开始有意培植亲信。

这一时期,她的许多男宠都得到了不少权力,开始威风起来。

这些男宠的掌权,进一步加大了宗室和孝明帝的不满。再加上这些男宠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朝廷内部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孝明帝的长大,胡太后母子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胡太后害怕孝明帝掌权,自己会失去现在的地位,于是密切关注孝明帝的日常生活,生怕他亲近什么人。

政变是一种很有趣的事,它必备三个要素:一个大义的名头,一支人数不用太多,但绝对忠诚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几个传递信息的人。只要时间够快,打一个信息差,就足够改变一个掌权者的地位。

当初胡太后就吃了这种亏,她妹夫元乂只是联合了宫里的宦官,就把她架空了。直到那个宦官病逝,胡太后才找到机会,联合元雍翻盘,夺回了权力。

胡太后之前的人生中,她面对政变,无论是吃亏还是翻盘,都在于信息差。

所以她虽然经历过三次政变,但是她对政变的认知显然不够——搞政变,最要紧的,真的在于在于信息差吗?

出于经验,胡太后防儿子的点很好玩;他防着儿子身边有亲近的人。发展到后来,他儿子身边有个亲近的和尚都不行。

在母子的僵局中,孝明帝先忍不住了,她联系了尔朱荣,想让尔朱荣进京来给自己撑腰。

孝明帝这么干,把胡太后整傻了。胡太后一着急,干脆把自个儿子给毒死了。

孝明帝死后,胡太后先是谎称宠妃刚生下的女儿元氏是个儿子,把这个孩子立为皇帝。

几天后,胡太后以为局势稳定,又宣布元氏是个女儿,改立宗室子弟元钊为皇帝。

胡太后这一番操作,北魏朝廷里的人都已经看傻眼了。

不过,尔朱荣已经起兵,往京城来了。

在绝对的军事实力面前,一起权术伎俩,都显得太苍白了。何况胡太后的伎俩,并不高明。

面对来势汹汹的军阀,胡太后只有躲避的份,她带着后宫妃嫔们削发出家。因为按照佛家的逻辑,一个人出家后,他在尘世做的孽就可以一笔勾销了。

可即便如此,她也难逃一死。尔朱荣是被孝明帝“请”去的,现在又打着给先帝报仇的旗号,怎么可能放过杀害孝明帝的胡太后。胡太后和她所立的小皇帝元钊,都被尔朱荣绑起来,扔到黄河里。

与他们一起被杀的,还有二千多名大臣。

胡太后掌权后,北魏局势恶化,到后来她杀死自己的儿子。这些都和她政治水平太低有关。

她第一次掌权的时候,重用元怿,却不保护元怿,以至于元乂有机可乘,政变架空了她。后来元乂失势,要没有大臣多次劝谏,她根本不想抓紧赐死元乂。

该坚持的时候不坚持,不该心软的时候又要心软。

如果一个政治家不能分辨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如果她能分辨,却意识不到自己应该保护朋友、铲除敌人。

那她的失败,是迟早的事。

她和亲儿子矛盾激化到无法收拾,最后只能靠物理消灭儿子,来解决问题。只不过是她失败的延伸而已。

0 阅读:10
访风聊历史

访风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