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拥有3.5亿的小电驴,电动车车主只要上下班,必然是离不开公用充电桩的。这也催生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这样一个赚钱赛道。由于充电桩充一次价格只要1-2元,金额都比较小,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在意。但要跟家用电比起来,这个着实是很贵的!那么,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都有哪些猫腻呢?
一、同价不同电如果是经常骑电动车上下班的朋友会发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它虽然很多都是1块钱起步,但是充电的时长以及给到的功率都是不同的。有些是1块钱3小时,但是给你的电瓶充电可能只充了0.2度电。一组48V20ah的电池,可能要充6个小时才能完全充满。有些夸张一点的,甚至要8个小时。
这主要是充电桩给的功率不同,如果是良心的运营商,它会给你配300W的满配功率。一组48V20ah的电池,3小时就能充满。但是一些黑心的商家,可能只给你100W的功率,你就要充8小时,要投2-3块钱。
二、设置阶梯价格不合理如今很多充电桩都是设置3小时、4小时、5小时、8小时、10小时几个档次,这就会导致很多电动自行车要么充不满,需要充两次才满,让车主多花一次的钱,要么是让车主多花钱,提前充满了,剩下的时间就浪费掉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电动车是60V20ah的,讲道理充满需要7小时,但是你在选择套餐的时候,根本没有7小时,要么是3小时充一次,然后4小时充一次。那么干脆怕麻烦,选择8小时的。充两次,运营商可以多收1道手续费。如果是选择长时段的,剩下没有充上1小时,那么就白白浪费了,这个利润也让运营商赚走了!
三、功率忽高忽低,让电动车始终充不满很多小区、还有办公楼下面的充电桩,它的充电功率是波动比较大的,忽高忽低。原本3小时能充满的,结果还差一格电才满。这让用户产生错觉,认为自己的电动车需要充4小时才满,这样运营商可以白赚1小时的钱。
四、储值的圈钱很多运营商的小程序和APP上都有储值优惠的情况,但是有些地方的充电桩不是物业运营的,而是外包出去的,很多用户储值了以后,很多运营商要看钱赚到手了,就以APP故障不能用或者换牌子的形式,变相搞储值的钱。当然,车主一般也不会充太多,一次性也就几块钱,反而是这样子,用户反而不在意。但是对于运营商来说积少成多,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一次充多少钱最划算?个人认为,如果你的通勤距离不是很远的话,那么,可以考虑选择最低档的,充一次用一次。如果是距离比较远的,害怕半路抛锚的,可以每次三分之二的电。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一般来说,短距离通勤的一次充1元或者1.5元是最划算的,长距离通勤的可以选择2元或者2.5元,但是不要选择最高一档。各位,你对此怎么看?欢迎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