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肉,几乎没有人否认它好吃。但绝大多数人也爱动物,恨虐待。
矛盾来了。
全球有260亿只鸡在世,几乎等于地球上所有鸟的总数。它们社交、会记人、能感受疼痛,但90%的蛋鸡活在钢丝笼里,连转身都困难。
绝大多数母鸡在出生几周内就被剪掉喙,无法筑巢、觅食,只剩啄自己啄同伴。而最可怕的是,每年有70亿只公鸡一出生就被活活绞死,只因它们不会下蛋。
这些鸡蛋,比“自由鸡”便宜不过2到7分钱。
鸡肉更惨。现在的肉鸡是“基因炸弹”——42天长成2.5公斤,内脏撑爆,骨架变形。它们几乎一生躺着,根本站不稳。95%的肉鸡活在黑暗密集棚里,数十只共处一平方米。
养得慢一点、给点阳光,成本只涨9分钱。

猪是最像狗的动物。它们聪明、亲人、会认镜子,会玩耍。但90%以上的猪,活得像流水线上的零件。
它们被关在没有床、没有玩具的水泥地上,尾巴剪掉、睾丸割掉、耳朵打孔,全程不用麻醉。母猪更惨,一生大半时间锁在金属架中,连转身都不行。
解除“铁镣”,成本增加20%。再加点稻草、空间、阳光,贵40%。再进阶到可以下地、看见天的“好猪肉”,贵更多。
你能吃出区别。但不是味道,而是生命的尊严。
牛相对好一些。大多数肉牛在野外放养到成年,只是在最后几个月被圈进“催肥牢房”。但也有95%的牛会在屠宰前经历这段不见天日的关押期。
给它们保留草场自由,每公斤牛肉贵15%。
奶牛不同,它们常年在室内站在混凝土地板上,蹄子烂、乳房烂。放出去呼吸一下空气,每升奶贵10分钱。
德国人平均每月花70欧买肉蛋奶,如果全面升级动物福利,总共贵35欧;美国人每月花88美元,同样提升只需43美元,相当于1987年的消费水平。
但人类消费逻辑早已变形。在欧美,每五块肉里,就有一块没吃完被丢掉。不是吃不起,是肉太便宜,便宜到不值钱。便宜到我们默认了“折磨”是成本控制的一部分。
而让鸡生活得体面,不用挤、不用被剪喙、不用刚出生就死,只需每颗鸡蛋多花7分钱;鸡肉也只多9分,猪肉贵40分,牛奶贵10分。
你可能以为标签能帮你分辨好坏。但“有机”“天然”“绿色”很多时候只是噱头,连“禁止基因饲料”这种无关痛痒的条款都能被拿来提价。
而“自由放养”标签,在大多数国家,甚至都不是强制标准。如果没有明确写明养殖条件,那基本可以确定,这是“折磨肉”。
想要改变,不必全员做素食主义者。只要少买、少丢、看标签、支持好养殖场。
在所有动物中,猪的智能最接近狗,但命运最惨。很多人对狗不忍心下手,却对猪视而不见。德国和法国已经禁止杀公鸡幼崽;挪威、瑞士很多超市不再售卖“无麻醉去势猪肉”;英荷联合推动立法,强制标注养殖等级。
连麦当劳都曾一度承诺鸡肉不用抗生素。虽然后来反悔了。
你多花的钱,不一定是白花的。但你不看、不管、不查,100%会让市场默认:折磨,是可以被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