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三十,女怕十八”,如何理解这句俗语,到底怕什么?

依依聊文化 2024-10-22 08:52:49

解读这条俗语不必要弯子,直接给出答案。

“男怕三十,女怕十八”这条农村俗语是省略句,把省略掉的内容补充进来就是:“男怕三十还单身,女怕十八未婚配”。

这样,这条俗语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不用像猜谜语一样,让人感到神神秘秘的,总想快点揭晓谜底。

补充后的俗语意思是,男子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娶到妻子,心里就开始发慌了,怕自己找不到心仪的妻子,甚至可能一辈子打单身;女子到十八岁还嫁不出去,心里就开始害怕,怕自已找不到好男人,也怕自己成为老女。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现在三十岁还单身的男子,一抓一大把,也没看到他们害怕;十八岁的女子还是孩子,正是上学的年龄,再说,婚姻法规定女结婚年龄为二十岁,十八岁也领不到证,还差两岁,何“怕”之有?

这就得介绍一下,这条农村俗语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使用的社会背景。

这条俗语是古代产生的,就得查找古代的相关资料来印证。从古代历史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女子的结婚年龄,一般是14——17岁。

据《国语·卷二十·越语上》记载,越王勾践为了增加国家人口,出台了规定: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在这方面,《韩非子》也有记载。齐桓公对结婚的年龄也作出了规定:男子二十岁必须娶妻,女子十五岁可以嫁人。

《礼记·内则》中规定,女子及笄之年为十五岁,男子弱冠之年为二十岁。女子及笄,就是女子成年了,可以嫁人了。男子弱冠,就是男子成年了,可以娶妻成家了。

以后的历朝历代,都遵循这一规定。民国时期,城市接受了西方思想,有所改变,但农村依然沿袭这一传统。

有的人家甚至提前到十三、四岁就嫁人,但大多数女子出嫁的年龄为十六岁。这就是古代所谓女子的“二八妙龄”。

清代方苞撰写的《高节妇传》中说:

“宛平高位妻,姓段,早嫁娶,高位死,妻年十七 有儿子矣。”

高位的妻子才十七岁就有儿子了,且成为寡妇。我们按十月怀胎推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就算高位的儿子刚出生,高位的妻子也应该是十六岁结婚,如果儿子满一周岁,结婚年龄应该是十五岁。

我国第一部《婚姻法》于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规定结婚的年龄,男二十岁,女十八岁。

我国于1981年1月1日新修订的《婚姻法》颁布施行,提倡晚婚晚育,规定结婚的年龄,男二十二岁,女二十岁。直到现在,我国结婚年龄仍然延续了这个规定。

了解了以上这些历史,我们对这句产生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农村俗语就更好理解了,下面围绕封建社会时期这一历史背景,对这条俗语作进一步解读。

男怕三十

封建社会时期,男子结婚的年龄虽然名义上是二十岁,但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家境殷实人家,怕儿子找不媳妇,喜欢提前下手,比如,养童养媳、订娃娃亲、提前过门等,只是等到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为十八岁)才“圆房”。

还有很多男青年,一般到了十六七岁,甚到更小,家里就开始为他们找对象,开始了从议婚至订婚的一系列程序,时间长达三四年,到了结婚年龄以后完婚。这也成为了当时农村的一种风气。

正因为如此,那时农村,男子到了二十四五还没有找到对象,就是“大男”,而男子找对象的年龄心理界限,民间普遍认为是三十岁。

据民俗学者对我国农村家谱记载的统计,选取时间段为明朝到民国,我国农村平均年龄男为54.8岁,女为56.4岁。因此,过去农村民众常说,人过三十,一辈子过了一大半,他们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人的一辈子只有一担米,过了三十岁后吃掉了一箩筐米。过去的米用箩筐装,一担挑两箩筐。

在旧时农村,三十岁内找不到对象还被称为大龄男子,而到了三十岁以后,则被称为“单身汉”,四十岁还不结婚,就被称为“老单身汉”。

试想想,那时的女子,十四五岁大多明花有主了,男子三十岁上去找对象,年龄上就要比女子大了一倍多,在年龄上明显处于劣势了。

这就好比现在四十多的未婚男子,找二十多岁的未婚女子,在年龄上没有优势,倘若家庭条件也没优势可言,与年龄更年轻的未婚男子相比,竞争力要弱多了,成功率就要小得多。

旧时农村,过了三十岁还找不到对象,找对象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难,而是很难,对于普通人家男子来说,如果想结婚,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做上门女婿,二是找二婚,即离婚或者丧偶的女人,要不然就只能一辈子打单身。

这就是旧时农村“男怕三十”的原因。

女怕十八

上节讲到旧时农村的婚俗,现实之中,女子谈婚论嫁的年龄,由于竞争激烈,女子实际订婚的年龄,要低于结婚的年龄。这里就不赘述了。

那时的农村,女子到了十八岁以上,不用说结婚,如果连未来的婆家都没有确定,用旧时的话说叫“老女”,用现在的话说叫“大龄剩女”。

过去农村有一种说法,“天下没有嫁不出去的女”,那时的“大龄剩女”,并不是嫁不出去,而是到了十八岁以后,条件好的人家被别的女子选走了。

那些被挑剩下的人家,要么是条件一般,要么是条件不怎么样。女子想嫁条件好的人家就比较因难了。

过去农村,对那些在找象时,比较喜欢挑来挑去,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结果误了年龄的最佳时期,最后心里着急,没有挑选的资本,不得不随便找一个。民众用一句话来调侃这种现象说:“花园里选花,选来选去,选了一个烂冬瓜”。

十八岁以下,是旧时农村女子选择人家的黄金期,到了十八岁以后,女子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

这就是旧时农村“女怕十八”的原因。

现在社会早已进入了新时代,进入高度文明的法制社会,现在的农村婚俗讲究婚姻自由,与旧时封建社会农村包办婚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这句俗语放在现在社会,早就不合时宜了,已成为历史。

然而,在现在农村和城市仍然还存在“大男剩女”的问题。俗语中的婚俗虽然已经过时,但是所说的婚姻年龄方面界限的警示,其中的道理仍然值得我们举一反三,好好去思考。

0 阅读:5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