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宁可惹武松,不可惹林冲”?

写在名著 2025-02-22 08:51:48

武松和林冲一样,都是会杀人的。不同的是,武松是一遇到危险就会反抗、就会拼命、就会破釜沉舟,而林冲,却常常意识不到危险。

最典型的对比,就是流放途中——不是“杀嫂”之后的流放。这次流放,“两个公人知道武松是个好汉,一路只是小心去伏侍他,不敢轻慢他些个。武松见他两个小心,也不和他计较,包裹里有的是金银,但过村坊铺店,便买酒肉,和他两个公人吃”,双方十分和谐。

武松被张都监陷害入狱,之后流放,解差约了帮手,要在飞云浦结果了武松。林冲则是被高俅陷害流放,解差准备在野猪林害死林冲。这两次流放,他们的处境非常相似。

不同的是,武松在上路之前,就意识到“这两个贼男女,不怀好意”;一路上边走边吃掉两只烧鹅,保持了体力;走到飞云浦时,他看到对方“挤眉弄眼,打些暗号”,就知道要动手了,于是主动出手,把两个踢下水、抢过朴刀杀死另两个,然后才拷问;问清真相,又斩草除根,把四名杀手全部杀掉。

相比于武松的高度警惕,林冲的表现正好是反面:一路上解差虐待他,用热水烫伤他的脚,他不知反抗;逼着他带伤走路,耗尽他的体力,他不会提防;在野猪林以休息为名,要把他绑在树上,他也听之任之,丝毫没意识到危险。如果不是鲁智深的意外出现,他一定活不到野猪林外。

不过,林冲也不是像武大郎那种被欺负至死、全无反抗的窝囊废。在山神庙外,他听到差拔与富安、陆谦的对话,知道他们陷害自己的绝户计,也敢奋起反抗,把三个家伙全都杀掉。看到草料场大火已起,他也不会呆着送死,而是匆匆逃走。

为什么说“宁可惹武松,不可惹林冲”呢?因为武松锋芒毕露,人们都知道“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汉子”。连西门庆这样出入官府的人,听到他的名字也会害怕。既然害怕,就会谨慎,纵然“惹武松”也一定有分寸,轻易不敢把他惹毛了。

而林冲呢,怯懦惯了,以至于陆虞侯陆谦这样“自幼相交”的好朋友,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他、伤害他、挑战他的底线。在陆谦眼中,林冲就是一个不敢反抗的老实头、窝囊废,对林冲也没有什么警惕之心。他就没想到,林冲这样的人,被逼到绝境时,也会奋起杀人的。

惹武松会带来危险,是明摆着的;惹林冲会带来危险吗?大部分人都想不到。

意识不到的危险,才是最危险。

0 阅读:5
写在名著

写在名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