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 2000 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6 分钟)
常言道:“时光难倒回,往事只能回味。”
对于一位平时深耕历史类故事的说书人,尤其是愿意花时间去挖掘明朝历史细节的人,想必在下与各位看官一样,都曾仰慕并且拜读过《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时至今日,也即是公元2024年年初,这部神一样的电视剧在国内的最大评分系统上已经被打上了9.8的高分。
神一样的剧集
9.8分是个什么概念呢?这妥妥地就是华语影视作品中的龙头老大的节奏,把您或许在电视上看到的同样优秀的作品都甩在了身后。
那些同样优秀的作品评分都不如《大明王朝1566》
众所周知,这评分也是人打的,有高也就有低,即便作为国内第一神剧存在的《大明王朝1566》竟然也有0.2%的打分人给出了1颗星的评价。换言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说到此处,可能就不得不点破一个事实,这样已经被大众认可成为华语影视界最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当初在电视上首播以及十年后重播之时,为什么收视率却异常地惨淡呢?今天,省愚不讲历史故事,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揭秘这一问题。
·剧集背景与大纲的理想化色彩
如今在互联网上能查阅到对于《大明王朝1566》剧集背景的描述为:该剧是中国大陆于2006年拍摄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以明朝嘉靖年间为背景,讲述嘉靖帝执政的时期。其于2007年1月在湖南卫视首播。重庆卫视在2017年重播此剧。此剧首播收视率低于预期,但是却在网络上引起一阵热播并得到极高的评价。
如今再看这幅海报,已经显得过于不清晰了
该剧以财政危机为引,内阁讨论出“改稻为桑”的“国策”,剧情在此基础上进行展开。以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及父子之间纷繁复杂的朝局为表象,主题为反贪腐,尤其是高层统治者的腐败问题、商人与专制政权之间的微妙关系,向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
读到此处,基本上可以解释其收视率不高的第一个原因,所谓“民贵君轻”的设想,在华夏大地上是几千年来都无法实现的幻象,体现归于体现,但是回到现实,着实让人认为过于架空历史。再仔细回想,居然是嘉靖帝朱厚熜执政的时期,这也就太过于讽刺了。众所周知,嘉靖帝深谙为君之道,小宗承继大宗的历史典范。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允许你“民贵君轻”呢?那他不如回安陆继续做兴王算了。
·观影门槛较高
如今,您打开任何一个短视频网站或者App,随便搜索《大明王朝1566》,几乎都能搜索出大量的关于此剧的解读作品。有的人从嘉靖年间的真实历史角度,也有的人从剧集中架空历史虚构的桥段角度,不管从何等角度,都能体现出自己对于剧集的解读。毫无疑问,就如同咱们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观者解读出不同的意味,这也几乎能从各个角度去体现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嘉靖帝在剧中的形象,饱满透彻
但是这也能引申出另外一个此剧收视率不可能太高的原因,也就是观影门槛较高,或者说,太高。
上来第一集,清流、严党、司礼监三方在嘉靖帝敲罄的背景下对于国策的讨论,这一论就是整整二十分钟。若不是特别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文化变迁,同时还要了解明朝中后期弊政的观影者,看几分钟就很难再看下去了。所以,对于大部分观影者来讲,单纯地就是看不懂。
·互联网影视与电视收视群体差异
第三个原因,咱们简单分析一下,这么多年,咱们是否有在电视上每晚守着两集进而看完一部电视剧的?看完后还去打分写影评,这种情况会很多吗?
这也就引申出另外一个原因,也即是“看电视的人与上网的人本质上讲是两拨人”。
这是剧中的谁?谁知道吗?
所以,这也就催生出这样一部在互联网上被捧上至尊位置的电视剧,两次电视上的播出其收视率极为惨淡。进而也能引申出另外一个现象,对于喜欢这种神级影视作品的人来讲,显然他是不会指望哪个电视台来重播的。他要想看,他可以有一万种方法。
·低分高收视作品扎堆出现
我们进而推广开来,您或许会发现一个极为特殊的现象,也即是咱们纵览评分系统中的那些低分剧集,因为最低也就是一星所谓的“2分”,所以平均分3分以下的剧集,有一些的收视率居然还异常得高。
这又说明什么呢?说明“代沟”是深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的。那些可能被您打上“一颗星”并且深深地认为三观不正,篡改历史,不尊重过往,毫无逻辑,最主要违背牛顿运动定律的剧集,在某些人看来,那叫“真好玩儿”。
把杨金水演活了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有“低分高收视”作品的存在,也就允许《大明王朝1566》这样神一样剧集收视率惨淡的作品的存在。
·平常心对待,来者犹可追
分析到此,本短文即将结束。
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海瑞
其实对于真正的爱好者来讲,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天都是历史,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幕也都能被写成史书,将来的某一天,也能够被以未来的方式刻画成艺术作品进而永远地保留下去。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平常心去对待《大明王朝1566》两次播出的极端惨淡的收视率,并且,我们也能深信,将来此剧集也很难再出现在电视荧幕上了,或许,它的立意,根本就不适合电视。电视上适合什么呢?省愚思忖了一番-子弹转弯,裤裆仓雷,万箭穿心不倒地,手撕敌寇我登场。
大家好,这里是您的好朋友-省愚杂谈,“读史知今世,来者犹可追。读史知未来,鉴往纠昨非。”让我们下一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